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物流條件下鐵路貨物運輸定價策略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12-05 05:42
貨運業(yè)務是鐵路運輸企業(yè)的核心收益來源之一,面對當前運輸市場的激烈競爭,鐵路總公司實行物流化改革以增強競爭力。在此背景下,傳統(tǒng)的鐵路貨運定價方式在貨運市場市場化競爭中難以掌握市場需求情況、吸引社會閑置資金在鐵路運輸業(yè)的投資熱度。因此,如何合理制定鐵路貨運運價是鐵路運輸企業(yè)物流化轉型的關鍵問題之一。本文首先對我國現(xiàn)行的鐵路貨運定價管理機制、定價模式進行分析,研究鐵路貨物運輸所存在的鐵路運價結構不合理和鐵路貨運運價水平偏低問題。然后將現(xiàn)代物流理論、供應鏈理論及存儲理論運用到鐵路貨運定價中,以鐵路運輸企業(yè)、生產企業(yè)和多個銷售企業(yè)參與的供應鏈為背景,構建了以供應鏈上各參與企業(yè)總平均利潤最大為目標的鐵路貨運定價優(yōu)化模型。完成優(yōu)化模型后,分別設計了供應鏈上為單個銷售企業(yè)和多個銷售企業(yè)時的模型算例,在MATLAB中調用工具包求解使得供應鏈的總平均利潤最大的銷售企業(yè)的最優(yōu)訂貨批量、最優(yōu)訂貨點以及鐵路貨運運價水平。首先,設計供應鏈上只有單個銷售企業(yè)時的模型算例,通過模型求解,與未形成供應鏈合作關系前銷售企業(yè)的經濟訂貨批量和經濟訂貨點情況下的各參與企業(yè)總平均利潤比較,進而驗證模型的正確性。其次,對于供應鏈上...
【文章來源】:蘭州交通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鐵路貨運物流化
1.2.2 鐵路貨運運價改革
1.2.3 鐵路貨運定價方法
1.3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1.3.1 研究內容
1.3.2 論文技術路線
2 鐵路貨運定價相關理論與方法分析
2.1 現(xiàn)代物流理論
2.2 存儲理論
2.2.1 存儲策略
2.2.2 允許缺貨的經濟訂貨批量模型
2.3 鐵路貨運定價方法
2.3.1 平均成本定價法
2.3.2 邊際成本定價法
2.3.3 盈虧平衡定價法
2.4 本章小結
3 我國鐵路貨運定價體系分析
3.1 我國鐵路貨運運價管理機制
3.2 我國鐵路貨運定價模式
3.2.1 我國現(xiàn)行鐵路貨運價格構成要素
3.2.2 我國現(xiàn)行鐵路貨運定價原則
3.2.3 我國鐵路貨運定價權限管理
3.3 我國現(xiàn)行鐵路貨運定價體系存在的問題
3.3.1 鐵路貨運價格結構不合理
3.3.2 鐵路貨運運價水平偏低
3.4 本章小結
4 鐵路貨運定價優(yōu)化模型研究
4.1 問題分析
4.2 符號定義
4.3 模型基本假設
4.4 數學模型構建與分析
4.4.1 銷售企業(yè)
4.4.2 鐵路運輸企業(yè)
4.4.3 生產企業(yè)
4.5 本章小結
5 求解算例
5.1 單銷售企業(yè)
5.2 多銷售企業(yè)
5.2.1 算例設計及求解
5.2.2 靈敏度分析
5.3 本章小結
結論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2898981
【文章來源】:蘭州交通大學甘肅省
【文章頁數】:6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
1.2.1 鐵路貨運物流化
1.2.2 鐵路貨運運價改革
1.2.3 鐵路貨運定價方法
1.3 研究內容與技術路線
1.3.1 研究內容
1.3.2 論文技術路線
2 鐵路貨運定價相關理論與方法分析
2.1 現(xiàn)代物流理論
2.2 存儲理論
2.2.1 存儲策略
2.2.2 允許缺貨的經濟訂貨批量模型
2.3 鐵路貨運定價方法
2.3.1 平均成本定價法
2.3.2 邊際成本定價法
2.3.3 盈虧平衡定價法
2.4 本章小結
3 我國鐵路貨運定價體系分析
3.1 我國鐵路貨運運價管理機制
3.2 我國鐵路貨運定價模式
3.2.1 我國現(xiàn)行鐵路貨運價格構成要素
3.2.2 我國現(xiàn)行鐵路貨運定價原則
3.2.3 我國鐵路貨運定價權限管理
3.3 我國現(xiàn)行鐵路貨運定價體系存在的問題
3.3.1 鐵路貨運價格結構不合理
3.3.2 鐵路貨運運價水平偏低
3.4 本章小結
4 鐵路貨運定價優(yōu)化模型研究
4.1 問題分析
4.2 符號定義
4.3 模型基本假設
4.4 數學模型構建與分析
4.4.1 銷售企業(yè)
4.4.2 鐵路運輸企業(yè)
4.4.3 生產企業(yè)
4.5 本章小結
5 求解算例
5.1 單銷售企業(yè)
5.2 多銷售企業(yè)
5.2.1 算例設計及求解
5.2.2 靈敏度分析
5.3 本章小結
結論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28989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wuliuguanlilunwen/289898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