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外包問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0 23:09
本文關鍵詞:我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外包問題研究
【摘要】:近年來,內部審計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已經逐步得到業(yè)內的公認,它與董事會、管理層、外部審計一起決定了公司治理是否健全。但隨著審計制度的變遷,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無論是在審計技術還是在審計內容上都有所重合,使得他們的關系日趨密切,內部審計外包業(yè)務在國外開始逐漸流行起來。由于我國上市公司的內部審計起步較晚,在制度上有先天的缺陷,人員素質還不高,有些甚至成了擺設,得不到公司領導的重視,很難起到應有的作用。在我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短期內難以成長起來的情況下,借鑒國外的先進經驗,結合我國上市公司的實際情況,適時引入內部審計外包,能有效彌補內部審計自身力量的不足,最大化的發(fā)揮內部審計的作用。 本文首先對國內外關于內部審計外包的相關研究成果進行了綜述,在借鑒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上市公司自身的特點,對內部審計外包所具備的條件、意義及相關理論依據做了分析,然后通過統(tǒng)計2011年我國部分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外包的相關數(shù)據,描述了國外企業(yè)和國內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外包的現(xiàn)狀,并借助于國外的一個成功的案例,指出我國上市公司在實施內部審計外包的過程中,要注意內外部審計的協(xié)調、保守商業(yè)秘密和因地制宜的選擇外包方式。本文的主體部分,提出除內部審計資產的專用性、內部審計開展頻率和審計委員會的有效性之外,地域的離散程度也會對內部審計外包決策產生影響,并利用手工統(tǒng)計的數(shù)據進行了實證檢驗。在此基礎上結合2010年4月財政部等五部委聯(lián)合頒布的《企業(yè)內部控制配套指引》和2012年9月財政部發(fā)布的《企業(yè)內部控制規(guī)范體系實施中相關問題解釋第2號》對我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的內容和不同生命周期內外包策略的選擇做了相關分析。
【關鍵詞】:內部審計外包 地域離散性 內部控制
【學位授予單位】:沈陽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239.45;F276.6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緒論11-19
- 1.1 研究背景及意義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義12-13
- 1.2 國內外研究概況13-17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3-14
- 1.2.2 國內研究現(xiàn)狀14-16
- 1.2.3 國內外文獻的比較16-17
- 1.3 研究內容及研究方法17-18
- 1.3.1 研究內容17
- 1.3.2 研究方法17-18
- 1.4 主要創(chuàng)新點18-19
- 2 內部審計外包的條件、意義及依據19-29
- 2.1 內部審計外包的條件19-24
- 2.1.1 法律環(huán)境19-21
- 2.1.2 需求分析21-23
- 2.1.3 供給分析23-24
- 2.2 內部審計外包的意義24-26
- 2.2.1 彌補內部審計力量的不足24-25
- 2.2.2 促進內部審計技術的發(fā)展25
- 2.2.3 促進內部審計向風險管理審計轉型25
- 2.2.4 強化企業(yè)的內部控制體系25-26
- 2.3 內部審計外包的依據——理論基礎26-29
- 2.3.1 交易費用理論26
- 2.3.2 核心競爭力理論26
- 2.3.3 委托代理理論26-29
- 3 內部審計外包的現(xiàn)狀分析29-39
- 3.1 國外內部審計外包的現(xiàn)狀分析29-31
- 3.1.1 現(xiàn)狀分析29-30
- 3.1.2 成功的案例30-31
- 3.2 我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外包的現(xiàn)狀31-39
- 3.2.1 樣本說明和數(shù)據來源31-32
- 3.2.2 現(xiàn)狀分析32-39
- 4 國外成功經驗的啟示39-43
- 4.1 因地制宜的選擇外包方式39
- 4.2 注意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39
- 4.3 選擇合適的內部審計外包機構39-40
- 4.4 注意內外部審計的協(xié)調40
- 4.5 注意保守商業(yè)秘密40-43
- 5 我國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外包的途徑選擇43-53
- 5.1 外包內容的選擇43-50
- 5.1.1 影響外包決策的相關因素43
- 5.1.2 實證檢驗43-46
- 5.1.3 內部審計外包內容分析46-50
- 5.2 不同生命周期的外包策略50-53
- 5.2.1 成長期的外包策略50-51
- 5.2.2 成熟期的外包策略51
- 5.2.3 衰退期的外包策略51-53
- 6 結論53-55
- 參考文獻55-59
- 附錄A 2011年度公布內部審計制度的上市公司情況統(tǒng)計明細表59-79
- 在學期間研究成果79-81
- 致謝81-8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傅黎瑛;;企業(yè)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趨同的機理研究[J];財經論叢;2008年02期
2 趙娜;;關于內部審計外包形式的選擇與分析[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6年06期
3 耿云江;;構建基于部分內審業(yè)務外包的內部審計領導模式[J];財務與會計;2006年03期
4 劉靜;遲柏龍;;我國中小企業(yè)內部審計外部化問題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09年07期
5 楊帆;;內部審計外部化若干問題評析[J];消費導刊;2007年08期
6 鄒家驪;鄒小平;;對防止內部經濟責任審計“走過場”的幾點思考[J];工業(yè)審計與會計;2006年06期
7 嚴暉;《內部審計具體準則第10號——內部審計與外部審計的協(xié)調》釋義[J];財會月刊;2004年18期
8 于海云;李麗;;我國中小企業(yè)內部審計服務外包風險控制分析[J];財會學習;2008年08期
9 張臻;;淺談企業(yè)內部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重點[J];公用事業(yè)財會;2011年03期
10 楊俊峰;馬蘭;;上市公司內部審計外部化問題與對策[J];合作經濟與科技;2009年12期
,本文編號:89093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jigli/890933.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