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決策需求與供給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3-24 21:16
本文關(guān)鍵詞:公共決策需求與供給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決策是人類社會發(fā)展進程中的重要現(xiàn)象,是政治分析的核心概念。公共決策的正確與否直接關(guān)系到社會政治的發(fā)展,其質(zhì)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公共活動的效力?梢哉f,公共決策是一個極具理論價值和社會意義的研究領(lǐng)域。本文從公共選擇理論對公共決策的啟示性解釋出發(fā),認為其理論的核心命題是“政府失靈”,其最主要的表現(xiàn)就是公共決策失效,分析造成決策失效的原因是公共決策中需求與供給矛盾失衡,進而提出了公共決策需求與供給均衡理論,將公共決策中參與者的行為假設(shè)為切入點,以一個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公共決策過程。在結(jié)構(gòu)安排上,先是對公共選擇理論這一視角的闡釋,肯定其在當代政治學理論中的重要地位;將公共選擇理論對公共決策問題的論述作為本文關(guān)注的主題,將研究的對象集中于影響公共決策的需求者與供給者的行為上;從公共決策中需求與供給矛盾失衡的現(xiàn)實問題出發(fā),提出了公共決策需求與供給的均衡理論框架;重點探討了選民和利益集團在公共決策時的選擇問題,即從公共選擇理論角度對公共決策中需求方動機與行為的理解,以及公共選擇理論對公共決策中供給方政黨(政治家)和政府(官僚)動機與行為的經(jīng)濟學分析。客觀評價作為西方經(jīng)濟學與政治學領(lǐng)域內(nèi)重要思想的公共選擇理論,肯定其對當代中國公共決策實現(xiàn)科學化、民主化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與重要的啟示價值。
【關(guān)鍵詞】:公共決策 公共選擇理論 需求 供給
【學位授予單位】:吉林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7
【分類號】:C934
【目錄】:
- 內(nèi)容提要4-8
- 導論8-20
- 一、選題緣由及研究意義8-11
- 二、公共決策與公共選擇理論研究現(xiàn)狀11-16
- 三、研究思路與結(jié)構(gòu)安排16-18
- 四、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18-20
- 第一章 研究視角闡釋:公共選擇與公共選擇理論20-64
- 一、公共選擇概念解析21-29
- (一) 公共選擇與個人選擇21-24
- (二) 公共選擇的理由24-26
- (三) 公共選擇:實證與規(guī)范的理論26-29
- 二、公共選擇理論的興起與發(fā)展29-40
- (一) 公共選擇理論的思想淵源29-32
- (二) 公共選擇理論的現(xiàn)實背景32-33
- (三) 公共選擇學派的當代發(fā)展33-37
- (四) 公共選擇學派的代表人物及主要著作37-40
- 三、公共選擇理論的基本研究方法40-56
- (一) 公共選擇理論的前提假設(shè)——自利理性的經(jīng)濟人40-46
- (二) 公共選擇理論的第一要素——政治市場論46-52
- (三) 公共選擇理論的研究路徑——方法論個人主義52-56
- 四、公共選擇理論假設(shè)的限度分析56-64
- (一) 自我利益的限度分析56-58
- (二) 理性行為的限度分析58-60
- (三) 改進中的新經(jīng)濟人假說60-64
- 第二章 公共選擇理論視角下的公共決策問題64-92
- 一、公共決策及其研究路徑64-72
- (一) 公共決策的內(nèi)涵釋義64-66
- (二) 本文對公共決策概念的限定66-69
- (三) 公共決策的研究路徑69-72
- 二、公共選擇理論視域下的公共決策72-83
- (一) 市場失靈:公共決策的理論依據(jù)73-78
- (二) 政府失靈:公共決策的失效供給78-81
- (三) 公共選擇:決策失效的經(jīng)濟分析81-83
- 三、公共決策需求與供給的均衡理論83-92
- (一) 公共決策需求與供給的矛盾失衡84-87
- (二) 公共決策需求與供給的均衡理論框架87-92
- 第三章 公共決策中的需求分析92-137
- 一、公共決策中的公民參與——理性行為論93-115
- (一) 公民參與公共決策的困境94-102
- (二) 公民參與公共決策的需求顯示102-111
- (三) 公民對準公共物品的需求決策111-115
- 二、利益集團對公共決策的需求——集體行動論115-137
- (一) 集體行動的邏輯困局116-122
- (二) 個人加入利益集團的動機分析122-128
- (三) 利益集團的經(jīng)濟分析128-133
- (四) 作為決策需求者的企業(yè)和尋租理論133-137
- 第四章 公共決策中的供給分析137-177
- 一、政黨(政治家)行為的經(jīng)濟分析137-144
- (一) 以選票最大化為目標137-140
- (二) 政黨或政治家在公共決策中的行為策略140-144
- 二、政府自利性動機的經(jīng)濟分析144-147
- 三、尼斯坎南的官僚供給理論147-162
- (一) 壟斷官僚經(jīng)濟理論148-159
- (二) 競爭官僚經(jīng)濟理論159-162
- 四、對政府(官僚)規(guī)模和增長的解釋162-172
- 五、委托——代理問題172-177
- 第五章 中國公共決策的民主化:公共選擇理論的啟示177-191
- 一、對公共選擇理論的客觀評價177-182
- (一) 公共選擇理論的積極性177-179
- (二) 公共選擇理論的局限性179-182
- 二、當代中國公共決策的現(xiàn)狀分析182-184
- (一) 公共決策的民主化182
- (二) 公共決策的科學化182-183
- (三) 公共決策的官僚現(xiàn)象183
- (四) 公共決策的不公平傾向183-184
- (五) 政府利益取向的負面性184
- 三、公共選擇理論對中國公共決策民主化的啟示184-191
- (一) 對個人利益的正視與肯定185-186
- (二) 加強公民決策參與機制的民主化186-187
- (三) 對政府與官員行為的約束與限制187-189
- (四) 對利益集團與尋租腐敗的認識與治理189-190
- (五) 加強決策規(guī)則與法制建設(shè)190-191
- 參考文獻191-203
- 攻讀博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相關(guān)學術(shù)成果203-204
- 論文摘要204-208
- ABSTRACT208-213
- 后記213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陸晶;張馳;;大外管防控格局中新型執(zhí)法合作模式的建構(gòu)——以京津冀地區(qū)為例[J];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4期
本文關(guān)鍵詞:公共決策需求與供給問題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661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661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