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概念界定、地位作用和問題分析
本文選題:新《預算法》 + 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 參考:《地方財政研究》2015年09期
【摘要】: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是具有中國特色的國家管理方式。隨著新《預算法》的頒布實施,關于其預算主體之爭、地位之爭等問題已在法律層面予以解決。然而,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雖在覆蓋范圍、收支安排、與公共財政預算的統(tǒng)籌、促進國有資本市場化經(jīng)營等方面有所改善,但預算覆蓋企業(yè)及資產(chǎn)有限,難以保證預算的獨立性和完整性;收支劃分有違國有資本全民所有的性質,有待在績效評價的基礎上明晰化和差別化;在與一般公共預算相銜接時,二者的邊界模糊,資金調出缺乏規(guī)范;由于資本性支出和間接的稅收優(yōu)惠,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不利于國有企業(yè)公平參與市場競爭。作為現(xiàn)代化的國有資本管理方式,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的完善將是政府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舉措。
[Abstract]:State-owned capital management budget is a national management mode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With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Budget Law, the disputes about budget subject and status have been solved in the legal level.However, although the state-owned capital operating budget has improved in the aspects of coverage, revenue and expenditure arrangement, coordination with the public financial budget, and promotion of the market-oriented operation of state-owned capital, the budget covers enterprises and assets limited.It is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he independence and integrity of the budget; the division of income and expenditure is contrary to the nature of the state-owned capital being owned by the whole people, and needs to be clarified and differentiated on the basis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two is blurred when it is linked to the general public budget.Due to capital expenditure and indirect tax preference, state-owned capital management budget is not conducive to the fair participation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in market competition.As a modern mode of state-owned capital management, the perfection of state-owned capital management budget will be an important measure for the government to promote the modernization of n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ability.
【作者單位】: 武漢大學;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規(guī)劃基金重點項目“我國公共財政風險評估及其方法對策研究”,(10JZD0023)
【分類號】:F812.3;D922.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景升;;我國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體系及運行機制研究[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8年11期
2 邴志剛;;建立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籌措國有企業(yè)改革成本[J];財政研究;2006年01期
3 文宗瑜;劉微;;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如何與公共收支預算對接[J];財政研究;2008年01期
4 陳艷利;;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制度的構建:體系框架與難點解析[J];財政研究;2008年10期
5 蔡法山;;建立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制度應當處理好三大基礎關系[J];中國發(fā)展觀察;2010年07期
6 張舒;;我國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理論研究進展及評述[J];財政研究;2013年01期
7 "公共財政框架下的省域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研究"課題組;陳少暉;廖添土;;近年來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研究進展綜述[J];經(jīng)濟理論與經(jīng)濟管理;2009年08期
8 陳少暉;朱珍;;省域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制度的建構[J];經(jīng)濟縱橫;2012年02期
9 楊志勇;;政府預算管理制度演進邏輯與未來改革[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9年05期
10 陳林;;什么是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制度[J];求是;2014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海,史明霞;稅費關系錯位與非稅收入的綜合治理[J];安徽大學學報;1999年04期
2 郝聯(lián)峰;公有股出路與國有企業(yè)改革[J];財經(jīng)論叢(浙江財經(jīng)學院學報);1996年03期
3 高嚴;;試論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協(xié)調性[J];財會通訊;2011年02期
4 周煒;宋曉滿;白云霞;;國有企業(yè)利潤分配制度研究[J];財會月刊;2011年22期
5 許建國;劉源;;關于宏觀稅負問題研究的文獻述評[J];財貿經(jīng)濟;2009年01期
6 王道樹;;中國稅收可持續(xù)增長問題研究[J];財貿經(jīng)濟;2012年05期
7 陳少暉;;國有資本財政的職能定位與運行區(qū)間研究[J];當代經(jīng)濟研究;2007年01期
8 高麗麗;;建立天津市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制度的路徑選擇[J];地方財政研究;2011年12期
9 李麗琴;;公共預算和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的運行區(qū)間比較[J];當代經(jīng)濟管理;2009年11期
10 李永剛;;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制度構建探析[J];當代經(jīng)濟科學;201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謝貞發(fā);陳工;;公共財政框架下完善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制度研究[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屆學術年會——經(jīng)濟改革與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廖添土;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歷史考察與制度建構[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2 翟月雷;基于契約觀的預算松弛治理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10年
3 張永學;韓國稅收負擔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4 陳小平;財政合理規(guī)模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5 賴少英;我國集體所有制產(chǎn)權變革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6 李紅;地方財政支出結構問題研究[D];西南農業(yè)大學;2003年
7 王玉華;我國財政支出結構研究[D];東北財經(jīng)大學;2007年
8 宋文閣;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管理研究[D];江蘇大學;2009年
9 黃平;經(jīng)濟全球化下中國國有資產(chǎn)管理制度創(chuàng)新研究[D];武漢大學;2012年
10 盧凌波;中國全國人大預算審查監(jiān)督與預算制度創(chuàng)新[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戴李黃浩;我國經(jīng)營性國有資產(chǎn)布局及收益研究[D];浙江財經(jīng)學院;2010年
2 劉銳;適度財政收入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3 梁冰瓊;衡陽市國稅宏觀稅負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4 常鵬;國家權力:財政定義與政府預算分類管理[D];西南財經(jīng)大學;2011年
5 王雪蓓;我國地方政府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管理問題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6 趙萌;完善中國財政投融資體系的對策分析[D];廣西大學;2006年
7 王圓圓;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管理研究[D];廣西大學;2007年
8 陳勇強;公共財政框架下的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制度建設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9 王舒明;我國公共資源的法律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9年
10 黃振東;公共財政框架下的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叢樹海,呂建永;關于編制國有資產(chǎn)經(jīng)營預算的探討[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1年10期
2 趙白羽;關于建立國有資產(chǎn)經(jīng)營預算的設想[J];財經(jīng)問題研究;1995年12期
3 陳少暉;;國有企業(yè)利潤上繳:國外運行模式與中國的制度重構[J];財貿研究;2010年03期
4 吳祥云;建立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的若干思考[J];當代財經(jīng);2005年04期
5 鄧子基;;略論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J];地方財政研究;2006年01期
6 張國慧;吳作章;王建志;;五省市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制度試行情況的調查[J];地方財政研究;2006年09期
7 侯志平;吳作章;王建志;;構建遼寧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體系的實踐與探索[J];地方財政研究;2008年11期
8 胡鈞;關于深化國有資產(chǎn)管理體制改革[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9 隋軍,卓祖航;加快建立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J];發(fā)展研究;2005年06期
10 武漢市國資委政策法規(guī)處課題組;李俊;;淺議國有資本經(jīng)營預算制度的會計基礎[J];國有資產(chǎn)管理;2007年03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南風窗》雜志高級記者 郭宇寬;[N];上海證券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沈魯清;地方國有資產(chǎn)管理的研究與實踐[D];同濟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7683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uishoucaizhenglunwen/1768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