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種取向的個體決策研究范式
本文選題:行為決策 + 結果取向。 參考:《統計與決策》2008年22期
【摘要】:行為決策問題廣受經濟學家和心理學家關注,但他們的研究范式有著各自的鮮明特點。在對以往研究進行綜述的基礎上,文章把個體決策的研究范式區(qū)分為以下兩種:基于結果取向的個體決策研究范式和基于過程取向的個體決策研究范式并進行探討。
[Abstract]:Behavioral decision-making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economists and psychologists, but their research paradigms have their own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previous researches, this paper divides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individual decision making into the following two kinds: the research paradigm of individual decision based on result orientation and the paradigm of individual decision research based on process orientation.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應用心理學研究所;安徽警官職業(yè)學院;
【分類號】:C9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莊錦英;情緒與決策的關系[J];心理科學進展;2003年04期
2 李紓;;發(fā)展中的行為決策研究[J];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海嵩;;風險預防原則理論與實踐反思——兼論風險預防原則的核心問題[J];北方法學;2010年03期
2 張全成;胡韜;周庭銳;;消費者決策行為的吸引效應及其形成機理探析[J];商業(yè)研究;2012年03期
3 謝文鈞;陳雪松;;決策過失責任特征的多視角解讀[J];長白學刊;2011年03期
4 張卉;;會計職業(yè)判斷研究綜述[J];財會通訊;2012年09期
5 鄭艷茹;;經驗法則與保持審計職業(yè)懷疑[J];財會月刊;2012年03期
6 王軍;;管理決策中認知偏差產生的心理機制[J];重慶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8期
7 魏勇剛;王子鑒;李紅;;主觀價值判斷對學前兒童捐贈行為的影響[J];重慶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8 魯芳;;基于認知心理的情報分析方法[J];四川兵工學報;2010年07期
9 郭華;;司法鑒定專家委員會工作機制初探[J];中國司法;2010年06期
10 于立娜;;現代學力視閾下的課堂教學[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研究);2011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6條
1 戴欽;;網絡論壇言論傳播中的自我凈化機制[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2 陳海嵩;;國際環(huán)境立法中的風險預防原則[A];2008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國際法)論文集——國際經濟法、國際環(huán)境法分冊[C];2008年
3 李春成;;價值觀與公共政策:政策分析的新領域[A];“構建和諧社會與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07年年會論文集[C];2007年
4 于維英;張瑋;張文昌;;生態(tài)環(huán)境決策的影響因素研究綜述[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公共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5 柯嵩;韓亮;;CGF系統中的情緒模型及實現方法初探[A];第五屆全國仿真器學術會論文集[C];2004年
6 劉明輝;畢華書;;為什么需要職業(yè)懷疑?[A];中國會計學會財務成本分會第25屆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2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花貴如;投資者情緒對企業(yè)投資行為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周杰;公司治理對歸核化戰(zhàn)略決策及其實施效率的影響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曲春青;管理者過度自信對公司金融決策影響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4 游泓;情感與信任關系的社會學研究[D];武漢大學;2009年
5 初玉霞;任務特點、認知風格對情緒與創(chuàng)造表現關系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王淑珍;不確定條件下個體選擇行為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司夏萌;互聯網信息傳播結構下的輿論涌現過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8 葉旭春;患者參與患者安全的感知及理論框架的扎根理論研究[D];第二軍醫(yī)大學;2011年
9 劉榮坤;基于認知的企業(yè)信息化績效評價模型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10 伍如昕;高管過度自信對企業(yè)投資決策的影響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莉;3-5歲兒童自我延遲滿足能力的實驗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2 張愛青;賭博任務下聾生情感決策特點的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3 徐艷;情緒喚醒度和效價對決策影響的實驗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4 朱平原;情緒狀態(tài)影響高中生遠距離聯想的實驗研究[D];安徽師范大學;2010年
5 韓婷婷;浙江省企業(yè)管理者風險決策態(tài)度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6 張啟航;員工對組織變革的行為立場二元選擇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張科;參考信息數量對模糊規(guī)避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明志強;情緒性質及其強度對不同類型風險決策的影響[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9 王曉東;不確定條件下判斷和決策的線索效應研究[D];河南大學;2011年
10 劉瑩;專家型與新手型教師教學決策比較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劉蓉暉,王壘;閾下情緒啟動效應[J];心理科學;2000年03期
2 李紓,房永青,張迅捷;再探框架對風險決策行為的影響[J];心理學報;2000年02期
3 李紓;艾勒悖論(Allais Paradox)另釋[J];心理學報;2001年02期
4 孫悅,李紓;澳門人的風險知覺與賭博行為[J];心理學報;2005年02期
5 李紓;確定、不確定及風險狀態(tài)下選擇反轉:“齊當別”選擇方式的解釋(英文)[J];心理學報;2005年04期
6 于窈;李紓;;“過分自信”的研究及其跨文化差異[J];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03期
7 高利蘋;李紓;時勘;;從對框架效應的分析看風險決策的神經基礎[J];心理科學進展;2006年06期
8 劉長江;郝芳;李紓;;大學生職業(yè)決策困難及其與效能的關系[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6年05期
9 李紓,許潔虹,梁哲,施維,李巖梅;1988、2002和2005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以及心理學界對Savage確定事件原則(sure-thing principle)的研究[J];管理評論;2005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陳春霞;;行為經濟學和行為決策分析:一個綜述[J];經濟問題探索;2008年01期
2 劉春茂;;論幸福與經濟學之間的聯系[J];知識經濟;2010年16期
3 盧艷玲;;上市公司治理與管理者過度自信行為關系實證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yè);2011年02期
4 張宇;;我國商業(yè)銀行信貸管理行為理論研究[J];現代營銷(學苑版);2011年02期
5 邵希娟;楊建梅;;行為決策及其理論研究的發(fā)展過程[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05期
6 王金剛;;基于前景分析模型的行為人決策引致商業(yè)銀行操作風險分析[J];黑龍江對外經貿;2010年01期
7 陳亢立;;拍賣理論研究進展述評[J];現代商業(yè);2010年21期
8 李志強;;人性化管理問題研究[J];中國流通經濟;2011年08期
9 孫偉;王久勝;扈文秀;;行為決策下的證券市場異象研究[J];統計與決策;2008年10期
10 吳玉桐;梁靜國;;羊群行為與有限理性[J];學術交流;2008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麗艷;顧基發(fā);;R&D項目選擇模型綜述[A];系統工程與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中國系統工程學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集[C];1998年
2 饒儷琳;梁竹苑;李紓;;規(guī)范性和描述性風險決策理論的檢驗:期望價值理論和齊當別抉擇模型[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3 盧遠新;;行為決策研究的新取向—進化論范式[A];第十一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7年
4 孟慶法;許映秋;;基于免疫算法的仿真營救機器人高效行為決策[A];2007年足球機器人大會論文集[C];2007年
5 洪慧芳;;不同社會價值取向者在利益沖突情境中的行為決策及公平感體驗[A];北京市社會心理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7年
6 廖子奇;;信息技術項目的多目標行為決策(英文)[A];第四屆全國決策科學/多目標決策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陳利頂;馬巖;;農村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中的農民行為與公眾參與[A];第十屆中國科協年會論文集(二)[C];2008年
8 孫多勇;;突發(fā)事件下民眾風險感知與行為決策研究述評[A];湖南省第六屆公共管理論壇會議資料[C];2007年
9 劉長江;郝芳;;公正與社會困境中的行為決策[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10 李紅;;沿海及內地大學生道德價值觀的定量研究[A];全國第七屆心理學學術會議文摘選集[C];199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李文;提高決策和生活質量[N];中國保險報;2004年
2 程凱;“傻瓜”的正反兩面[N];中國郵政報;2006年
3 易憲容;利率上調是遏制經濟過熱的信號[N];民營經濟報;2006年
4 易憲容;化解經濟過熱當連續(xù)加息[N];上海金融報;2006年
5 本版編輯 本報記者 沈偉 王雪娟;諾獎得主澤爾滕鼎力支持[N];成都日報;2006年
6 常葉青;中西方決策思想之比較[N];財會信報;2006年
7 本報記者 申屠青南 實習記者 俞靚 周明 費楊生;宏觀調控發(fā)出“最強音”[N];中國證券報;2006年
8 郝淵侃;滬指在加息中前進低開中陽彌補跳空缺口[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9 ;貸款利率上調說明什么[N];上海金融報;2006年
10 易憲容;央行加息遲到但十分必要[N];上海證券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余萬軍;行為視角下的土地利用規(guī)劃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2 李廣海;基于有限理性的投資決策行為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3 孫多勇;突發(fā)性社會公共危機事件下個體與群體行為決策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4 劉成明;多屬性行為決策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孫振平;自主駕駛汽車智能控制系統[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6 白晨;文獻數據庫系統用戶檢索決策中的學習行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7 趙建欣;農戶安全蔬菜供給決策機制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8 何嘉梅;時間貼現的分段性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9 羅真;對抗性環(huán)境下多機器人協作關鍵技術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7年
10 劉博;多水平框架下投資者有限理性行為偏差的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周鑫;公共危機狀態(tài)下個體搶購行為決策的影響因素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2 陳潤穎;基于不同行為決策的電力市場演化博弈及其混沌控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3 席毅Y,
本文編號:20436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2043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