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2年間中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風險特征研究
本文關鍵詞:2006~2012年間中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與風險特征研究 出處:《中國農村觀察》2014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本文基于宏觀層面,從管理學的角度,運用計量模型方法,在充分考慮數據的可得性與科學性的基礎上,評估2006—2012年間中國食品安全風險,分析食品安全風險的現實狀況,全景式地描述中國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的主要特征、變化與發(fā)展趨勢,從根源上揭示中國食品安全風險的主要特征,探討防范食品安全風險的主要著力點。
【作者單位】: 蘇州大學東吳商學院;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消費者對不同可追溯屬性的食品偏好與影響因素研究”(項目編號:12YJC630326) 國家軟科學計劃項目“中國食品安全消費政策研究”(項目編號:2013GXQ4B158) 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創(chuàng)新團隊項目“中國食品安全風險防控管理研究”(項目編號:2013011)的資助
【分類號】:F203;F426.82
【正文快照】: 一、引言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是風險分析框架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食品安全風險管理的基礎(李寧等,2011)。目前,國內外對食品安全風險的評估主要從技術層面展^u。但是,食品的種類繁多,按照不同的分類標準或判別依據,有不同的食品分類方法。依據《全國主要產品分類和代碼》(GBA7635.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李哲敏;食品安全內涵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北京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陳秋玲;張青;肖璐;;基于突變模型的突發(fā)事件視野下城市安全評估[J];管理學報;2010年06期
3 周小梅;;我國食品安全“人為污染”問題探究[J];價格理論與實踐;2013年01期
4 唐曉純;食品安全預警體系評價指標設計[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5年11期
5 文曉巍;劉妙玲;;食品安全的誘因、窘境與監(jiān)管:2002~2011年[J];改革;2012年09期
6 李慧艷;張正;;2008年北京奧運會食品安全風險識別與評估[J];現代預防醫(yī)學;2007年10期
7 周乃元;潘家榮;汪明;;食品安全綜合評估數學模型的研究[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09年03期
8 李寧;嚴衛(wèi)星;;國內外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概況[J];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2011年01期
9 冀瑋;;多部門食品安全監(jiān)管的必要性分析[J];中國行政管理;2012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俞家文;惠光倫;;一種基于RFID的食品質量檢測方案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7年33期
2 王松;劉新民;丁黎黎;;基于在線信息的C2C顧客可感知風險評價研究[J];商業(yè)研究;2011年10期
3 景欽隆;毛新武;劉于飛;劉建平;;2010年廣州亞運會食源性疾病風險評估指標體系的研究[J];華南預防醫(yī)學;2009年01期
4 呂園園;;基于供應鏈的超市食品安全風險成因分析研究[J];經營管理者;2009年14期
5 陳發(fā)欽;韋波;李勇強;劉德誠;趙紅洋;韋輝;周陽;;中國-東盟博覽會餐飲服務食品安全風險識別與評估[J];廣西醫(yī)學;2011年12期
6 鄧小云;劉宏志;;基于云計算的食品安全監(jiān)理研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4期
7 任姝娟;陳明;任艷明;黃金麗;王金生;李劍;;基于SEVESOⅢ指令對某市工業(yè)企業(yè)危險性進行評估[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3年01期
8 鄂旭;韓芳;侯建;畢佳娜;張龍昌;;面向食品安全評價的屬性約簡方法研究[J];吉林大學學報(信息科學版);2013年03期
9 楊琳;;淺談食品安全預警體系的構建研究與實踐應用[J];質量技術監(jiān)督研究;2013年04期
10 張博倫;;食品安全政府監(jiān)管問題分析[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蔡,;;論從農田到餐桌的動物性食品安全體系的建立[A];食品安全的理論與實踐——安徽食品安全博士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李哲敏;;中國食物安全綜合評價體系建立及實證分析[A];農業(yè)經濟問題(2009年增刊)[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華書;食品安全的經濟分析與管理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4年
2 周潔紅;生鮮蔬菜質量安全管理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3 吳秀敏;我國豬肉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4 王玉環(huán);中國畜產品質量安全供給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年
5 劉為軍;中國食品安全控制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06年
6 戴化勇;產業(yè)鏈管理對蔬菜質量安全的影響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7年
7 孟菲;食品安全的利益相關者行為分析及其規(guī)制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8 肖靜;基于供應鏈的食品安全保障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9 臧立新;我國食品安全監(jiān)管問題及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10 王鉻;食品質量安全控制機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翔;論我國食品強制召回法律制度的完善[D];湘潭大學;2010年
2 黃欣芳;流通環(huán)節(jié)食品安全監(jiān)督管理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3 董秀金;區(qū)域農業(yè)環(huán)境與蔬菜質量安全風險評價[D];浙江大學;2011年
4 萬靜;食品安全監(jiān)管中的工商行政管理職能研究[D];安徽大學;2010年
5 荀娜;基于結構方程模型的消費者食品安全信心評價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6 李寧陽;泰安市奶牛養(yǎng)殖戶安全生產行為的實證研究[D];山東農業(yè)大學;2010年
7 李武;食品安全監(jiān)管長效機制建設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8 蔣月;新公共服務理論視角下的食品安全治理研究[D];遼寧大學;2011年
9 丁玉潔;食品安全預警體系構建研究[D];南京郵電大學;2011年
10 陶娟;基于突變理論的近海船舶航行安全評價研究[D];燕山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哲敏;食品安全內涵及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北京農業(yè)職業(yè)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2 傅澤強,蔡運龍,楊友孝;中國食物安全基礎的定量評估[J];地理研究;2001年05期
3 趙光洲;張明凱;;企業(yè)在不確定性環(huán)境下的容忍性研究[J];華東經濟管理;2008年12期
4 周學榮;淺析食品衛(wèi)生安全的政府管制[J];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5 羅慧英;南旭光;;突變理論在金融安全評價中的應用研究[J];海南金融;2007年03期
6 徐瑜;卞堅強;歐光忠;劉焰雄;何水榮;陳翔;林英;洪源浩;;福州市消費者食品安全意識調查[J];海峽預防醫(yī)學雜志;2006年05期
7 文建東;;個人理性、社會相互作用和誠信體系的不健全——誠信決定的經濟學分析[J];江漢論壇;2011年12期
8 李欣紅;WTO規(guī)則對我國出口食品安全的影響與對策[J];農村經濟;2004年09期
9 王強,商五一,張雨;食品安全問題與對策[J];農產品加工;2003年04期
10 白清云;農產品中環(huán)境污染物的控制標準與食物安全體系[J];農業(yè)環(huán)境保護;2000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衛(wèi)中;齊羽;華淑芳;;國外食品安全風險認知研究與進展[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2期
2 胡衛(wèi)中;華淑芳;;杭州消費者食品安全風險認知研究[J];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4期
3 邱曉紅;吳志雄;;食品安全風險及其化解機制研究[J];食品工業(yè)科技;2008年09期
4 盛鳳杰;曹慧晶;李旭;;淺談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的完善[J];法制與社會;2009年23期
5 葉軍;楊川;丁雪梅;;日本食品安全風險管理體制及啟示[J];農村經濟;2009年10期
6 Jack Payne;;食品企業(yè)如何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風險[J];食品安全導刊;2010年08期
7 劉為軍;魏益民;郭波莉;魏帥;;食品安全風險管理基本理論探析[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1年07期
8 蔣yN;蒲川;向彥;張微;;借鑒與完善:中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制度[J];特區(qū)經濟;2011年12期
9 楊小敏;;我國食品安全風險評估模式之改革[J];浙江學刊;2012年02期
10 楊坤;妥豐艷;馬古s,
本文編號:132103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321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