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少數民族地區(qū)財政均衡的轉移支付制度的路徑探析
本文選題:少數民族地區(qū) + 轉移支付 ; 參考:《貴州民族研究》2015年08期
【摘要】:轉移支付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縮小地區(qū)間的財政差異,提高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經濟指數和人民生活水平,F階段,我國少數民族地區(qū)不僅與其他地區(qū)存在差距,在自身也存在參差不齊的現象。為了更好的實現財政均衡,必須加大力度,建設和發(fā)展少數民族地區(qū)的轉移支付制度。完善轉移支付的測算體系,對整個轉移支付政策進行優(yōu)化升級和資源整合,提高稅收返還的基數和比例,擴大政策規(guī)模,對存在的財政地區(qū)問題進行政策改革,更好的落實轉移支付政策。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of transfer payment system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financial difference between regions and improve the economic index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n minority areas. At present, there is not only disparity between minority areas and other regions, but also uneven phenomena. In order to achieve better fiscal balance, we mus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fer payment system in minority areas. Improve the measurement system of transfer payment, optimize and upgrade the whole transfer payment policy and integrate resources, increase the base and proportion of tax return, expand the policy scale, and carry out policy reform on the existing fiscal regional problems. Better implement transfer payment policy.
【作者單位】: 周口師范學院;
【基金】:河南省2014年軟科學研究計劃項目“‘營改增’對交通運輸企業(yè)財務影響的研究”(編號:142400411119)
【分類號】:F812.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湯鳳林;甘行瓊;;西部民族地區(qū)政府性債務管理及風險防范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4年05期
2 韓林靜;;西南民族地區(qū)政府行為對金融資源配置的影響[J];貴州民族研究;2014年06期
3 馬應超;馬海濤;;從民族地區(qū)財政體制的歷史性變遷看我國公共財政體制改革的路徑選擇[J];財會研究;2008年11期
4 馮驍;牛叔文;李景滿;;我國市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空間演變與影響因素[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2期
5 李承健;趙景濤;;國際稅制改革思潮及其借鑒意義[J];開發(fā)研究;2015年02期
6 雷振揚;;民族地區(qū)財政轉移支付的制度安排與實踐效果探析[J];中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烏蘭;;資源自治權視角下民族地區(qū)礦產資源開發(fā)利益分配政策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3年01期
2 徐博;魏松;;民族地區(qū)中央財政轉移支付研究綜述[J];經濟論壇;2010年10期
3 章文光;;民族地區(qū)財政體制改革方向探析[J];民族研究;2010年03期
4 馬洪偉;;新國家安全視野下邊疆民族地區(qū)基層政權建設探析[J];寧夏黨校學報;2011年01期
5 李德英;;民族地區(qū)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的回顧及效應評價[J];學理論;2013年32期
6 戚學祥;;省域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指標體系建構及其運用——基于四川省的實證研究[J];經濟體制改革;2015年02期
7 郭佩霞;梁茜;朱明熙;;四川民族地區(qū)財政體制改革的路徑選擇[J];經濟學家;2015年04期
8 潘紅祥;曾冰潔;;上級國家機關履行民族法職責的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
9 周莉;;中央與民族地區(qū)財政關系的改進框架研究[J];生產力研究;2009年17期
10 劉梅;;民族地區(qū)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研究:文獻綜述[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9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徐占元;西部民族地區(qū)加強黨的政治整合能力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2 李寧;中國民族地區(qū)經濟扶持政策與經濟增長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3 匡自明;多民族國家和諧政府關系構建[D];吉林大學;2009年
4 何通艷;藏區(qū)參與式反貧困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3年
5 申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競合關系研究[D];云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汪德德;中國少數民族財政政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2 史慧;民族自治地方財政轉移支付法律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3 向子龍;民族地區(qū)實現財政均衡的法律對策研究[D];中南民族大學;2011年
4 姚靜;民族地區(qū)財政管理體制研究[D];內蒙古財經學院;2010年
5 段澤宇;西部少數民族地區(qū)財政轉移支付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6 范云熙;關于少數民族地區(qū)財政轉移支付的研究[D];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3年
7 韓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民族經濟政策實施效果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3年
8 侯佳旭;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縣財政轉移支付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3年
9 陳曉凱;我國城鎮(zhèn)化中的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5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湯鳳林;;西部國債政策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西部論壇);2008年04期
2 歐向軍;甄峰;秦永東;朱靈子;吳泓;;區(qū)域城市化水平綜合測度及其理想動力分析——以江蘇省為例[J];地理研究;2008年05期
3 韓增林;劉天寶;;中國地級以上城市城市化質量特征及空間差異[J];地理研究;2009年06期
4 熊振興;李延均;;空間聚集、區(qū)域收斂與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J];廣西財經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5 本研究項目課題組;修訂《民族區(qū)域自治法》,完善和調整民族地區(qū)財政體制與政策[J];經濟研究參考;2001年09期
6 馬慧強;韓增林;江海旭;;我國基本公共服務空間差異格局與質量特征分析[J];經濟地理;2011年02期
7 白欽先;金融結構、金融功能演進與金融發(fā)展理論的研究歷程[J];經濟評論;2005年03期
8 錢先航;曹廷求;李維安;;晉升壓力、官員任期與城市商業(yè)銀行的貸款行為[J];經濟研究;2011年12期
9 遲福林;;我國社會矛盾的變化與政府轉型[J];人民論壇;2006年04期
10 李敏納;覃成林;;中國社會性公共服務空間分異研究[J];人文地理;201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牛綠花;少數民族地區(qū)傳統(tǒng)產業(yè)的改造和創(chuàng)新[J];社科縱橫;2002年01期
2 周愛傳;略論少數民族地區(qū)現代化進程中的問題與對策[J];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03年04期
3 祁金蘭;對少數民族地區(q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思考[J];攀登;2003年04期
4 蘭杰;辛金欽;殷兆武;;構建少數民族地區(qū)的和諧話語[J];新疆社會科學;2009年04期
5 楊紅;;加強少數民族地區(q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J];中國商界(上半月);2010年09期
6 李文慶;李喟;;少數民族地區(qū)特色產業(yè)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J];現代物業(yè)(中旬刊);2010年07期
7 沈婭莉;;少數民族地區(qū)貧困循環(huán)的成因及對策研究——以云南為例[J];云南財經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8 李喬年;;云南少數民族地區(qū)的經濟社會發(fā)展戰(zhàn)略問題[J];云南社會科學;1983年03期
9 ;少數民族地區(qū)繁榮有望[J];w蕓,
本文編號:193286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932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