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審計管理論文 >

政府管制、股權結構與外部審計需求

發(fā)布時間:2017-09-03 17:28

  本文關鍵詞:政府管制、股權結構與外部審計需求


  更多相關文章: 政府控制 股權結構 外部審計需求 審計質量


【摘要】:外部審計本質上是公司治理中的外部治理機制,旨在提高財務報告呈報的信息的可信賴性,通過降低上市公司利益相關者財務信息的使用風險,來達到緩解上市公司代理沖突,并最終提升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價值的一種治理手段。我國的注冊會計師行業(yè)自恢復注冊會計師制度的短短20多年,雖然經(jīng)歷了脫鉤改制、規(guī)模擴張、外資所進入等階段,但是在規(guī)模、執(zhí)業(yè)質量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這與我國證券市場的發(fā)展、公司產(chǎn)權改革、政府管制休戚相關。證券市場的發(fā)展,使得投資者更加關注公司的財務信息,對外部審計的需求更加強烈;所有權安排下的代理問題刺激了公司對外部審計服務的需求;政府通過事務所體制改革、執(zhí)業(yè)準入制度、執(zhí)業(yè)行為規(guī)范、執(zhí)業(yè)質量監(jiān)督、職業(yè)信息披露、事務所合并等體制和制度的變革,推動了我國審計市場的發(fā)展。由此看來,我國審計市場的發(fā)展是經(jīng)濟活動和制度安排的結果。然而相對于西方成熟的資本市場,我國審計市場對高質量審計的潛在或者有效需求還不充分,目前還處于審計需求方占主導的買方市場,因此有必要研究我國上市公司的外部審計需求動機,從而引導公司高質量外部審計服務的需求,刺激高質量審計服務的供給,促進審計服務提供方的良性競爭,避免“檸檬市場”的出現(xiàn),最終推動我國審計市場競爭結構的改善、公司治理結構的完善和審計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同樣,在我國經(jīng)濟轉軌的的時期,有必要研究政府管制對外部審計需求動機的影響,為政府如何恰當?shù)霓D換角色來培育審計市場的良性發(fā)展提供經(jīng)驗數(shù)據(jù)。 本文以政府管制、股權結構與外部審計需求為選題,圍繞兩個問題展開研究:我國會計師事務所的審計質量是否存在差異?上市公司選擇外部審計師的動機如何,政府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具體分為理論分析、制度背景和文獻回顧、實證檢驗和分析三部分進行闡述和分析。首先,從理論分析的角度闡述了外部獨立審計產(chǎn)生的根源,介紹了外部審計需求三種假說,然后分析了我國上市公司選擇事務所的動機和政府管制對審計供求雙方的影響。所有權和經(jīng)營權的兩權分離是外部獨立審計產(chǎn)生的根源,然而獨立審計所具有的特性以及公司治理結構的缺陷都會導致審計市場機制失靈,所以獨立審計又離不開政府管制,政府管制是審計市場機制失靈下的制度安排。我國上市公司選擇事務所的動機可能是代理理論、信息理論、保險理論的復合,而保險理論對我國上市公司外部審計需求動機來說可能已經(jīng)演變成政治擔保假說,外部審計需求成了降低政治成本的一種手段。其次,闡述了我國審計市場的總體結構和政府管制對審計市場的影響。我國的審計市場結構基本穩(wěn)定,基本上形成了四大所、國內(nèi)十大所、國內(nèi)一般所共存的局面,市場集中度低、市場分割是我國審計市場的特征。在我國市場經(jīng)濟轉軌時期,審計市場的供給離不開政府的調(diào)控,從總體上來說,政府在調(diào)控的過程中起的是“幫助之手”的作用,但政府的調(diào)控并不能完全彌補市場缺陷,許可證制度在使事務所獲得管制便利的同時,限制了審計市場的競爭,阻礙了審計質量的提高;地方政府保護本地事務所的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事務所的獨立性。企業(yè)的產(chǎn)權制度改革、政府的分權改革、證券市場的建立刺激了對外部審計的需求,但是政府的放權讓利,滋長了地方政府保護主義,阻礙了異地事務所的異地執(zhí)業(yè),限制了對外部審計需求的范圍。最后對國內(nèi)外關于審計質量和公司選擇事務所動機的文獻進行了回顧和述評。再次,選擇2005-2007年我國滬深兩市A股上市公司的數(shù)據(jù)為樣本,從投資者感知角度檢驗了我國不同類型事務所的質量,采用了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的回報模型,用事務所品牌作為審計質量的代理變量進行了模型的設計;從大股東控制、管理層內(nèi)部控制、政府干預三個方面考察了公司選擇事務所的動機,用股權集中度、管理費用率(管理費用與總資產(chǎn)的比值)、最終控制人是否是政府控制(分地方政府控制和中央政府控制)三個變量作為測試變量。 通過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結論:(1)審計質量方面,對于投資者來說,四大的審計質量高于非四大,國內(nèi)十大所與非十大所的審計質量沒有顯著的差異。但從2006年的樣本來看,投資者并不認可四大的質量,而2007年的樣本回歸結果看,投資者認為國內(nèi)十大所的審計質量高于國內(nèi)非十大所。(2)公司外部審計需求動機方面,股權結構和政府干預均會影響公司選擇外部審計師的行為。股權集中度與審計質量呈非線性關系,股權集中度較高和較低的區(qū)域,二者之間呈正相關關系,股權集中度中間的區(qū)域,二者之間呈負相關關系。管理層與股東的代理成本與高質量審計需求呈正相關關系。中央政府控制公司更傾向于選擇高質量的事務所,地方政府控制的公司更傾向于選擇地方小所作為外部審計師。 這些問題研究的意義在于:第一,審計質量、審計需求是審計市場健康發(fā)展的關鍵因素,如果市場缺乏對高質量審計的需求,那么審計服務的提供方也就失去了提供高質量審計服務的動力,這樣大量的低質量審計產(chǎn)品出現(xiàn)在市場上,就會導致“檸檬市場”的出現(xiàn)。相反,如果審計市場存在高質量審計需求,那么供給方必然會通過提高質量來競爭市場份額,這樣審計市場才會健康的運行。第二,近年來,我國審計市場和證券市場發(fā)生了變化,在我國經(jīng)濟轉軌期,政府的角色也發(fā)生了變化,本文的研究可以幫助了解政府在我國審計市場中的角色和獨立審計在公司治理機制中的經(jīng)濟功能。第三,財務信息是決策者做出決策的重要依據(jù),由于審計的專業(yè)性,投資者不可能很容易地辨別審計報告的真?zhèn)?以及了解審計師背后公司外部審計需求的真正動機,這可以幫助投資者更準確的對企業(yè)進行市場定價。第四,本文同樣為上市公司選擇事務所、監(jiān)管者引導審計市場發(fā)展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公司的所有權的安排和政府角色的轉換都會影響公司選擇事務所的行為,適當?shù)恼深A、合理的內(nèi)部治理結構有利于培育市場對高質量審計服務的需求。 本文的貢獻在于:第一,將外部審計需求放在一個動態(tài)的制度背景下研究,并將外部審計需求和審計供給結合起來完整的分析我國審計質量的差異化和公司選擇外部審計師的動機。第二,從政府管制這一角度,研究了不同層級政府對公司外部審計需求動機的影響,為政府恰當轉換角色提供了經(jīng)驗依據(jù)。第三,從投資者感知角度,采用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的報酬模型檢驗了不同類型事務所的質量,從我國上市公司特有的公司內(nèi)部治理機制,即大股東控制和管理層內(nèi)部控制兩個角度分析了股權結構對公司選擇事務所的影響。 本文的研究的局限性有以下幾點: (1)本文的樣本只分年度進行了檢驗,并沒有對選擇的樣本進行整體檢驗,時間序列很短,結論的普遍性受到限制。 (2)本文的對國內(nèi)大所的排名按照每一年中注協(xié)網(wǎng)站公布的排名為準,可能會遺漏一部分某一年沒有進入排名但質量未必不高的國內(nèi)大所,影響樣本的完整性。 (3)本文對公司的股權結構只選取了能代表我國上市公司兩個重要特征的指標進行了分析,而對于股權制衡度、股權流通性等方面的研究還沒有涉及。 (4)本文研究上市公司審計需求動機時并沒有考慮會計師事務所變更這一角度,沒有縱向地動態(tài)地研究公司選擇事務所的行為。
【關鍵詞】:政府控制 股權結構 外部審計需求 審計質量
【學位授予單位】:西南財經(jīng)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F239.4
【目錄】:
  • 摘要4-8
  • Abstract8-14
  • 1. 引言14-20
  • 1.1 研究背景14-16
  • 1.2 研究思路及論文結構框架16-17
  • 1.3 研究方法及內(nèi)容17-18
  • 1.4 研究貢獻及局限性18-20
  • 2. 外部審計需求相關理論分析20-32
  • 2.1 外部獨立審計產(chǎn)生的根源20-23
  • 2.1.1 外部獨立審計產(chǎn)生的動因:經(jīng)濟驅動力20-21
  • 2.1.2 外部獨立審計的制度安排:政府管制21-22
  • 2.1.3 小結22-23
  • 2.2 外部審計需求動機23-26
  • 2.2.1 外部審計需求動機基本理論23-25
  • 2.2.2 我國上市公司外部審計需求動機25-26
  • 2.3 政府管制對外部審計供求的影響26-30
  • 2.3.1 政府管制的三種理論27-28
  • 2.3.2 政府管制對審計供給的影響28-29
  • 2.3.3 政府管制對審計需求的影響29-30
  • 2.4 本章小結30-32
  • 3. 制度背景及相關文獻綜述32-47
  • 3.1 我國審計市場結構32-35
  • 3.1.1 我國審計市場結構:總體概況32-33
  • 3.1.2 我國審計市場結構:指標分析33-35
  • 3.1.3 小結35
  • 3.2 制度變遷對審計市場供求影響:政府角色35-37
  • 3.2.1 制度變遷對外部審計供給的影響:政府角色35-36
  • 3.2.2 制度變遷對外部審計需求的影響:政府角色36-37
  • 3.3 文獻回顧及述評37-46
  • 3.3.1 審計質量的文獻回顧及述評37-41
  • 3.3.2 公司外部審計需求動機的文獻回顧及述評41-46
  • 3.4 本章小結46-47
  • 4. 公司外部審計需求動機:實證分析47-61
  • 4.1 審計質量與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質量差異化47-51
  • 4.1.1 會計盈余價值相關性與審計質量的衡量47-48
  • 4.1.2 模型設計及變量說明48-49
  • 4.1.3 樣本選擇和數(shù)據(jù)來源49-50
  • 4.1.4 實證檢驗結果及分析50-51
  • 4.2 公司外部審計需求的動機:股權結構和政府管制51-59
  • 4.2.1 股權機構與外部審計需求51-53
  • 4.2.2 政府管制與外部審計需求53-54
  • 4.2.3 模型設計與變量說明54-55
  • 4.2.4 樣本選擇及數(shù)據(jù)來源55
  • 4.2.5 實證檢驗結果及分析55-59
  • 4.3 本章小結59-61
  • 5. 結論、啟示61-64
  • 5.1 研究結論61-62
  • 5.2 研究啟示62-63
  • 5.3 未來研究方向63-64
  • 參考文獻64-68
  • 后記68-69
  • 致謝69-70
  • 在讀期間科研成果目錄70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波;;公司控制權性質與審計需求特征——來自我國上市公司2003—2005年的經(jīng)驗證據(jù)[J];財經(jīng)問題研究;2008年03期

2 翟華云;;非審計服務、審計質量與盈余價值相關性[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8年10期

3 陳漢文,鄭鑫成;可操縱應計的市場反應——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實證證據(jù)[J];財會通訊;2004年04期

4 吳水澎;李奇鳳;;國際四大、國內(nèi)十大與國內(nèi)非十大的審計質量——來自2003年中國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J];當代財經(jīng);2006年02期

5 張奇峰;;政府管制提高會計師事務所聲譽嗎?——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J];管理世界;2005年12期

6 王艷艷;陳漢文;于李勝;;代理沖突與高質量審計需求——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數(shù)據(jù)[J];經(jīng)濟科學;2006年02期

7 劉芍佳,孫霈,劉乃全;終極產(chǎn)權論、股權結構及公司績效[J];經(jīng)濟研究;2003年04期

8 李增泉,余謙,王曉坤;掏空、支持與并購重組——來自我國上市公司的經(jīng)驗證據(jù)[J];經(jīng)濟研究;2005年01期

9 夏立軍,方軼強;政府控制、治理環(huán)境與公司價值——來自中國證券市場的經(jīng)驗證據(jù)[J];經(jīng)濟研究;2005年05期

10 徐莉萍;辛宇;陳工孟;;股權集中度和股權制衡及其對公司經(jīng)營績效的影響[J];經(jīng)濟研究;2006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葉少琴;中國上市公司注冊會計師審計質量研究[D];廈門大學;2002年

,

本文編號:78635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jigli/78635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4bf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