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領導干部思維方法創(chuàng)新
本文選題:領導干部 + 思維方法。 參考:《東岳論叢》1999年06期
【摘要】: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關鍵在于思維方法的創(chuàng)新。領導干部的思維方法創(chuàng)新對領導工作的成敗具有決定作用。一個人掌握知識和信息的真正魅力和最終歸宿在于實踐和創(chuàng)新。智力是人們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信息、經驗等發(fā)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一個人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考力的綜合體現。觀察力是思維方法創(chuàng)新的基礎智力之一。記憶力是從觀察感知向思維方法創(chuàng)新過渡的中間環(huán)節(jié)。想象力是發(fā)現、發(fā)明等一切創(chuàng)造性活動的源泉。思考力是思維創(chuàng)新的核心能力。領導干部思維方法創(chuàng)新應堅持以下八項原則:①獨特性原則;②主體性原則;③目的展開原則;④追求“理想狀態(tài)”原則;⑤系統(tǒng)思維原則;⑥知識領導原則;⑦信息邊際效益原則;⑧不斷學習和繼續(xù)變革的原則
[Abstract]:The key to finding and solving problems lies in the innovation of thinking methods. The innovation of thinking method of leading cadres has a decisive effect on the success or failure of leading work. The real charm and ultimate destination of one's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lies in practice and innovation. Intelligence is the ability of people to discover and solve problems by means of knowledge, information, experience and so on. It is the comprehensive embodiment of a person's ability of observation, memory, imagination and thinking. Observation is one of the basic intelligence of thinking method innovation. Memory is the intermediate link from observation perception to thinking method innovation. Imagination is the source of all creative activities, such as discovery, invention, etc. Thinking ability is the core ability of thinking innovation. The innovation of thinking methods of leading cadres should adhere to the following eight principles: 1 principle of uniqueness, 2 principle of subjectivity and 3 purpose of pursuing the principle of "ideal state" and the principle of systematic thinking and the principle of knowledge leadership; 7 the principle of marginal benefit of Information 8 the principle of continuous learning and continuous change
【作者單位】: 中共中央黨校《理論前沿》雜志社!北京100091
【分類號】:C933.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湯燕;略論管理思維方法及其創(chuàng)新[J];安徽冶金科技職業(yè)學院學報;2005年S1期
2 彭健伯;知識經濟和思維方法創(chuàng)新[J];攀枝花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3 劉能杰;論領導干部思維方法創(chuàng)新[J];東岳論叢;1999年06期
4 丁彬;;試論領導干部績效考評的機制創(chuàng)新[J];長白學刊;2006年05期
5 鄭巧;;領導干部戰(zhàn)略思維創(chuàng)新的合力機制[J];山東省農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6 馮毅,師曉霞;領導干部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前線;2002年07期
7 羅傳厚,曾憲恒;略論知識經濟對領導干部的挑戰(zhàn)[J];龍巖師專學報;2001年02期
8 辛鋼平;知識經濟與現代領導藝術[J];廣東通信技術;2002年06期
9 丁琳;創(chuàng)新是現代領導干部的必備素質[J];青海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3期
10 白勝;論管理思維創(chuàng)新[J];經濟師;2003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崔國利;;關于企業(yè)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創(chuàng)新的思考[A];煤炭經濟管理新論(第7輯)——第八屆中國煤炭經濟管理論壇暨第二屆中國煤炭學會經濟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工作會議(2007)論文集[C];2007年
2 王欣;;論中小學教師繼續(xù)教育的創(chuàng)新實踐模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河北卷)[C];2010年
3 丁宏偉;;現代水族館展示發(fā)展的幾個新理念[A];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創(chuàng)新型國家——2006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C];2006年
4 馬建平;;科技報道的創(chuàng)新要以“贏利”為目的[A];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蔣丹;;我國高等教育中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索[A];2007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7年
6 鄭貴軍;;營銷學課程教學創(chuàng)新探討[A];中國市場營銷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7 梁愛文;;創(chuàng)新高職專業(yè)建設的路徑分析——基于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視角[A];云南省高等教育學會高職高專教育分會2008年優(yōu)秀論文集[C];2008年
8 朱明仕;;我國轉型期社會心態(tài)與政府公共管理創(chuàng)新初探[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殷紅博;李紅;李家煦;;我國民辦幼兒園師資培訓創(chuàng)新研究及博凱幼兒園的實踐[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北京卷)[C];2010年
10 唐斌;;政府問責的理論創(chuàng)新:基于概念、方式及過程的分析[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0年會暨“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瞿明智;“一材多練”巧創(chuàng)新[N];重慶日報;2001年
2 阿元;創(chuàng)新農業(yè)經營組織制度[N];遼寧日報;2002年
3 岳東峰;創(chuàng)新是共產黨人的生命力[N];陜西日報;2001年
4 張軍(作者單位: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制度“落后”有助于創(chuàng)新[N];中國財經報;2002年
5 中江利通印刷機械有限公司 熊偉光;創(chuàng)新才有機會[N];中國機電日報;2002年
6 李延輝;走進新世紀 創(chuàng)新求發(fā)展[N];中國國門時報(中國出入境檢驗疫報);2001年
7 宋言行;創(chuàng)新 創(chuàng)新 再創(chuàng)新[N];中華建筑報;2001年
8 本報記者于貴華;創(chuàng)新是企業(yè)生存之本[N];工人日報;2002年
9 焦云霞;“三個代表”是不斷創(chuàng)新的思想[N];山西發(fā)展導報;2000年
10 記者 桂小純;抓好五項創(chuàng)新 促進結構調整[N];山西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力;跨國公司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2 馬世兵;我國證券公司經紀業(yè)務創(chuàng)新及其風險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3 郭瑞萍;我國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制度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5年
4 謝瑞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的投融資機制創(chuàng)新研究[D];湖南農業(yè)大學;2008年
5 姚毓春;創(chuàng)業(yè)型經濟與就業(yè)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6 饒鋼;我國教育電視臺發(fā)展模式之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7 廉高波;中國農村經濟組織:模式、變遷與創(chuàng)新[D];西北大學;2005年
8 許寧;中國經濟開發(fā)區(qū)發(fā)展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9 柴世欽;領導干部價值觀的結構、功能與生成機制研究[D];湘潭大學;2011年
10 夏可珍;新時期領導干部作風建設難題破解[D];中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媛;批判性思維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D];燕山大學;2009年
2 張海波;新時期我國干部教育培訓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3 郭佑安;廉政文化建設研究[D];鄭州大學;2006年
4 王仁志;農業(yè)產業(yè)化龍頭企業(yè):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5年
5 李祥;近年來羊城晚報版面風格研究[D];暨南大學;2005年
6 周長群;我國家電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培育研究[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5年
7 吳方輝;論企業(yè)集團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運行機制[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8 王久永;經濟全球化與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D];山東師范大學;2005年
9 金大龍;我國軍代表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5年
10 甘璐;我國森林生態(tài)效益補償制度的法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8574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857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