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出為可能性分布的模糊決策樹
本文選題:Fuzzy 切入點:decision 出處:《計算機科學》2003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 1 引言建立決策樹的方法已有多種。從決策樹可以提取知識,提取的知識用IF-THEN規(guī)則表示。決策樹的一個優(yōu)點是提取的知識易于理解和解釋。由于噪聲、測量誤差使得決策樹處理連續(xù)屬性時出現(xiàn)了困難和在識別判斷的過程中客觀地存在著模糊性,很多文獻已將決策樹的方法推廣成了模糊決策樹,如文[1,2,5,6]等。已有的模糊決策樹的文獻都是假設一個對象
[Abstract]:There are many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decision tree. Knowledge can be extracted from decision tree, and the knowledge extracted can be expressed by IF-THEN rule. One advantage of decision tree is that the knowledge extracted is easy to understand and interpret. Measurement error makes it difficult for decision tree to deal with continuous attribute and fuzzy in the process of recognition and judgment. Many literatures have extended the method of decision tree to fuzzy decision tree. For example, [1 / 2 / 5 / 6]. The existing literatures on fuzzy decision tree are all hypothesized as an object.
【作者單位】: 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信息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所 西安交通大學理學院信息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所
【分類號】:C934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永梅;胡學鋼;;決策樹中ID3算法的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2 葉明全;;數(shù)據(jù)挖掘在醫(yī)療數(shù)據(jù)中的應用[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3 賈澤露;;基于GIS與SDM集成的農用地定級專家系統(tǒng)[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8年14期
4 蔡麗艷;馮憲彬;丁蕊;;基于決策樹的農戶小額貸款信用評估模型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02期
5 陳文;基于決策樹的入侵檢測的實現(xiàn)[J];安徽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5年05期
6 覃愛明,胡昌振,譚惠民;網(wǎng)絡攻擊檢測中的機器學習方法綜述[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1年01期
7 左吉峰;喬均儉;;ID3算法的合理性證明及實驗分析[J];保定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8 王曉紅,高洪深;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在大型超市中的應用研究[J];北方工業(yè)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9 黃澤宇,盧潤彩;急切式和懶惰式學習策略相結合的決策樹分類模型[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10 汪廷華;田盛豐;黃厚寬;廖年冬;;樣本屬性重要度的支持向量機方法[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07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魯松;;英文介詞短語歸并歧義的RMBL分類器消解[A];2005年信息與通信領域博士后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2 Youn-Kyung Jang;Byeong-Seob You;Ho-Seok Kim;Kyoung-Bae Kim;Hae-Young Bae;;A spatial entropy reflecting distribution of spatial objects[A];Proceedings of 5th Asian Symposium o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from Computer Science & Engineering View[C];2007年
3 汪云亮;呂久明;劉孝剛;;基于信息熵的輻射源屬性分類方法[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4 葉中行;陸青;余敏杰;;計算智能在銀行信貸信用分類中的應用[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五屆信息論學術年會暨第一屆全國網(wǎng)絡編碼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8年
5 吳增紅;陳毓芬;;融合概率與時序特征的ACVis情境模型匹配方法模型[A];信息工程大學測繪學院第五屆博士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徐怡;余斌;李龍澍;;粗糙集在決策樹生成中的應用[A];2005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5年
7 ;Rough Set Based Autolanding Control[A];第二十三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下冊)[C];2004年
8 ;A New Method for Constructing Decision Tree Based on Rough Sets Theory[A];Rough集前景——粒計算理論國際論壇(2006)論文集[C];2006年
9 劉東升;;基于Mobile Agent的分布式ID3挖掘模型[A];2005年全國開放式分布與并行計算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10 Mei-Chun Tsai;Jeanne Chen;Tung-Shou Chen;;Applying Data Mining to Study Factors Influencing Beverage Sales[A];Proceedings of the Eigh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 Sciences[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渠瑜;基于SVM的高不平衡分類技術研究及其在電信業(yè)的應用[D];浙江大學;2010年
2 朱小棟;基于擴展預測模型標記語言的數(shù)據(jù)流挖掘系統(tǒng)建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9年
3 黃鑫;基于序列數(shù)據(jù)的太陽耀斑預報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王峻;單核苷酸多態(tài)性分析算法的研究與應用[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魏立梅;聚類分析新方法的研究與應用[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1998年
6 王寅;化工過程混合建模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1年
7 許志興;粗集理論的若干技術及其應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1年
8 楊兵;人—機交互中手繪圖形的聯(lián)機識別方法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9 姚俊峰;人工智能與混沌理論在銅锍吹煉爐實時仿真與優(yōu)化決策中的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1年
10 劉業(yè)政;基于粗糙集數(shù)據(jù)分析的智能決策支持系統(tǒng)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岳海亮;信息論在粗糙集連續(xù)屬性離散化中的應用[D];遼寧師范大學;2010年
2 徐洪偉;數(shù)據(jù)挖掘中決策樹分類算法的研究與改進[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曹振興;適應概念漂移的數(shù)據(jù)流分類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李曉光;數(shù)據(jù)挖掘技術在高校招生和教務管理中的應用[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5 秦園;基于SPOT5的土地信息提取技術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李仁良;決策樹算法在臨床診斷中的應用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7 鄭陶;基于平面向量的決策樹算法在高考志愿選擇系統(tǒng)中的應用[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8 孫怡哲;一種改進的決策樹算法研究與應用[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0年
9 黃輝;基于LSI和SVC的網(wǎng)頁文本分類算法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10 徐旭;基于決策樹的Web應用系統(tǒng)個性化身份驗證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0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樂江,高峻峻;基于可能性理論的經(jīng)營者業(yè)績評價研究[J];南開管理評論;2004年04期
2 劉德學;基于可能性理論的先進制造技術投資項目評價方法[J];統(tǒng)計與決策;2005年04期
3 黃冬梅,哈明虎,王熙照;決策樹與模糊決策樹的比較[J];河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3期
4 洪雁,邵全,吳祈宗;模糊機會約束規(guī)劃下的投資組合模型研究[J];數(shù)量經(jīng)濟技術經(jīng)濟研究;2005年09期
5 邵全;;模糊機會約束規(guī)劃下的投資組合模型[J];數(shù)理統(tǒng)計與管理;2007年03期
6 單方,,陳璞;一種可行的不確定性演繹推理模型[J];工業(yè)工程;1995年03期
7 朱宏;胡樂江;;電子商務領域內潛在客戶的識別方法[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07年01期
8 劉德學;;一種不確定條件下的跨國投資項目選擇方法[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年12期
9 邵全;吳祈宗;;證券投資基金的群決策[J];數(shù)學的實踐與認識;2009年10期
10 孫慧;范志清;孫尉添;;基于可能性理論和ANP方法的BOT項目投資機會評價研究[J];工業(yè)工程;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艷娥;孫建平;紀愛兵;劉國義;龍吉江;;非標準型可能性線性規(guī)劃問題的解法[A];模糊集理論與模糊應用專輯——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模糊數(shù)學與模糊系統(tǒng)委員會第十屆年會論文選集[C];2000年
2 張雪松;胡九川;鄭崇友;鐘章隊;;基于可能性分布的資源質量路由[A];第12屆全國模糊系統(tǒng)與模糊數(shù)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3 劉天亮;戴更新;;基于高低可能性分布求解多屬性決策問題的新方法[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4 路節(jié);;模糊數(shù)據(jù)庫的概念及其表示[A];模糊數(shù)學和系統(tǒng)成果會論文集[C];1991年
5 尚修剛;蔣慰孫;;系統(tǒng)非精確量算術運算規(guī)則初探[A];1997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7年
6 李桂青;李正農;;結構震害預測的可能性理論[A];第二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下)[C];1993年
7 李莎;趙曉哲;;模糊概念系統(tǒng)及其語義表示[A];2001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上冊)[C];2001年
8 張永杰;曹文貴;趙明華;趙衡;;公路下伏巖溶頂板模糊能度可靠性分析方法[A];第二屆全國環(huán)境巖土工程與土工合成材料技術研討會論文集(二)[C];2008年
9 王昆翔;;問題的不確定性及模糊處理[A];1995年中國智能自動化學術會議暨智能自動化專業(yè)委員會成立大會論文集(上冊)[C];1995年
10 賈利民;張錫第;謝肇桐;;基于模糊穴—空間映射的控制器結構研究[A];1994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利用ATM接入實現(xiàn)高質IP解決方案[N];中國電子報;2000年
2 陳智罡;棧的復習要點[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琦;基于產品風格認知模型的計算機輔助概念設計技術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2 楊莉;基于可能性理論的發(fā)電公司報價策略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3 王美珍;垃圾郵件行為模式識別與過濾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4 何俐萍;基于可能性度量的機械系統(tǒng)可靠性分析和評價[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5 肖明珠;基于證據(jù)理論的不確定性處理研究及其在測試中的應用[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6 雷鳴;模糊聚類新算法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7 王濤;數(shù)據(jù)流挖掘分類方法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7年
8 王曉鋒;Web應用入侵異常檢測新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7年
9 孫偉;XML數(shù)據(jù)庫查詢優(yōu)化及相關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6年
10 戴鵬;貨車典型故障圖像識別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侯艷華;認知不確定性條件下可能性分布的構造方法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0年
2 梁義;概率分布和可能性分布的比較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3 張朝杰;一種基于模糊決策樹的軟件工作量估算方法[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0年
4 鐘蜜;基于模糊決策樹的熱軋工藝關鍵變量的分析與提取[D];武漢科技大學;2011年
5 周新宇;基于多源信息不確定性的可能性融合方法研究[D];中北大學;2012年
6 趙明華;模糊決策樹產生過程中參數(shù)的敏感性分析[D];河北大學;2003年
7 謝競博;關于模糊決策樹生成過程中啟發(fā)式算法的研究[D];河北大學;2004年
8 付杰;基于模糊理論的故障樹分析技術[D];四川大學;2001年
9 佟欣;基于可能性理論的模糊可靠性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04年
10 張守忠;航空項目風險評價技術研究[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57530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tongjijuecelunwen/1575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