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省級水土保持重點治理的主要做法
[Abstract]:The first batch of key provinci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in Yunnan Province arranged 12 counties (cities), which were implemented in 1999. Over the past four years, a total of 38.98 million yuan has been invested to complete the soil and water loss control area of 292 72km2.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the control area has been improved obviously. The main measures are to strengthen leadership, to improve institutions, to do a good job in propaganda,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to formulate norms and strict management, to manage comprehensively, to pay attention to benefits, to innovate mechanisms, and to pay attention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單位】: 云南省水利廳
【分類號】:S157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春元;水土流失重點治理地區(qū)座談會在北京召開[J];中國水土保持;1983年03期
2 李良;;重點治理重在提高治理質(zhì)量[J];山西水土保持科技;1988年03期
3 ;突出重點 講求實效 分類指導 全面推進——三川河流域重點治理初見成效[J];中國水土保持;1989年08期
4 項玉章;全國水土保持重點治理工作成效顯著[J];中國水土保持;1989年09期
5 ;簡訊 動態(tài)[J];中國水土保持;1989年11期
6 王答相,徐庭燦,周漢奇;從定西縣水土保持重點治理看對脫貧致富的重要作用[J];人民黃河;1989年05期
7 侯捷;提高治理質(zhì)量 鞏固治理成果 加快治理步伐 為實現(xiàn)第一批水土保持項目十年基本治理而努力[J];中國水土保持;1990年01期
8 ;綜合開發(fā)皇甫川 開創(chuàng)重點治理新局面[J];中國水土保持;1990年02期
9 郭培榮;加強領導 艱苦創(chuàng)業(yè) 走出一條大流域重點治理的新路子[J];中國水土保持;1990年03期
10 鄭寶豐;認真總結經(jīng)驗 不斷提高重點治理水平[J];中國水土保持;1990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勝軍;;環(huán)境經(jīng)濟手段初論[A];探索·創(chuàng)新·發(fā)展·收獲——2001年環(huán)境資源法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1年
2 曹思彥;劉強;;烏審旗二十年水土保持工作做法與成效[A];2003年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自然科學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3年
3 ;我國火電廠煙氣脫硫行業(yè)2003年發(fā)展報告[A];中國環(huán)境產(chǎn)業(yè)發(fā)展報告(2004年)[C];2004年
4 張俊;張惠;何青元;劉德和;殷麗瓊;;糖廠酒精廢醪液制肥在茶園中施用試驗研究[A];云南省作物學會2000—2003年優(yōu)秀論文選集[C];2004年
5 張煥慶;王堯兒;;丈亭鎮(zhèn)基本農(nóng)田治理措施[A];地方水利技術的應用與實踐(第2輯)[C];2005年
6 鐘家駒;;石砭峪瀝青混凝土面板壩除險加固[A];大壩安全與堤壩隱患探測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7 王家廉;;淺議我國水污染治理工程的技術管理[A];CIEPEC2005環(huán)保產(chǎn)業(yè)專題報告會文集[C];2005年
8 劉柏根;張聲林;;從寧都縣的水土保持看防洪抗旱減災功效[A];發(fā)展水土保持科技、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學術論文集[C];2006年
9 賴如萬;袁明華;;興國縣水土保持重點治理項目投資成本與效益分析[A];發(fā)展水土保持科技、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學術論文集[C];2006年
10 張聲旺;;治理水土流失 鑄就安全生態(tài)[A];發(fā)展水土保持科技、實現(xiàn)人與自然和諧——中國水土保持學會第三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學術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傅衛(wèi)國 孫長偉;揀回白白丟失的電量[N];華北電力報;2000年
2 本報記者 毛小瑞;暴雨急降“官廳” 科學治理顯效[N];農(nóng)民日報;2000年
3 本報記者 井書光;專家指出:南方地區(qū)崩崗嚴重,,治理刻不容緩[N];中國水利報;2001年
4 中科信研發(fā)中心 張玲;脫硫除塵行業(yè):重在開發(fā)經(jīng)濟可靠的裝備[N];科技日報;2001年
5 記者 劉泉;建設事業(yè)形成依法治理框架[N];人民日報海外版;2001年
6 馬靜波 張志宏;大同生態(tài)建市綠意漸濃[N];山西日報;2001年
7 蔣永武 孫慎國 倪四義 俞錚 劉生勝 崔凌峰 甘麗華 楊希偉 吳曉東 劉恩艷 陳朝中 胡靖國 王洪斌;生態(tài)環(huán)境渴望齊心共建[N];新華每日電訊;2001年
8 記者 尚丹寧;全面推進建設系統(tǒng)依法行政[N];中國建設報;2001年
9 ;上海今年辦10件環(huán)保實事[N];中國環(huán)境報;2002年
10 記者 李家杰;北京將重點治理生活污水[N];光明日報;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張宏偉;遙感技術在岷江上游生態(tài)環(huán)境調(diào)查與評價中的應用[D];成都理工學院;2001年
2 田金華;滑坡可視化技術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4年
3 張志軍;黃河寧夏段壩垛沖刷坑和根石走失的試驗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3年
4 田靜;岷江上游生態(tài)脆弱性與演變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5 朱建奎;黃河丁壩水流基本特性及新型結構在防汛搶險中技術參數(shù)研究[D];西安理工大學;2004年
6 韓躍;面向協(xié)調(diào)的區(qū)域經(jīng)濟環(huán)境系統(tǒng)管理模型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5年
7 朱吉杰;清末直隸水利、水政述論[D];河北師范大學;2005年
8 盧薇;東莞市水環(huán)境現(xiàn)狀分析及治理對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2005年
9 王玉;磁化率及光譜方法對成都經(jīng)濟區(qū)土壤污染指示性的研究[D];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2006年
本文編號:24707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2470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