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行業(yè)次品牌及輔助標志的設計研究
本文選題:次品牌 + 輔助標志 ; 參考:《包裝工程》2014年16期
【摘要】:目的探討汽車行業(yè)次品牌及輔助標志的設計。方法明確次品牌及輔助標志的概念,分析它們的重要性和文化價值,提出汽車行業(yè)中次品牌標志及輔助標志的設計需求。結論從標志設計的立體與平面模式的角度出發(fā),得到標志的造型、文字和圖形的設計方法;以汽車發(fā)展的家族化理念以及國內(nèi)汽車發(fā)展趨勢的事實為依據(jù),明確了次品牌及輔助標志在當今汽車行業(yè)的視覺傳達設計中所擁有的前景。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design of sub-brand and auxiliary logo in automobile industry. Methods the concepts of sub-brand and auxiliary logo were defined, their importance and cultural value were analyzed, and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of sub-brand logo and auxiliary logo in automobile industry were put forward. Conclusion from the angle of stereo and plane pattern of logo design, the design method of logo's shape, character and figure is obtained, which is based on the family concept of automobile development and the fact of domestic automobile development trend. The prospect of sub-brand and auxiliary logo in visual communication design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s clarified.
【作者單位】: 上海理工大學;
【分類號】:J52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周平,陳雪芳;論標志設計意象的妙合[J];包裝工程;2005年01期
2 代福平;;論標志的視覺力結構[J];包裝工程;2010年04期
3 王蘭珍;;標志設計視覺因素研究[J];包裝工程;2012年22期
4 姚君;金然;韓叔冬;付波;;論品牌基因在汽車造型設計中的傳承與創(chuàng)新[J];包裝工程;2012年24期
5 闞德祥;榮耀的雙人字齒輪——雪鐵龍傳記[J];世界汽車;2003年09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朝暉;;CIS設計在我國的現(xiàn)狀與希望[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6期
2 黃朝暉;;企業(yè)形象設計的市場需求與設計模式[J];安徽建筑工業(yè)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3 馬菲;;從符號學解讀奧運獎牌中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傳播[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9年07期
4 吳霞;;淺析現(xiàn)代產(chǎn)品設計中文化特征的符號表現(xiàn)形式——以傳統(tǒng)符號在現(xiàn)代產(chǎn)品設計上的應用為例[J];畢節(jié)學院學報;2011年09期
5 齊秀芝;;面向符號學關聯(lián)元素的產(chǎn)品設計表現(xiàn)技法的探討[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1期
6 汪海波,朱巖岳;論產(chǎn)品符號設計[J];包裝工程;2004年03期
7 周平,陳雪芳;論標志設計意象的妙合[J];包裝工程;2005年01期
8 楊明朗,張芳蘭;藥品包裝中的符號消費[J];包裝工程;2005年02期
9 楊明朗,郭林森;信息產(chǎn)品的符號與符號消費初探[J];包裝工程;2005年03期
10 薛鋒;周祖榮;;書法藝術在標志設計中的應用[J];包裝工程;2005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楊猛;朱月;;包裝設計的符號溝通功能研究[A];第十一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一)[C];2007年
2 吳瓊;;基于符號學的產(chǎn)品設計[A];第十一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07年
3 江小浦;馬婧;;包裝設計中產(chǎn)品語意學的應用方法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4 張迪;陳駿;;產(chǎn)品語意學在化妝品包裝容器設計中的應用研究[A];2013國際工業(yè)設計研討會暨第十八屆全國工業(yè)設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5 楊熊炎;黃圓圓;;汽車尾燈視覺張力應用研究[A];2013國際工業(yè)設計研討會暨第十八屆全國工業(yè)設計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6 常麗麗;;兩種“兩書”理論比較[A];學行堂文史集刊——2012年第1期[C];2012年
7 尚紅燕;;針織面料仿絲綢立體印花原理工藝的研究[A];2013東升數(shù)碼杯節(jié)能減排與印染新技術交流會資料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龍金順;英語寫作修辭的符號學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劉雯;番瑤音樂文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3 周寶榮;走向大眾:宋代的出版轉(zhuǎn)型[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4 吳志軍;基于產(chǎn)品符號認知的創(chuàng)新設計過程模型構建與應用研究[D];江南大學;2011年
5 崔笑聲;消費文化時代的室內(nèi)設計研究[D];中央美術學院;2006年
6 田良臣;語文科口語課程的多維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6年
7 朱建中;企業(yè)形象及其創(chuàng)新探究[D];東北大學;2006年
8 馬理;傳媒的雙刃[D];四川大學;2006年
9 張海燕;洛特曼的文化符號詩學理論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07年
10 徐立新;森林旅游產(chǎn)品品牌管理問題研究[D];東北林業(yè)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丹;我國企業(yè)家危機處理行為對企業(yè)形象的影響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年
2 王孟巖;工程領域中虛擬現(xiàn)實藝術理論研究與實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3 孔元元;中國傳統(tǒng)吉祥紋樣在現(xiàn)代翡翠制品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4 彭勃;從“月份牌”廣告看民國女性服飾審美意象的構建[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5 李健;從《天使與魔鬼》的科學傳播影響透視科學形象重塑[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6 李姝瑤;感官代償在產(chǎn)品設計中的應用[D];南昌大學;2010年
7 王昆鵬;基于文化因子的互聯(lián)網(wǎng)產(chǎn)品滿意度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8 楊明曉;本命年吉祥掛飾造型藝術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9 徐煒;手機形態(tài)差異化設計研究及應用[D];昆明理工大學;2008年
10 楊曉媛;快速原型技術在彩雕黑陶產(chǎn)品開發(fā)中的應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9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代福平;陳新華;;自主品牌語境下的企業(yè)品牌形象設計[J];包裝工程;2009年09期
2 姚君;劉淼;陳亞明;王菊;;基于人機工程學知識的設計認知與應用方法研究[J];包裝工程;2010年06期
3 邵屏;中國民族化圖形的傳承與再造的思考[J];東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4期
4 劉建斌;淺論我國傳統(tǒng)圖形在現(xiàn)代標志設計中的應用[J];飾;1995年02期
5 侯曉盼;;中國近現(xiàn)代標志設計中的“錢幣”符號分析[J];藝術百家;2006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田偉;標志設計發(fā)展新趨勢中傳統(tǒng)圖形的應用[D];天津工業(yè)大學;2007年
2 張文泉;汽車品牌“造型基因”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9405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9405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