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財政觀研究
本文選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 + 財政思想。 參考:《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2014年碩士論文
【摘要】:創(chuàng)新財政體制,健全財政制度,是經(jīng)濟持續(xù)增長、人民安居樂業(yè)、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chǔ),是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以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習(xí)近平等為核心的幾代中央領(lǐng)導(dǎo)集體,在領(lǐng)導(dǎo)中國革命、社會主義建設(shè)和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財政觀作為思想指南,堅持“古為今用”和“洋為中用”,集合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以高度的戰(zhàn)略眼光重視解決財政問題,形成了富有時代特征與中國特色的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財政觀。深入研究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財政觀,構(gòu)建我國財政體制進一步改革的理論基礎(chǔ)從而促進該體制的完善,實現(xiàn)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奮斗目標(biāo),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理論意義。 本文分五個部分、對以下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了研究:第一部分,緒論。主要對本文的研究對象進行了概念界定,提出了選題的目標(biāo)和意義,構(gòu)建了本文的內(nèi)容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梳理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財政觀的理論來源:馬克思主義經(jīng)典作家的財政觀、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財政觀和西方財政思想。第三部分,闡述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財政觀的基本內(nèi)容:財政的職能、財政的收支原則、財政體制建設(shè)與改革等。第四部分,主要歸納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財政觀的主要特征。即繼承性與創(chuàng)新性高度融合、政治性與人民性二者并重、階段性與全局性有機統(tǒng)一、理論性與實踐性相輔相成。第五部分,主要總結(jié)了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財政觀的時代意義。包括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財政觀的理論價值與實踐意義。
[Abstract]:In the course of lead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 , Deng Xiaoping , Jiang Zemin , Hu Jintao and Xi Jinping as the cor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 Deng Xiaoping , Jiang Zemin , Hu Jintao , Xi Jinping and so on , we have always adhered to Marxist financial outlook as the guiding principle of Marxism . In the course of leading the Chinese revolution , the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 we have always adhered to the theory foundation of China ' s modernization , socialist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and opening up , and formed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further reform of the financial system of China , thus promoting the perfection of the system and realizing the goal of the socialist harmonious society .
This thesis is divided into five parts : Part One , Introduction .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xist financial view of China are introduced : the financial outlook of Marxist classical writers , the financial outlook in China ' s traditional culture , the construction and reform of the western financial system . Part four , this paper sums up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 s Marxist financial outlook : the financial function , the financial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principle , the financial system construction and the reform .
【學(xué)位授予單位】:湖南農(nóng)業(yè)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D61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呂煒;管永昊;;公共財政構(gòu)建中的路徑依賴與體制創(chuàng)新[J];財經(jīng)科學(xué);2008年04期
2 鄧子基;;馬克思與財政學(xué)[J];財政研究;1983年02期
3 劉偉;;論抗戰(zhàn)時期毛澤東財政思想的科學(xué)內(nèi)涵[J];黨史文苑;2006年24期
4 郭連成;論列寧的財政思想及其現(xiàn)實意義[J];東歐中亞研究;1994年03期
5 徐江琴;葉青;;財政體制改革30年[J];湖北社會科學(xué);2008年10期
6 陳少暉;鄧小平的財政全局觀與財政體制創(chuàng)新[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4年08期
7 廖添土;;毛澤東財政思想與鄧小平的繼承和發(fā)展[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xué)版);2006年S1期
8 汪俊杰;鄧小平有中國特色財政思想探析[J];高等函授學(xué)報(哲學(xué)社會科學(xué)版);2003年02期
9 周平廣;論鄧小平對毛澤東財政思想的繼承和發(fā)展[J];貴陽市委黨校學(xué)報;2004年05期
10 袁瑩;;從《江澤民文選》看第三代中央領(lǐng)導(dǎo)集體對財政工作的領(lǐng)導(dǎo)藝術(shù)[J];柴達木開發(fā)研究;2007年04期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楊楊;和諧社會下稅收公平制度選擇[D];西南財經(jīng)大學(xué);2008年
,本文編號:210686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21068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