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書記、省長更替對地方財政支出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14 18:42
現(xiàn)在的中國繁榮昌盛,自從1978年我國實施改革開放政策以來這40年里,我國地方官員更替已經成為常態(tài),很多經濟學者已經關注到地方官員在經濟發(fā)展中起到的重要作用。目前,國內外很多經濟學者著重考察政府官員治理維度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通過實證研究發(fā)現(xiàn),地方政府官員和當?shù)亟洕鲩L二者之間存在著明顯的關系。因為各地政府實施的政策各有不同,在招商引資、區(qū)域競爭和地方經濟發(fā)展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差異。地方財政支出顯然是地方政府著重關注的財政政策之一。同時,由于我國財政分權和政治集權的體制,地方政府官員在影響當?shù)刎斦С鰰r既有能力又有激勵這雙重動機。首先關于激勵動機方面,由于我國現(xiàn)行的財政分權和政治集權的體制,我國地方政府官員有激勵去積極提高當?shù)刎斦杖?而且有激勵去積極努力地工作以此獲取升職機會,這些就使得地方政府官員在經濟行為方面有很大的激勵動機會對當?shù)刎斦С鲎龀鲇绊憽A硪环矫?地方政府官員同時擁有影響當?shù)刎斦С龅哪芰。地方政府官員由于我國實施的財政分權體制從而在當?shù)刎斦С龇矫娅@得了更大的自主支配權,這樣一來地方政府官員便有了影響當?shù)刎斦С龅哪芰Α6捎谡渭瘷囿w制的實施,我國地方政府官員的...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998年-2017年31個省的省委書記更替次數(shù)
在 1998-2017 年 20 年的時間里,我國一共發(fā)生了 162 次省長更替,每年平均8.1 次,相當于每年有 26.13%的省份發(fā)生了省長的更替,每個省份平均更替 5.23 次。在所選的樣本中,省長變更次數(shù)最多的省份是安徽省,變更次數(shù)為 8 次。下圖 3-2列出了所選 31 個省在 1998-2017 年間省長更替的次數(shù),從圖中可以看出,在 2003年、2013 年和 2017 年省長更替次數(shù)相對比較高,分別為 19 次、17 次和 21 次。從圖 3-2 可以看出,每年都會有相當一部分省份的省長發(fā)生更替。一般情況下,一個省級行政區(qū)域出現(xiàn)省長更替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個原因是省長的歲數(shù)達到了國家規(guī)定的退休年齡,所以是通過正式制度程序辭去職務退休的。一個原因是省長的任職時間達到了國家規(guī)定的最長期限(特殊情況除外),所以也是通過正式制度程序離開原職位的。一個原因是省長因為升職或平調其他政府進行異地交流、增加履歷,所以也是通過正式制度程序離開原職位的。還有一個原因是省長因為貪污腐敗等一些違法亂紀的行為被革職查辦的。
實施使下降趨勢有所扭轉,但與西方工業(yè)化國家相比仍然較低。由圖 3-3 可知,從1998 年至今,我國的地方財政支出一直處于上升趨勢,由 1998 年的 7672.58 億元上升到 2017 年的 173228.34 億元。2017 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 827121.7億元,我國財政支出總額占 GDP 的 24.58%,地方財政支出占 GDP 的 20.94%。但其他一些國家,如日本財政支出總額占 GDP 的比重在 1985 年就已經達到了 33%。財政支出總量的偏少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我國政府在公共建設、社會保障、科教文衛(wèi)、國防等領域支出較其它國家偏低,政府對社會和人民的投入偏低,地方政府職能的履行受到影響。也就是說,社會建設發(fā)展狀況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官員晉升錦標賽機制:理論與證據(jù)[J]. 喬坤元. 經濟科學. 2013(01)
[2]經濟增長能夠帶來晉升嗎?——對晉升錦標競賽理論的邏輯挑戰(zhàn)與省級實證重估[J]. 陶然,蘇福兵,陸曦,朱昱銘. 管理世界. 2010(12)
[3]簡析古今中外透明度困局[J]. 劉俊生. 人民論壇. 2010(10)
[4]地方官員更替與經濟增長[J]. 王賢彬,徐現(xiàn)祥,李郇. 經濟學(季刊). 2009(04)
[5]中國地方政府間競爭下的區(qū)域市場整合[J]. 皮建才. 經濟研究. 2008(03)
[6]地方官員來源、去向、任期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省長省委書記的證據(jù)[J]. 王賢彬,徐現(xiàn)祥. 管理世界. 2008(03)
[7]財政分權、經濟增長和波動[J]. 周業(yè)安,章泉. 管理世界. 2008(03)
[8]財政分權、政府競爭與公共支出結構——政府教育支出比重的影響因素分析[J]. 鄭磊. 經濟科學. 2008(01)
[9]官員任期、異地交流與經濟增長——來自省級經驗的證據(jù)[J]. 張軍,高遠. 經濟研究. 2007(11)
[10]地方官員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省長、省委書記交流的證據(jù)[J]. 徐現(xiàn)祥,王賢彬,舒元. 經濟研究. 2007(09)
本文編號:3033673
【文章來源】:遼寧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4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998年-2017年31個省的省委書記更替次數(shù)
在 1998-2017 年 20 年的時間里,我國一共發(fā)生了 162 次省長更替,每年平均8.1 次,相當于每年有 26.13%的省份發(fā)生了省長的更替,每個省份平均更替 5.23 次。在所選的樣本中,省長變更次數(shù)最多的省份是安徽省,變更次數(shù)為 8 次。下圖 3-2列出了所選 31 個省在 1998-2017 年間省長更替的次數(shù),從圖中可以看出,在 2003年、2013 年和 2017 年省長更替次數(shù)相對比較高,分別為 19 次、17 次和 21 次。從圖 3-2 可以看出,每年都會有相當一部分省份的省長發(fā)生更替。一般情況下,一個省級行政區(qū)域出現(xiàn)省長更替的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一個原因是省長的歲數(shù)達到了國家規(guī)定的退休年齡,所以是通過正式制度程序辭去職務退休的。一個原因是省長的任職時間達到了國家規(guī)定的最長期限(特殊情況除外),所以也是通過正式制度程序離開原職位的。一個原因是省長因為升職或平調其他政府進行異地交流、增加履歷,所以也是通過正式制度程序離開原職位的。還有一個原因是省長因為貪污腐敗等一些違法亂紀的行為被革職查辦的。
實施使下降趨勢有所扭轉,但與西方工業(yè)化國家相比仍然較低。由圖 3-3 可知,從1998 年至今,我國的地方財政支出一直處于上升趨勢,由 1998 年的 7672.58 億元上升到 2017 年的 173228.34 億元。2017 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為 827121.7億元,我國財政支出總額占 GDP 的 24.58%,地方財政支出占 GDP 的 20.94%。但其他一些國家,如日本財政支出總額占 GDP 的比重在 1985 年就已經達到了 33%。財政支出總量的偏少在一定程度上意味著我國政府在公共建設、社會保障、科教文衛(wèi)、國防等領域支出較其它國家偏低,政府對社會和人民的投入偏低,地方政府職能的履行受到影響。也就是說,社會建設發(fā)展狀況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有進一步提高的空間。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我國官員晉升錦標賽機制:理論與證據(jù)[J]. 喬坤元. 經濟科學. 2013(01)
[2]經濟增長能夠帶來晉升嗎?——對晉升錦標競賽理論的邏輯挑戰(zhàn)與省級實證重估[J]. 陶然,蘇福兵,陸曦,朱昱銘. 管理世界. 2010(12)
[3]簡析古今中外透明度困局[J]. 劉俊生. 人民論壇. 2010(10)
[4]地方官員更替與經濟增長[J]. 王賢彬,徐現(xiàn)祥,李郇. 經濟學(季刊). 2009(04)
[5]中國地方政府間競爭下的區(qū)域市場整合[J]. 皮建才. 經濟研究. 2008(03)
[6]地方官員來源、去向、任期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省長省委書記的證據(jù)[J]. 王賢彬,徐現(xiàn)祥. 管理世界. 2008(03)
[7]財政分權、經濟增長和波動[J]. 周業(yè)安,章泉. 管理世界. 2008(03)
[8]財政分權、政府競爭與公共支出結構——政府教育支出比重的影響因素分析[J]. 鄭磊. 經濟科學. 2008(01)
[9]官員任期、異地交流與經濟增長——來自省級經驗的證據(jù)[J]. 張軍,高遠. 經濟研究. 2007(11)
[10]地方官員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省長、省委書記交流的證據(jù)[J]. 徐現(xiàn)祥,王賢彬,舒元. 經濟研究. 2007(09)
本文編號:303367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3033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