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價格沖擊與中國的宏觀經濟:理論模型、數(shù)值分析及政策模擬
本文關鍵詞:能源價格沖擊與中國的宏觀經濟:理論模型、數(shù)值分析及政策模擬
更多相關文章: 動態(tài)隨機一般均衡模型 能源價格沖擊 貨幣政策 經濟波動
【摘要】:本文構建了一個包含能源的新凱恩斯主義DSGE模型,基于中國宏觀經濟季度數(shù)據(jù),運用貝葉斯推斷法估計了模型參數(shù),考察了能源價格沖擊對中國經濟波動的影響機制,并嘗試回答在沖擊下中國最優(yōu)貨幣政策的選擇問題。理論模型研究發(fā)現(xiàn),能源價格沖擊的傳導機制由模型的收入效應、替代效應、資本品市場供求關系和名義粘性等決定,而通過數(shù)值分析和政策模擬結果顯示:能源價格上漲將對實體經濟產生負面影響,而能源技術進步與較強的名義粘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抵消能源價格上漲引發(fā)的經濟波動風險;貨幣(利率)政策規(guī)則的強弱決定了經濟變量對能源價格沖擊響應的幅度,中國最優(yōu)貨幣政策的制定可以采用小幅溫和地盯住能源價格波動的方式。
【作者單位】: 復旦大學金融研究中心;
【關鍵詞】: 動態(tài)隨機一般均衡模型 能源價格沖擊 貨幣政策 經濟波動
【分類號】:F764.1;F124;F224
【正文快照】: _ SVAR模型來測算能源價格上漲后需滯后多長時一、 間能傳導到一般物價水平。吳振信(2011)等研究原能源是全球經濟機體的血液,是現(xiàn)代人類社會油價格波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規(guī)律。段繼紅等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保障,作為經濟驅動力的能源對(2010、2012)分析了國際油價沖擊與中國宏觀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斌;;銀行信貸首付約束與中國房地產價格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11年03期
2 張斌;徐建煒;;石油價格沖擊與中國的宏觀經濟:機制、影響與對策[J];管理世界;2010年11期
3 王君斌;郭新強;蔡建波;;擴張性貨幣政策下的產出超調、消費抑制和通貨膨脹慣性[J];管理世界;2011年03期
4 吳化斌;許志偉;胡永剛;鄢萍;;消息沖擊下的財政政策及其宏觀影響[J];管理世界;2011年09期
5 呂朝鳳;黃梅波;;國際貿易、國際利率與中國實際經濟周期——基于封閉經濟和開放經濟三部門RBC模型的比較分析[J];管理世界;2012年03期
6 唐運舒;焦建玲;;油價沖擊、貨幣政策調整與產出波動——基于中國的經驗證據(jù)[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12年07期
7 李成;馬文濤;王彬;;通貨膨脹預期、貨幣政策工具選擇與宏觀經濟穩(wěn)定[J];經濟學(季刊);2011年01期
8 謝平,羅雄;泰勒規(guī)則及其在中國貨幣政策中的檢驗[J];經濟研究;2002年03期
9 龔六堂,謝丹陽;我國省份之間的要素流動和邊際生產率的差異分析[J];經濟研究;2004年01期
10 張屹山;張代強;;前瞻性貨幣政策反應函數(shù)在我國貨幣政策中的檢驗[J];經濟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秉鐮;劉勇;;對我國公路水運交通省際資本存量(1952-2004)的估算[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2 徐蕾;劉學敏;;論“資源優(yōu)勢陷阱”效應與產業(yè)結構的關系——以陜西省榆林市為例[J];北方經濟;2008年10期
3 黃曉暢;;新凱恩斯主義框架下關于最優(yōu)貨幣區(qū)理論的探索[J];北方經濟;2012年04期
4 段京懷;論寬松的貨幣政策適用的條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4期
5 趙敏;林漢川;;入世十年中國企業(yè)出口數(shù)據(jù)變化評析——基于2001~2010年中國出口100強企業(yè)的數(shù)據(jù)[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6 張躍,王天龍;中國地區(qū)間收入差距問題的模型分析[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7 楊彥強;時慧娜;;中國能源安全問題研究進展述評——1998~2011年中國能源安全戰(zhàn)略評價[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1期
8 王宏濤;張鴻;;中國CGG貨幣規(guī)則模型的建立及其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1年06期
9 袁靖;;規(guī)則與相機抉擇貨幣政策適度性研究[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10 余元全;;資產價格影響中國通貨膨脹的實證分析——兼論當前高物價的根源[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史晉川;林錦;王婷;;跨國采購合約、供應商準則與勞工法律移植——富士康事件后的一種反思[A];2011年(第九屆)“中國法經濟學論壇”論文集[C];2011年
2 于莎;鮑玉昆;胡忠義;熊濤;;國內外原油價格與中國制造業(yè)PMI的動態(tài)關系研究[A];信息化、工業(yè)化融合與服務創(chuàng)新——第十三屆計算機模擬與信息技術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3 周重陽;;勞動力流動與收入差距擴大的悖論——基于兩種勞動生產率差異的分析[A];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研究會第九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4 曲兆鵬;姜曉華;;二元性勞動力市場政策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省際面板數(shù)據(jù)的證據(jù)(討論稿)[A];2005年中國教育經濟學年會會議論文集[C];2005年
5 王博;;中國出口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再考察:1978-2004[A];2007年山東大學“海右”博士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年
6 豆建民;;我國省際資本流動的區(qū)域經濟效應研究[A];當代中國:發(fā)展·安全·價值——第二屆(2004年度)上海市社會科學界學術年會文集 (中)[C];2004年
7 王燕武;;財政政策、有效供給能力與經濟波動——基于RBC模型的實證研究[A];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暨福建省社科界第五屆學術年會——經濟改革與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8年
8 薛鶴翔;許志偉;羅大慶;;投資流動性沖擊與中國經濟波動——貨幣政策能穩(wěn)定經濟嗎?[A];2009年全國博士生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9 陳志斌;曹嶼崢;;宏觀政策的微觀作用機理與著力點解析——基于西方國家應對金融危機政策的研究[A];當代會計評論(第3卷第1期)[C];2011年
10 孫洋;郝壽義;;制度影響技術進步與效率提升的路徑選擇——以長三角、珠三角和環(huán)渤海城市群為例[A];《中國區(qū)域經濟》2012年第4期(總第19期)[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莉;我國貨幣政策的利率傳導機制及效率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范建華;股票市場穩(wěn)定性與貨幣政策關系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3 韋邦榮;貨幣政策規(guī)則理論及其在中國的應用[D];遼寧大學;2010年
4 王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宏觀經濟的總體特征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5 楊光;哈羅德模型難題的破解及其對中國內需結構演變規(guī)律的分析[D];南開大學;2010年
6 魏下海;全要素生產率增長與人力資本效應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7 陳勇;宏觀經濟、貨幣政策與債券市場[D];南開大學;2010年
8 劉艷;中國服務業(yè)FDI的技術溢出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9 王海民;公共投資對私人投資誘導效應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關大宇;基于貨幣政策傳導的金融條件指數(shù)構建及應用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任墨香;甘肅省擴大內需政策效應實證研究[D];蘭州大學;2010年
2 屈玲;我國貨幣政策調整對股票市場價格的影響研究[D];南京財經大學;2010年
3 余玲錚;人力資本、人力資本不平等與經濟增長[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4 呂小鋒;利率規(guī)則在我國的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陳俊芳;我國貨幣政策對產出的傳導渠道實證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6 李娜;有關中國通貨膨脹壓力和趨勢的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7 尚楠楠;泰勒規(guī)則在中國的可行性檢驗與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8 汪明明;資產價格對貨幣政策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9 林景潤;我國貨幣政策、通貨膨脹及經濟波動的非對稱性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10 劉安禹;名義利率與中國經濟波動的實證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國權,楊義群;通貨緊縮時期國債的公共資本供給實效評估[J];財經科學;2003年02期
2 羅楚亮;;絕對收入、相對收入與主觀幸福感——來自中國城鄉(xiāng)住戶調查數(shù)據(jù)的經驗分析[J];財經研究;2009年11期
3 謝平;經濟制度變遷和個人儲蓄行為[J];財貿經濟;2000年10期
4 江小涓;中國服務業(yè)將加快發(fā)展和提升比重[J];財貿經濟;2004年07期
5 李曉芳,高鐵梅,梁云芳;稅收和政府支出政策對產出動態(tài)沖擊效應的計量分析[J];財貿經濟;2005年02期
6 李揚;殷劍峰;陳洪波;;中國:高儲蓄、高投資和高增長研究[J];財貿經濟;2007年01期
7 孟巖;張燃;;國際石油價格波動與我國宏觀經濟:基于VAR的分析[J];財貿經濟;2008年10期
8 周茂華;李俊青;;中國經濟與石油價格的動態(tài)聯(lián)系:C-VECM模型的經驗分析[J];財貿經濟;2010年09期
9 周鴻,林凌;中國工業(yè)能耗變動因素分析:1993—2002[J];產業(yè)經濟研究;2005年05期
10 于偉;尹敬東;;國際原油價格沖擊對我國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J];產業(yè)經濟研究;2005年06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林伯強;[N];中國證券報;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湯鐸鐸;中國經濟周期波動的經驗研究:描述性事實和特征事實(1949~2006)[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7年
2 曹大宇;我國居民收入與幸福感關系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劍剛;宋鵬;李治國;;石油價格沖擊與宏觀經濟[J];上海管理科學;2006年03期
2 余升翔;馬超群;;股票變現(xiàn)價格沖擊模式研究[J];金融經濟;2005年04期
3 李卓;張茜;;石油價格沖擊對經濟的影響:文獻綜述[J];經濟評論;2009年05期
4 于偉;尹敬東;;國際原油價格沖擊對我國經濟影響的實證分析[J];產業(yè)經濟研究;2005年06期
5 李霜;簡志宏;鄭俊瑤;;石油價格沖擊與經濟波動風險最小化的貨幣供應機制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2012年02期
6 儲小俊;劉思峰;;在隨機非線性價格沖擊下的最優(yōu)變現(xiàn)策略研究[J];中國管理科學;2007年05期
7 張飛;劉海龍;姜帆;;基于限價指令簿觀測的價格沖擊成本研究[J];投資研究;2013年04期
8 王春峰;崔蘭偉;房振明;張蕊;;基于非線性價格沖擊的滬市隱性交易成本[J];系統(tǒng)工程;2008年12期
9 曾才生;曾德軍;;1970年以來國際石油價格沖擊的比較分析[J];求索;2009年06期
10 唐海仕;羅新星;;石油價格沖擊對我國實際匯率波動的影響程度[J];系統(tǒng)工程;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徐劍剛;宋鵬;李治國;;石油價格沖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A];21世紀數(shù)量經濟學(第6卷)[C];2005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美元沖擊、價格沖擊與全球性通貨膨脹[N];解放日報;2008年
2 佚名;全球經濟面臨增長極限?[N];中國經營報;2005年
3 本報記者 王璐;滬市流動性進一步上升[N];上海證券報;2008年
4 證券時報記者 黃婷;滬市流動性上升深度依然不足[N];證券時報;2008年
5 波青坊;清華同方掀起價格沖擊[N];中國企業(yè)報;2004年
6 記者 王璐;上交所“質檢”滬市:流動性處歷史最佳水平[N];上海證券報;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呂金營;石油價格沖擊傳導機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DOGAH KINGSLEY ETORNAM;石油價格沖擊對加納宏觀經濟的影響[D];廈門大學;2014年
2 王劍飛;國際石油價格沖擊對中國經濟的影響[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3 陳亮亮;石油價格沖擊與貨幣政策作用及選擇[D];浙江大學;2009年
4 翁非;石油價格沖擊對美、中、日三國經濟非對稱性影響的比較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5 王哲;石油價格沖擊因素及石油相關產業(yè)周期波動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6 林碧波;中國市場條件下機構投資者最優(yōu)執(zhí)行策略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5758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575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