北京風沙源治理二期林業(yè)工程六種群落組成及林下植物多樣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27 04:07
本文對北京山區(qū),隸屬北京市京津風沙源治理二期林業(yè)工程區(qū)的植物開展了全面深入的野外調查研究。根據2019年野外調查的18個樣地的數據,篩選六種植物群落,對群落物種植物組成與植物物種多樣性進行研究;并對不同坡向、坡度與坡位與植物物種多樣性的相關性進行分析研究,為二期林業(yè)工程的植物恢復與森林的可持續(xù)經營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得出以下結論:(1)依據植物所展現的外貌特征、植物出現的頻率,以優(yōu)勢種的名稱命名群落。樣地中出現的群落有六種:側柏、油松、山杏、欒樹、栓皮櫟、側柏黃櫨群落,灌木出現頻率較高的有豆科、鼠李科,草本層出現頻率較高的有菊科和禾本科,陽生和抗旱性較強的植物占主導地位。(2)在六種典型群落中,喬灌草的Patrick指數,在栓皮櫟群落和山杏群落中,草本層和灌木層一致,喬木層次之。在其余群落中,草本層的Patrick指數最高,對群落物種多樣性組成有重要貢獻。多樣性指數值都表現為草本層最高,灌木層次之,喬木層最低。通過單因素方差分析得出六種群落中植物物種多樣性指數差異性顯著(P<0.05)。(3)根據調查結果統(tǒng)計得出,群落中植物共計59種,其中包括灌木20種,占比34%,草本植物共有...
【文章來源】: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進展
1.3.1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1.3.2 植物群落物種多樣性的研究
1.3.3 植物種群空間分布格局
1.3.4 影響林下植物物種多樣性的立地條件因子
1.3.5 植物物種多樣性的測量方法
2 研究區(qū)概況
2.1 自然條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氣候特征
2.1.3 水文水資源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物概況
2.2 社會經濟狀況
2.3 工程概況
3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3.1 研究內容
3.1.1 典型群落的物種組成
3.1.2 六種群落林下植物物種多樣性指數特征
3.1.3 林下植物物種多樣性指數隨立地因子的變化
3.2 研究方法
3.2.1 樣地的選擇方法
3.2.2 樣地的調查
3.2.3 數據處理
3.3 研究技術路線
4 典型群落的植物種組成
4.1 不同群落類型及植物種組成
4.1.1 側柏群落類型及植物種組成
4.1.2 油松群落類型及植物種組成
4.1.3 栓皮櫟群落類型及植物種組成
4.1.4 山杏群落類型及植物種組成
4.1.5 欒樹群落類型及植物種組成
4.1.6 側柏黃櫨群落類型及植物組成
4.2 小結
5 典型植物群落物種多樣性指數分析
5.1 Patrick豐富度指數
5.2 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
5.3 Simpson多樣性指數
5.4 Pielou均勻度指數
5.5 不同群落類型在多樣性指數上的差異
5.6 小結
6 林下植物重要值及多樣性指數與立地關系
6.1 重要值的研究
6.2 林下植物物種多樣性指數隨坡位變化趨勢分析
6.3 林下植物物種多樣性指數隨坡向變化趨勢分析
6.4 林下植物物種多樣性指數隨坡度變化趨勢分析
6.5 小結
7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A
附錄B 植物名錄
個人簡介
導師簡介
致謝
本文編號:3162733
【文章來源】:北京林業(yè)大學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義
1.3 國內外研究進展
1.3.1 生物多樣性的概念
1.3.2 植物群落物種多樣性的研究
1.3.3 植物種群空間分布格局
1.3.4 影響林下植物物種多樣性的立地條件因子
1.3.5 植物物種多樣性的測量方法
2 研究區(qū)概況
2.1 自然條件
2.1.1 地理位置
2.1.2 氣候特征
2.1.3 水文水資源
2.1.4 土壤特征
2.1.5 植物概況
2.2 社會經濟狀況
2.3 工程概況
3 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法
3.1 研究內容
3.1.1 典型群落的物種組成
3.1.2 六種群落林下植物物種多樣性指數特征
3.1.3 林下植物物種多樣性指數隨立地因子的變化
3.2 研究方法
3.2.1 樣地的選擇方法
3.2.2 樣地的調查
3.2.3 數據處理
3.3 研究技術路線
4 典型群落的植物種組成
4.1 不同群落類型及植物種組成
4.1.1 側柏群落類型及植物種組成
4.1.2 油松群落類型及植物種組成
4.1.3 栓皮櫟群落類型及植物種組成
4.1.4 山杏群落類型及植物種組成
4.1.5 欒樹群落類型及植物種組成
4.1.6 側柏黃櫨群落類型及植物組成
4.2 小結
5 典型植物群落物種多樣性指數分析
5.1 Patrick豐富度指數
5.2 Shannon-Wiener多樣性指數
5.3 Simpson多樣性指數
5.4 Pielou均勻度指數
5.5 不同群落類型在多樣性指數上的差異
5.6 小結
6 林下植物重要值及多樣性指數與立地關系
6.1 重要值的研究
6.2 林下植物物種多樣性指數隨坡位變化趨勢分析
6.3 林下植物物種多樣性指數隨坡向變化趨勢分析
6.4 林下植物物種多樣性指數隨坡度變化趨勢分析
6.5 小結
7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A
附錄B 植物名錄
個人簡介
導師簡介
致謝
本文編號:31627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3162733.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