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治理理論視角的我國社區(qū)應急管理建設模式分析
本文選題:社區(qū) 切入點:應急管理 出處:《管理評論》2015年02期
【摘要】:面對日益嚴峻的應急管理形勢,加強社區(qū)應急管理勢在必行。一直以來,我國應急管理體系的構建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存在著諸多問題。通過分析珠江救人失蹤事件和社區(qū)地震應急管理案例,表明社區(qū)是應對突發(fā)事件的第一現(xiàn)場,承擔著繁重的應急任務,需要協(xié)調多方主體。社區(qū)應急管理是應急管理工作的"關口前移",而基于治理視角的社區(qū)應急管理是應急管理工作的"關口前移"的再前移。文章針對我國社區(qū)應急管理存在的沒人管理、沒人參與、沒錢支持、沒物保障的困境,提出了治理理論視角下的我國社區(qū)應急管理的建設模式。
[Abstract]:Facing the increasingly severe emergency management situation, 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community emergency management.All along, the construction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system in our country adopts the top-down way, and there are many problem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Pearl River disaster and earthquake emergency management cases, it is shown that the community is the first scene to deal with the emergency and undertake the heavy emergency task, so it is necessary to coordinate various subjects.Community emergency management is the "gate forward" of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the community emergency management based on governance perspective is the "gate forward" of emergency management.In view of the plight of no one management, no participation, no money support and no material security,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community emergency management i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ance theory.
【作者單位】: 暨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應急管理學院/金融工程研究所;廣東省公共網(wǎng)絡安全風險評價與預警應急技術研究中心;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7173089) 廣東省高校高層次人才資助項目 廣東省科技計劃資助項目(2013B021500013)
【分類號】:D669.3;D6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格里·斯托克,華夏風;作為理論的治理:五個論點[J];國際社會科學雜志(中文版);1999年01期
2 張海波;;社會風險研究的范式[J];南京大學學報(哲學.人文科學.社會科學版);2007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昕春;;治理的層次及其基本內容[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2 林鐘高;于鑫;吳玉蓮;;全球會計治理框架下的會計準則國際趨同分析[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6期
3 黎明;;公共治理之道——新制度主義途徑述評[J];安康師專學報;2006年03期
4 周曉猛;姜麗珍;張云龍;;突發(fā)事故下應急資源優(yōu)化配置定量模型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7年06期
5 李義中;全球治理理論的基本取向問題析探[J];安慶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2期
6 郜紹輝;;論治理理論:內涵、困境及適用性[J];安陽工學院學報;2009年03期
7 廖莎;黃茂欽;;小產權房政府治理法律對策研究[J];中國不動產法研究;2009年00期
8 高丙中;民間的儀式與國家的在場[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01期
9 嚴勵;;廣義刑事政策視角下的刑事政策橫向結構分析[J];北方法學;2011年03期
10 南玉霞;論國際反恐斗爭與國家主權之關系[J];北方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劉中起;;社會重大危機事件的預警管理體系研究[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雷曉康;李珂;;應急質量管理的理念與工作思路[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3 周笑梅;;公共文化服務視域下的學習型政黨建設[A];全國社科院系統(tǒ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屆年會暨理論研討會論文集——黨的領導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下)[C];2009年
4 侯保疆;梁昊;;治理理論視角下的鄉(xiāng)村生態(tài)環(huán)境污染問題探析——以廣東省為例[A];地方政府發(fā)展研究(第五輯2009)[C];2010年
5 曾宇青;;社區(qū)制困境與“公民—社區(qū)制”構建——以深圳為研究文本[A];2011廣東社會科學學術年會——地方政府職能與社會公共管理論文集[C];2011年
6 吳景泰;祝紅路;吳穹;;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提高城市綜合減災應急能力[A];科學發(fā)展與社會責任(A卷)——第五屆沈陽科學學術年會文集[C];2008年
7 徐祖榮;;協(xié)同治理視野下社會組織參與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的經驗邏輯:價值取向與路徑選擇[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8 譚英俊;;地方政府公共事務合作治理能力建設的路徑選擇[A];中國行政管理學會2011年年會暨“加強行政管理研究,,推動政府體制改革”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毛瑞福;徐露輝;;城市社區(qū)權力秩序的變革與社會工作的發(fā)展模式[A];區(qū)域人才開發(fā)的理論與實踐——港澳臺大陸人才論壇暨2008年中華人力資源研究會年會論文集[C];2008年
10 錢元強;;“中醫(yī)”治國還是“西醫(yī)”治國——公共管理中“治理方式”的選擇[A];北京大學海峽兩岸第二屆公共管理論壇——傳統(tǒng)文化與公共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徐婷;全球氣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國際機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吳奇志;經濟全球化下金融危機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3 陳春常;轉型中的中國國家治理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郭薇;政府監(jiān)管與行業(yè)自律[D];南開大學;2010年
5 馬慧敏;基于免疫理論的非常規(guī)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主動免疫系統(tǒng)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6 陳登福;中國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7 敬然;政府分權下大學自主的實現(xiàn)[D];吉林大學;2011年
8 朱孟才;中國行政決策聽證制度優(yōu)化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9 李春閣;政府信息公開的動力機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10 高國平;溫州中小企業(yè)安全生產管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德榮;北部灣港口產業(yè)集群發(fā)展中的政府治理問題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2 饒亞娟;研究型大學教師參與學術管理研究[D];廣西師范學院;2010年
3 楊紫翔;全球治理視野下的國內政府機構改革[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4 張靜;國際環(huán)境非政府組織對政府決策的影響分析[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5 李樹強;齊紙公司群體性突發(fā)事件應急管理案例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陳建偉;公私合作制在我國市政公用事業(yè)改革中的應用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何音;公共治理基本結構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王靜;我國養(yǎng)老服務社會化供給中政府角色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9 蔣燕妮;多中心公共管理模式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10 馬德勇;善治視角下我國政府治理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海軍;程光旭;禹盛林;王玉亮;杜阡陌;;一種基于層次分析法的危險化學品源安全評價綜合模型[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7年03期
2 曾國平,許峻樺;論公共危機管理機制的建立與完善[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3 張薇;;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城市應急能力評估[J];電力科學與工程;2009年04期
4 趙林度;基于危機資源管理的城市安全應急網(wǎng)絡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4期
5 鄭雙忠;鄧云峰;;城市突發(fā)公共事件應急能力評估體系及其應用[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6年06期
6 田依林;楊青;;基于AHP-DELPHI法的城市災害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模型設計[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8年01期
7 金磊;試論防災預案學[J];地質勘探安全;1999年01期
8 張江華;鄭小平;彭建文;;基于模糊層次分析法的應急能力指標權重確定[J];安全與環(huán)境工程;2007年03期
9 孫彩,曲世友,孫凱;對危機管理的原則及程序的探討[J];科技與管理;2002年04期
10 牛文元;社會物理學與中國社會穩(wěn)定預警系統(tǒng)[J];中國科學院院刊;2001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陳文濤;;基于社區(qū)的災害應急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建構[A];第九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藍宇蘊;;論自主性的“治安社區(qū)”建設[J];社會工作與管理;2014年03期
2 于海;公共機構與社區(qū)發(fā)展——渥太華報告之三[J];社會;2000年09期
3 劉武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區(qū)初探[J];企業(yè)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2008年07期
4 郭玉珍;;論持續(xù)推進和諧社區(qū)建設[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2年04期
5 廖丹子;;城市社區(qū)安全新建構——基于杭州市社區(qū)民防體系的思考[J];城市發(fā)展研究;2012年08期
6 趙玉文;;“六化”建設助動社區(qū)發(fā)展[J];社區(qū);2008年13期
7 李妮;;美國的社區(qū)和社區(qū)建設[J];住宅產業(yè);2008年11期
8 張忠良;衛(wèi)素娟;;論和諧社區(qū)的建設[J];中共樂山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01期
9 李治欣;徐靜珍;張立華;;社區(qū)安全文化建設探討[J];湖南社會科學;2014年03期
10 李愛君;;如何創(chuàng)建“平安家庭”社區(qū)[J];社區(qū);2007年19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邱學宗;;遵義市“四民社區(qū)”建設研究[A];遵義市基層組織與基層民主建設研究[C];2012年
2 馬來平;;向科技要社區(qū)和諧[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道路·事業(yè)——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8年學術年會文集(4)[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曾昀;北京選出首屆十大魅力社區(qū)[N];北京日報;2006年
2 順義區(qū)民政局局長 劉慶順;順義區(qū)和諧社區(qū)建設的實踐與思考[N];北京社會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市委常委會研究全市社區(qū)建設工作[N];重慶日報;2007年
4 王燕;踐行科學發(fā)展觀 打造和諧新社區(qū)[N];撫順日報;2007年
5 韋振豪;建設和諧社區(qū)[N];廣西日報;2007年
6 本報記者 徐鋒;社區(qū)“和”風吹[N];廣州日報;2006年
7 鄭玉艷;構建和諧社區(qū)[N];吉林日報;2007年
8 通訊員 閆軍輝 陳學華 王文廣;廣陽社區(qū)居民幸福感不斷提升[N];廊坊日報;2007年
9 ;標準,為和諧社區(qū)旋律定音[N];中國社會報;2006年
10 本報記者 胡曉 通訊員 劉婉;北京西城:構建立體化和諧社區(qū)指標體系[N];中國社會報;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江濤;社會工作視角下的西安少數(shù)民族社區(qū)工作經驗分析[D];西北大學;2014年
2 曹嵐;城市新型社區(qū)復合治理模式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4年
3 王清;國際安全社區(qū)建設效果評估體系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4 葉艷;杭州市社區(qū)居家養(yǎng)老現(xiàn)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西南大學;2014年
5 高嘉;加強和改進常德市社區(qū)管理研究[D];湖南大學;2013年
6 何晶潔;城鄉(xiāng)結合部社區(qū)管理研究[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彭科幻;城郊結合部社區(qū)建設問題研究[D];貴州大學;2009年
8 馬永梅;昆明市五華區(qū)和諧社區(qū)建設研究[D];云南大學;2011年
9 陳梅;和諧社區(qū)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實證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3年
10 董文麗;城市單位社區(qū)管理研究[D];山西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7078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quguanli/1707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