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風險管理的軟件生命周期模型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11 04:31
本文關鍵詞:基于風險管理的軟件生命周期模型研究
【摘要】:本文根據(jù)軟件工程學的基本原理,結合國際上軟件生命周期模型的最新研究成果,對具有自主知識產(chǎn)權的大型軟件開發(fā)(Software Developing)過程中的風險管理所面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論述,在此基礎上綜合應用系統(tǒng)論、方法論和運籌學的有關知識,提出了一種新型的軟件生命周期模型的研究框架和思路,即基于風險管理的軟件生命周期模型。 首先作者提出了課題的來源,選題的依據(jù)和論文研究的結構和方法,并論述了本課題研究對于促進我國軟件產(chǎn)業(yè)的成熟和發(fā)展,以及對提高軟件項目管理(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的水平可能產(chǎn)生的積極作用與影響。 然后作者對國際上軟件生命周期模型研究中不同的建模思路和方法進行了論述,并從軟件生命周期模型的一般過程的分析中,提出了分階段進行風險識別的觀點和過程風險的概念。 隨后在進行了風險管理和軟件生命周期模型關聯(lián)分析的基礎之上,揭示了在軟件生命周期不同階段中核心風險客觀存在的事實,并從核心風險的要素分析中進一步提出了核心風險模板的概念,為從事軟件項目管理人員提供了一種對可能出現(xiàn)的風險進行預測和判斷的工具,從而為基于風險管理的軟件生命周期模型體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礎。 同樣在提出了軟件生命周期不同階段核心風險的基礎之上,對于影響整個軟件開發(fā)過程可能發(fā)生的各類風險,提出了與軟件開發(fā)及項目管理整個過程有關的過程風險模型,即COST模型圖,并且分析了組織風險對于軟件項目管理可能造成的重要影響。 作者運用基于風險管理的軟件生命周期模型的一些基本觀點,對各類風險概率的分布與風險識別的技術方法進行了重點研究,,并把這種研究稱之為風險管理的有效性分析,認為這種有效性分析是在基于風險管理的軟件生命周期模型的核心風險模板和過程風險模板體系下的一種積極有效的應用,對于提高風險管理的效益和改進風險管理的技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案例分析是對一個典型的中美合資的大型軟件企業(yè)—國信朗訊公司,在軟
【學位授予單位】:同濟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6
【分類號】:F407.672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趙海燕;;基于技術偏好的專業(yè)技術人才流動機理研究[J];東岳論叢;2010年08期
2 王志剛;趙俊嵐;張麗君;;IT工程時間風險的度量方法——基于正態(tài)假設和蒙特卡羅模擬的度量[J];計算機系統(tǒng)應用;2013年06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張青敏;移動商務信息擴散及其對價值鏈的影響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2 桂盛霖;安全關鍵嵌入式實時軟件的關鍵非功能屬性分析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3 齊家濱;社會資本、技術特征與軟件技術人才流動研究[D];山東大學;2007年
4 王輝;內(nèi)部威脅安全體系結構及關鍵技術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李兵;鉆爆法海底隧道建設期工程安全風險分析及控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6 楊峰;商業(yè)銀行IT風險識別與評估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喬瑞亭;RCM用戶接受度測試子項目風險控制與對策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1698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xiangmuguanli/11698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