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方審計體制研究
[Abstract]:The local audit system refers to the organizat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local audit institution. It is one of the core contents of the government audit organization system and has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and actual effect of the local government audit. The local audit system of our country was formed in 1983, which is a typical administrative model, which adapts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lanned economy system at that tim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existing local audit system more and more exposes some defects and deficiencies, which need to be reformed and perfected. This is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is article. This paper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the overview of local audit system in China. Firstly, the basic theory of audit and government audit is expounded, then the concept, characteristics, mod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udit system are introduced. Finally, the basic provisions of current local audit system in China are listed in detail. The second part is the defects and problems of local audit system in China. That is, the current administrative local audit system has obvious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nal supervision, and its independence is seriously insufficient, which restricts the exertion of the audit supervision function, and brings about the organization, personnel, funds, result announcement and punishment of the local audit institutions. A series of questions about jurisdiction, etc. The third part is the reform and perfection of our country's current local audit system. First of all, it lists six kinds of reform viewpoints of academic circles, and introduce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ne by one; secondly, it clarifies the basic principles that should be followed in the reform of local audit system. In the end,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own new viewpoint, that is, the central and provincial audit institutions are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people's Congress, and the audit institutions below the provincial level achieve vertical leadership, and the advantages and concrete measures of this scheme are expounded.
【學(xué)位授予單位】:復(fù)旦大學(xué)
【學(xué)位級別】:碩士
【學(xué)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F239.22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煒;;審計署成功舉辦南太平洋地區(qū)國家最高審計機關(guān)研修班[J];中國審計;2010年19期
2 陳淵鑫;;國外政府審計法制比較與借鑒[J];財政監(jiān)督;2011年15期
3 黃東;王素梅;;發(fā)展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的幾點思考[J];財務(wù)與會計;2011年06期
4 鄭章清;;推動財政審計向更高層次發(fā)展[J];中國審計;2010年17期
5 田霞;;我國政府績效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1年07期
6 劉健芝;;完善城市商業(yè)銀行內(nèi)部審計工作的對策研究[J];吉林金融研究;2009年11期
7 丁國安;李程;;主體選擇:地方政府績效審計的瓶頸及關(guān)鍵性因素[J];社科縱橫;2011年08期
8 王瑞霞;;我國政府績效審計存在的問題及應(yīng)對措施[J];北方經(jīng)濟;2011年10期
9 耿志惠;;高校資金的政府績效審計問題及對策[J];經(jīng)濟論壇;2011年06期
10 劉宇;陳平澤;;加拿大政府財務(wù)報表審計工作特點及啟示[J];中國審計;2010年20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瑛;崔曉雁;李陽;;香港衡工量值審計與深圳政府績效審計的比較研究[A];中國會計學(xué)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xué)術(shù)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2 陸曉暉;;現(xiàn)行政府審計體制下的我國政府審計需求和供給研究——基于公共物品需求與供給視角[A];中國會計學(xué)會審計專業(yè)委員會2010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張賢埠;;現(xiàn)行審計體制的缺陷與改進探討[A];福建省會計學(xué)會理論研討論文集(2007年)[C];2007年
4 賀慶華;;中國審計未來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思考[A];湖南省審計學(xué)會五屆三次理事會首次理事論壇論文集[C];2008年
5 黃友蘭;何艷群;;從信息不完全角度看B2C的誠信問題[A];信息經(jīng)濟學(xué)與電子商務(wù):第十三屆中國信息經(jīng)濟學(xué)會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8年
6 張曉瑜;;俄羅斯審計[A];中國首屆“海峽兩岸俄語教學(xué)與研究學(xué)術(shù)討論會”論文集[C];2005年
7 周雙玲;譚民俊;;制約我國政府績效審計發(fā)展的瓶頸及對策研究[A];湖南省審計學(xué)會五屆三次理事會首次理事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凌生春;;關(guān)于我國內(nèi)部審計定位的思考[A];湖南省審計學(xué)會五屆三次理事會首次理事論壇論文集[C];2008年
9 曲道君;;黑龍江省部分市縣財政預(yù)算執(zhí)行審計工作調(diào)研報告[A];繁榮學(xué)術(shù) 服務(wù)龍江——黑龍江省第二屆社會科學(xué)學(xué)術(shù)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下冊)[C];2010年
10 張鳳林;;論我國立法型國家審計模式的構(gòu)建[A];中國會計學(xué)會2006年學(xué)術(shù)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見習(xí)記者 孫汝祥;審計體制的完善空間還很大[N];中國經(jīng)濟時報;2005年
2 屯留縣審計局 侯寶山;地方審計機關(guān)如何有效發(fā)揮監(jiān)督職能[N];長治日報;2010年
3 記者 車輝;地方審計機關(guān)去年查出違規(guī)問題金額逾3000億元[N];工人日報;2011年
4 沈峰;看好全民財富須創(chuàng)新審計體制[N];學(xué)習(xí)時報;2011年
5 審計署駐哈爾濱特派辦副特派員 羅良辰;美國各州和地方政府審計體制的發(fā)展(上)[N];中國審計報;2010年
6 審計署駐哈爾濱特派辦副特派員 羅良辰;美國各州和地方政府審計體制的發(fā)展(下)[N];中國審計報;2010年
7 趙旭;推動地方審計機關(guān)信息化工作的幾點建議[N];中國審計報;2010年
8 陳國泉;建議對審計體制進行改革[N];人民政協(xié)報;2004年
9 江西財經(jīng)大學(xué)圖書館 王宏;略論我國政府審計體制的選擇[N];中國審計報;2007年
10 劉惜菊;審計體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N];市場報;2002年
相關(guān)博士學(xué)位論文 前3條
1 郭強華;廉政審計研究[D];天津財經(jīng)大學(xué);2006年
2 張曉瑜;中俄審計制度比較研究[D];廈門大學(xué);2006年
3 王素梅;中美政府績效審計比較研究[D];武漢大學(xué);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0條
1 于飛;我國地方審計體制研究[D];復(fù)旦大學(xué);2010年
2 尹穎;我國地方審計機關(guān)管理體制改革問題研究[D];河南大學(xué);2012年
3 徐立;我國地方政府績效審計執(zhí)行情況研究[D];湖南大學(xué);2009年
4 李薇;我國政府審計體制改革研究[D];山東大學(xué);2010年
5 吳豁意;我國地方政府審計體制問題與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xué);2008年
6 孫菲;國家審計結(jié)果公告制度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xué);2007年
7 呂婧;我國地方政府審計結(jié)果公開執(zhí)行情況研究[D];湖南大學(xué);2010年
8 劉富珍;中華民國時期政府審計特點探析[D];江西財經(jīng)大學(xué);2006年
9 吳遠;我國國家審計公告制度實施中的問題與對策[D];江西財經(jīng)大學(xué);2006年
10 施瑋;中國與歐洲國家政府審計比較研究[D];同濟大學(xué);2008年
,本文編號:22997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jigli/22997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