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仙”劉三姐旅游品牌形象構建思考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ourism brand construction in China,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oncept of constructing "Gaoxian" tourism brand of Guangxi minority nationality humanistic imag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xi tourism brand, the overall view of brand integration, brand service quality improvement, multi-directional brand promotion, local people cooperate with management and other methods are adopte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Guangxi tourism brand.
【作者單位】: 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
【基金】:2010年廣西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fā)計劃項目“廣西民族人文形象‘歌仙’系列旅游紀念品研究設計及新產品開發(fā)”(項目編號:桂科攻10124004-6)
【分類號】:F592.7;F273.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胡海勝;論民俗旅游開發(fā)研究的一般方法[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2001年02期
2 丁健,彭華;民族旅游開發(fā)的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地理;2002年01期
3 李勝芬;政府在旅游地品牌建設中的主導性分析[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5年04期
4 梁明珠,伍鋒,陳小潔;試論基于價值鏈分析的旅游地品牌構建問題[J];南方經濟;2004年06期
5 王崧,韓振華;關于旅游品牌的深層思考[J];社會科學家;2001年06期
6 李肇榮;立足文化 打造廣西旅游景點新品牌[J];學術論壇;2003年01期
7 羅明義;論云南民族文化旅游的開發(fā)[J];學術探索;1999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余青;生態(tài)博物館:一種民族文化持續(xù)旅游發(fā)展模式[J];北京大學學報;2000年S1期
2 嚴寬榮;;廬山旅游風景區(qū)品牌提升途徑探討[J];北方經濟;2008年20期
3 李海鳳;;體驗營銷導入旅游業(yè)的必然性分析[J];北方經濟;2011年06期
4 李莉;民俗旅游的現狀及發(fā)展策略[J];邊疆經濟與文化;2005年07期
5 傅云新;黃藝韻;;試論佛山旅游地品牌及其強化策略[J];商業(yè)研究;2006年03期
6 閆國芳;;昌吉市旅游業(yè)SWOT分析和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J];昌吉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7 鄧永進;劉志軍;鄧麗;;構建新型草原避暑度假目的地——以內蒙古為例[J];草業(yè)科學;2010年09期
8 楊彩平;;桃花源風景名勝區(qū)深度開發(fā)的SWOT分析及策略[J];湘南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9 李瑞;殷紅梅;;民族縣域旅游發(fā)展定量綜合評價——以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6個民族縣域為例[J];地理科學進展;2010年10期
10 謝春山;張嵐;;認知心理的旅游地品牌培育對策[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劉青梅;;現代化背景下民族村寨的傳統(tǒng)文化及其變遷——以貴陽市花溪區(qū)鎮(zhèn)山村為個案[A];“改革開放30年與貴州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暨貴州省社會學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2 余煦明;梁詩經;陳明光;;福建寧化丹霞地貌及特征[A];地球科學與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2005年華東六省一市地學科技論壇論文集[C];2005年
3 廖衛(wèi)華;梁明珠;;珠三角旅游發(fā)展特征及適應性調整問題研究[A];旅游業(yè):推動產業(yè)升級和城市轉型——第十三屆全國區(qū)域旅游開發(fā)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文娟;基于區(qū)域整體利益的旅游目的地品牌營銷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2 白翠玲;森林公園旅游品牌塑造研究[D];河北農業(yè)大學;2012年
3 秦安臣;生態(tài)旅游品牌規(guī)劃的基礎理論研究[D];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4 王建軍;生態(tài)旅游資源評價與開發(fā)規(guī)劃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06年
5 李經龍;中國品牌旅游資源評價及其開發(fā)戰(zhàn)略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07年
6 任瀚;基于全球價值鏈理論的中國入境旅游業(yè)發(fā)展研究[D];河南大學;2007年
7 徐立新;森林旅游產品品牌管理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8 竇開龍;新疆民族旅游產品開發(fā)研究[D];蘭州大學;2008年
9 袁國宏;旅游系統(tǒng)管理及其與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系研究[D];暨南大學;2008年
10 張俠;都市旅游發(fā)展與政府職能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羅燕;貴州避暑旅游品牌戰(zhàn)略研究[D];暨南大學;2010年
2 王曉東;城市旅游目的地偶像品牌構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10年
3 呂靜彩;云南旅游品牌的文化營銷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4 白如山;跨界區(qū)域品牌共享型旅游地整合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李仕飛;瀏陽花炮品牌建設中的政府導引機制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6 朱瓊芬;江南水鄉(xiāng)景觀標識設計的地域文化性研究[D];東華大學;2009年
7 王慧婷;基于“品牌接觸點傳播”模式的朔州旅游品牌研究[D];西南大學;2011年
8 林艷;湖北民俗與鄉(xiāng)村旅游發(fā)展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9 郭海峰;內蒙古西口民俗文化旅游開發(fā)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王忠云;產業(yè)融合視角下的大湘西旅游品牌建設研究[D];吉首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陶偉,劉鋒,劉家明;寧夏回族民俗旅游資源開發(fā)研究[J];地理科學進展;1999年03期
2 吳必虎,唐俊雅,黃安民,趙榮,邱扶東,方芳;中國城市居民旅游目的地選擇行為研究[J];地理學報;1997年02期
3 佟玉權;旅游資源的模糊性及其評價[J];桂林旅游高等?茖W校學報;1998年02期
4 吳曉萍,何彪;民族地區(qū)旅游開發(fā)與民族社區(qū)的可持續(xù)發(fā)展[J];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5 方琢;價值鏈理論發(fā)展及其應用[J];價值工程;2001年06期
6 王德剛;試論旅游學的研究方法[J];旅游科學;2000年02期
7 申葆嘉;論旅游接待地的社會壓力問題[J];旅游學刊;1992年03期
8 劉振禮;旅游對接待地的社會影響及對策[J];旅游學刊;1992年03期
9 馬曉京;西部地區(qū)民族旅游開發(fā)與民族文化保護[J];旅游學刊;2000年05期
10 鄭向敏;旅游對風情民俗資源的消極影響及對策研究[J];旅游學刊;1996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梁濤;;加強區(qū)域旅游合作,構建南貴昆旅游經濟圈[J];資源開發(fā)與市場;2007年05期
2 徐飛雄;王金安;;關于構建大湘西旅游經濟圈的探討[J];湘南學院學報;2010年03期
3 張艷;;河南省旅游產業(yè)集群構建[J];經濟地理;2009年02期
4 彭念一,肖世練;社會總供需平衡核算方法體系構建探討[J];財經理論與實踐;2002年03期
5 王曙光;構建中小企業(yè)內部控制框架的思考[J];財貿研究;2002年03期
6 樓建悅,祝國群,趙啟泉;環(huán)境類專業(yè)研究生就業(yè)指導體系構建與實踐[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年04期
7 劉東生;構建與實施煤炭關系營銷戰(zhàn)略的研究[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4年01期
8 汪飛,薛靜;城市生態(tài)經濟系統(tǒng)構建的理論基礎與實施對策[J];生態(tài)經濟;2005年07期
9 郭益峰;王毅敏;范于松;陳衛(wèi)華;葛娟娟;季芳;;構建縣域循環(huán)經濟淺議[J];污染防治技術;2005年06期
10 易烈;;關于現代企業(yè)構建企業(yè)文化的幾點思考[J];科技資訊;2006年3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高青山;張旭;張海池;;企業(yè)融合構建事故預警機制初探[A];2009’中國金屬學會冶金安全年會論文集[C];2009年
2 余宏;張萌;;上海市靜脈產業(yè)的發(fā)展現狀及平臺構建[A];2009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論壇暨中國可持續(xù)發(fā)展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3 滕亮;;淺談如何構建和諧醫(yī)患關系[A];湖南省衛(wèi)生經濟與信息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第二次會議暨第一次學術年會專輯[C];2010年
4 王勇;張華鋼;;務實創(chuàng)新 興利除弊 構建市縣環(huán)境監(jiān)察新體制[A];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上卷)[C];2006年
5 紀建悅;張志亮;郭春靜;;構建塔型城市創(chuàng)新體系的探討[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呂風梅;;關于煙草企業(yè)構建內部和諧的思考[A];華北、東北地區(qū)2007年度煙草學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7 黃翅勤;田亞平;;和諧旅游與和諧旅游城市的構建[A];人居環(huán)境學研究論文集[C];2007年
8 王軍華;;探討節(jié)約新理念在園林景觀中的運用[A];北京市“建設節(jié)約型園林綠化”論文集[C];2007年
9 屠明星;;構建和諧企業(yè) 促進煙草發(fā)展[A];湖北省煙草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孫亞玲;;關于構建公共圖書館四級結構體系的思考[A];和諧社會中的圖書館建設與發(fā)展——陜西省圖書館學會第六次科學討論會論文集[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王松;加快開發(fā) 加強管理 傾力打造華山旅游品牌[N];渭南日報;2008年
2 孫瑜 李平;和政強勢推進“旅游品牌工程”[N];民族日報;2009年
3 記者卓瑪;阿合奇精心打造特色旅游品牌[N];克孜勒蘇報;2009年
4 記者 閆應標;高臺高標準打造旅游品牌[N];張掖日報;2009年
5 記者 吳江海;27市聯手打造生態(tài)旅游品牌[N];安徽日報;2009年
6 記者 張麗霞;富蘊借力可可托海推四大旅游品牌[N];阿勒泰日報;2009年
7 本報記者 閆俊 馬英珍;科學規(guī)劃培育市場品牌[N];吐魯番報(漢);2009年
8 ;黔東南·黎平:傾力打造“侗都”旅游品牌[N];貴州民族報;2010年
9 本報特約記者 陳云庚;冕寧:打造3大旅游品牌[N];涼山日報(漢);2010年
10 通訊員 黃標;“國字號”旅游品牌落戶龍山[N];人民代表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董世軍;現代思想政治教育載體論[D];吉林大學;2008年
2 楊禪中;中醫(yī)醫(yī)院品牌文化構建研究[D];廣州中醫(yī)藥大學;2007年
3 劉國巖;我國創(chuàng)新型大企業(yè)的構建及創(chuàng)新模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8年
4 李津燕;地方政府行為與市場秩序構建[D];武漢大學;2005年
5 黃煒;構建中國廣播電視新媒體政策體系研究[D];中國傳媒大學;2007年
6 穆子礪;論中國商事調解制度之構建[D];對外經濟貿易大學;2006年
7 李綦通;理想國際刑法的構建[D];吉林大學;2008年
8 張晉;高等職業(yè)教育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9 韋偉強;中國危機管理法制化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10 李傳軒;環(huán)境稅法律制度研究[D];華東政法大學;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朝暉;地方高等職業(yè)教育體系構建研究[D];華中農業(yè)大學;2005年
2 李軍;中國技術型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構建[D];武漢大學;2005年
3 韓萍;開放式德育模式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4 趙建軍;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員工培訓體系構建研究[D];蘭州大學;2006年
5 王征;構建中朝琿春—羅先邊境經濟合作區(qū)的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學;2006年
6 黃率純;構建貴州省節(jié)約型基層央行[D];貴州大學;2006年
7 張名洪;環(huán)境行政合同制度研究[D];福州大學;2006年
8 王斐;論我國服務型政府的構建[D];西北大學;2007年
9 趙琳娜;我國股東代位訴訟制度的構建和完善[D];中國政法大學;2007年
10 郭麗麗;論我國農業(yè)保險法律制度的構建[D];山西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1424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2142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