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衛(wèi)星出口管制改革
本文關鍵詞:美國的衛(wèi)星出口管制改革
【摘要】:為了維護美國衛(wèi)星技術優(yōu)勢,從而確保經濟優(yōu)勢和軍事優(yōu)勢,美國把商業(yè)衛(wèi)星及其部件列為"軍火",受《國際武器貿易條例》控制,對其實施嚴格的出口管制。但是,美國的做法沒有阻止其他國家的太空事業(yè)發(fā)展,也沒有阻止盟國發(fā)展不受《國際武器貿易條例》約束的衛(wèi)星,反而導致本國太空工業(yè)的國際市場萎縮,國家安全風險增大。為此,美國政府試圖嘗試對衛(wèi)星出口管制政策進行改革,把商業(yè)通訊衛(wèi)星及其部件從國務院管理的《美國軍品管制清單》轉移到商務部管理的《商業(yè)管制清單》,但是,卻仍把諸如載人的亞軌道、軌道飛行器等商業(yè)航天器、為在軌衛(wèi)星提供服務的商業(yè)航天器列為軍火。
【作者單位】: 上海政法學院國際事務與公共管理系;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太空武器化與我國太空安全戰(zhàn)略構建”(編號13BGJ030) 2013年上海市教委科研創(chuàng)新重點項目“太空武器化問題與中國對策研究”(編號13ZS141)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F416.5;F757.12
【正文快照】: 冷戰(zhàn)時期,美國一直把衛(wèi)星作為“軍火”,實施嚴格控制。冷戰(zhàn)結束后的一段時間,美國把商業(yè)通訊衛(wèi)星從《美國軍品管制清單》(US Munitions List,USML)上移除,轉為兩用物項,實施相對較寬松的出口管制。1999年,美國又把商業(yè)通訊衛(wèi)星列為“軍火”,這樣,所有衛(wèi)星被置于《國際武器貿易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程群;付重陽;;中國與發(fā)展中國家的太空外交芻議[J];國際關系研究;2013年03期
2 劉子奎;;冷戰(zhàn)后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改革和調整[J];美國研究;2008年02期
3 彭爽;曾國安;;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演變與啟示[J];理論月刊;2014年01期
4 沈國兵;;美國出口管制與中美貿易平衡問題[J];世界經濟與政治;2006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劉威;陳繼勇;;中美高技術產品貿易順差的原因及其調整[J];商業(yè)研究;2009年10期
2 王凱;;中美貿易順差的原因、影響及我國的對策[J];當代經理人;2006年19期
3 王凱;;中美貿易順差的原因、影響及我國的對策[J];當代經理人;2006年21期
4 林斐婷;;中美貿易失衡及應對建議[J];發(fā)展研究;2008年05期
5 程大明;;中美高新技術產品貿易研究[J];改革與戰(zhàn)略;2010年09期
6 劉林奇;;人民幣對美元實際匯率與中美貿易凈出口關系的實證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7年11期
7 李巍;;IPE在中國的發(fā)展與現(xiàn)狀評估[J];國際政治科學;2012年01期
8 張彬;;中美雙邊貨物貿易互補性的演變與分析——基于1991-2011年數(shù)據的分析[J];國際貿易問題;2013年12期
9 林玲;葛明;趙素萍;;屬權貿易統(tǒng)計與中美貿易差額重估[J];國際貿易問題;2014年06期
10 沈國兵;王琳璨;;東亞區(qū)域生產網絡與中美貿易再平衡——以信息通訊技術行業(yè)為例[J];復旦國際關系評論;2014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趙冰;;美國出口管制政策解析[A];國際關系研究:探索與創(chuàng)新——2009年博士論壇[C];2009年
2 張寧;;入世十年來中美貿易持續(xù)不平衡的深層成因分析[A];中國貿易救濟與產業(yè)安全論叢(2012)——第七屆中國貿易救濟與產業(yè)安全研究獎獲獎論文集[C];2013年
3 胡峰;;中國應對美國出口管制的政策選擇[A];中國貿易救濟與產業(yè)安全論叢(2012)——第七屆中國貿易救濟與產業(yè)安全研究獎獲獎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孝松;美國對華貿易政策的決策機制和形成因素[D];南開大學;2010年
2 李強;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中美貿易不平衡的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王曉丹;基于比較優(yōu)勢的中美貿易順差原因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4 張慶偉;美國政府對跨國公司的監(jiān)管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俞開江;人民幣“雙率”調整與我國貿易收支平衡調控研究:理論與實證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6 黎兵;新興大國崛起中的國際經濟協(xié)調[D];上海社會科學院;2009年
7 孟祺;垂直專業(yè)化和中美貿易不平衡[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9年
8 張波;中美貿易失衡問題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9年
9 汪瑋敏;出口管制法律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10 楊丹;中美貿易發(fā)展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郭靜;中美貿易摩擦中知識產權爭端問題探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0年
2 張梅;中美高技術產品貿易失衡及其原因分析[D];天津財經大學;2011年
3 全宜松;論中美貿易不平衡的成因與對策[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4 范青竹;美國出口管制法及對中美經濟貿易影響的法律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5 秦姝子;中美制成品貿易比較優(yōu)勢指數(shù)的測度與分析[D];遼寧大學;2011年
6 廖雄飛;人民幣匯率、美對華出口管制與中美貿易失衡的相關性研究[D];廣東商學院;2011年
7 張銀鳳;人民幣匯率與企業(yè)出口競爭力[D];山東大學;2011年
8 周琳妲;中美進出口商品結構及其對貿易平衡的影響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2年
9 王丹丹;出口貿易管理的國際比較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7年
10 周良;原產地規(guī)則下的中美貿易差額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3條
1 崔丕;艾森豪威爾政府的東西方貿易管制政策[J];東北師大學報;1999年02期
2 劉子奎;;冷戰(zhàn)后美國出口管制政策的改革和調整[J];美國研究;2008年02期
3 劉潔;劉姝;田勝;;亞太空間合作組織:機遇和挑戰(zhàn)并存——訪亞太空間合作組織秘書長張偉[J];中國航天;2011年10期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條
1 本報駐尼日利亞記者 殷淼;[N];人民日報;2012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伍浩松;;美國取消對印度6座設施的出口管制[J];國外核新聞;2005年09期
2 李根信;孫晉忠;;論中國的出口管制政策[J];國際問題研究;2007年03期
3 ;美國產業(yè)界不滿對華出口管制[J];中國經濟周刊;2007年24期
4 王立;漆建國;;美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新動向及對策研究[J];國際貿易;2007年09期
5 李恒陽;;美國在出口管制上的國際合作[J];國際關系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6 小;;奧巴馬宣布出口管制改革措施[J];中國航天;2010年11期
7 張群卉;;高新技術產品出口管制對一國產品創(chuàng)新的影響[J];技術經濟;2012年05期
8 晏聰;;出口管制系列之三 中國防擴散出口管制的演變及發(fā)展[J];經濟;2012年06期
9 周密;;美國出口管制改革的進展與趨勢[J];國際經濟合作;2012年07期
10 張漢林 ,蔡春林;試論美國對華出口管制政策及前景[J];美國研究;1991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趙冰;;美國出口管制政策解析[A];國際關系研究:探索與創(chuàng)新——2009年博士論壇[C];2009年
2 劉運頂;;美國出口管制政策、對華出口管制及其發(fā)展趨勢研判[A];“美國經濟中長期趨勢及其對中美經貿關系的影響”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3 胡峰;;中國應對美國出口管制的政策選擇[A];中國貿易救濟與產業(yè)安全論叢(2012)——第七屆中國貿易救濟與產業(yè)安全研究獎獲獎論文集[C];2013年
4 沈國兵;;美國出口管制與中美雙邊貿易平衡[A];“美國經濟中長期趨勢及其對中美經貿關系的影響”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5 許曄;程家瑜;楊起全;;美對華技術出口限制與我國高技術發(fā)展重點選擇[A];第五屆全國技術預見學術交流會暨全國技術預見與科技規(guī)劃理論與實踐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9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安飛;美出口管制既落后又敏感[N];國際商報;2010年
2 美國所 王榮軍 胡國成;西方國家對華出口管制政策的變化[N];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5年
3 李亞;美放寬電腦出口管制[N];國際金融報;2001年
4 苗迎春;美出口管制損人不利己[N];國際金融報;2003年
5 駐英國使館經商處 徐樂夫;英國出口管制法新動向[N];國際商報;2001年
6 樊吉社;出口管制:中美關系的新暗礁[N];中國經營報;2005年
7 記者 吳金慧;美強化對華高科技產品出口管制[N];中國化工報;2007年
8 產司;石墨類相關制品實施臨時出口管制措施[N];中國建材報;2006年
9 孫雷;美國對華出口管制處于微妙時刻[N];中國貿易報;2006年
10 王傳真;中國稱美出口管制新規(guī)定無益中美雙方[N];中國貿易報;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4條
1 李恒陽;美國不擴散出口管制政策分析[D];外交學院;2006年
2 汪瑋敏;出口管制法律問題研究[D];安徽大學;2012年
3 程慧;我國優(yōu)勢戰(zhàn)略礦產資源出口管制問題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2年
4 劉順鴻;中美高技術爭端分析[D];西南財經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梁倩;冷戰(zhàn)后美國對華技術出口管制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2 申良音;工業(yè)行會對美國出口管制體系的影響[D];清華大學;2004年
3 杜衡;中國防擴散出口管制政策研究(1949-2009)[D];上海外國語大學;2009年
4 鄧紅珊;對華高科技出口管制對軍工企業(yè)進口的影響及應對措施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08年
5 范青竹;美國出口管制法及對中美經濟貿易影響的法律分析[D];復旦大學;2010年
6 鄭波;試論美國對華衛(wèi)星出口管制政策[D];外交學院;2014年
7 楊子力;奧巴馬政府出口管制改革研究[D];外交學院;2013年
8 吳桂鳳;美國對華技術出口管制以及對中美貿易的影響[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9 李鵬;美國的對華技術出口管制及其原因[D];外交學院;2004年
10 劉巧燕;稀缺自然資源出口管制法律問題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123135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shengchanguanlilunwen/1231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