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標志設計的動態(tài)之美
本文選題:標志設計 + 霓虹燈廣告; 參考:《文藝爭鳴》2015年06期
【摘要】:正動態(tài)標志作為一種新的設計形式,并不代表其本身為新鮮事物,在不同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xiàn)形態(tài),如早些年理發(fā)店的紅藍旋轉裝置圖形,夜晚商業(yè)街區(qū)閃爍的霓虹燈廣告,現(xiàn)代交通紅綠燈中靜止的紅色人形與綠色閃爍的行走人形……這些典型常見的直觀動態(tài)案例,使受眾能明確地感受到標志所傳達的內容,也給生活增添了便利和興趣。在數(shù)字技術成熟與媒體變革的今天,伴隨著企業(yè)經(jīng)營的變革與品牌意識的增強、藝術觀念的更迭和受眾審美的提高,品牌標志設計已不僅僅
[Abstract]:The positive dynamic logo, as a new design form, does not mean that it is new in itself. It has different forms of expression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such as the red and blue rotating device figure of the barber shop in earlier years. The neon advertising in commercial blocks at night, the still red man and the green walking man in the modern traffic lights. These typical intuitionistic dynamic cases enable the audience to clearly feel the content conveyed by the logo, and add convenience and interest to life. Today, with the maturity of digital technology and the change of media, with the change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and the enhancement of brand consciousness, the change of artistic concept and the improvement of audience's appreciation, the design of brand logo has become more than just
【作者單位】: 吉林大學藝術學院;吉林大學文學院;吉林藝術學院動漫學院;
【分類號】:J534.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3條
1 朱琪穎;;標志設計的動態(tài)化發(fā)展研究[J];包裝工程;2009年04期
2 尹毅;;標志設計的動態(tài)化趨勢[J];南京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4期
3 徐燕妮;;淺析動態(tài)標志設計的特征及應用[J];現(xiàn)代裝飾(理論);2012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唐昌喬;;標志設計的誤區(qū)與出路探析[J];包裝工程;2010年02期
2 彭軍;;地方特色的城市商業(yè)銀行標志設計[J];包裝工程;2010年02期
3 吳振韓;;當代數(shù)字媒體插畫藝術中常用裝飾元素解析[J];包裝工程;2010年10期
4 梁偉;;數(shù)字時代背景下標志設計的動態(tài)化發(fā)展[J];包裝工程;2011年12期
5 李隱璞;;融入傳統(tǒng)文化元素的現(xiàn)代樓盤標志設計[J];包裝學報;2011年02期
6 趙美川;何平靜;;淺談博物館標志設計的趨勢[J];大眾文藝;2012年06期
7 吳鵬;;動態(tài)化:數(shù)字化時代標志設計的發(fā)展趨勢[J];大舞臺;2012年08期
8 王冬;;論標志設計動態(tài)化的影響因素及實現(xiàn)形式[J];大舞臺;2013年05期
9 鄭隆慧;;視錯覺在廣告設計中的應用探究[J];包裝工程;2013年16期
10 肖保英;;展示設計中人體工程學應用策略研究[J];包裝工程;2013年1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汪成;動態(tài)化標志設計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2 鄧水清;現(xiàn)代標志風格創(chuàng)新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年
3 張志騰;現(xiàn)代標志設計發(fā)展的新趨向探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0年
4 蘇珊珊;動態(tài)標志設計的創(chuàng)新研究[D];江南大學;2012年
5 朱琪穎;數(shù)字化時代標志設計發(fā)展研究[D];江南大學;2008年
6 崔磊;標志設計的動態(tài)表現(xiàn)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7 段行月;標志設計事理學探析[D];蘇州大學;2009年
8 黃曉蕊;當代體育運動會標志設計藝術研究[D];江南大學;2009年
9 石小卉;誰動了我的標志?[D];中央美術學院;2010年
10 湯文廣;動與靜之間[D];南京藝術學院;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胡心怡;朱琪穎;;數(shù)字化時代的標志設計新趨向[J];包裝工程;2008年07期
2 柯文燕;;動態(tài)標志設計探索[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9年08期
3 王金軍;標志設計的關鍵——記憶點[J];裝飾;1996年06期
4 彭綱;VI設計新趨向[J];裝飾;2004年12期
5 石萍;;現(xiàn)代標志圖形的“繁”[J];裝飾;2007年10期
6 孫鵬;;淺談數(shù)字時代的動態(tài)媒體與動態(tài)標志設計[J];科技資訊;2011年27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劉冉;現(xiàn)代標志設計的數(shù)字化趨勢[D];青島大學;2006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尚蕾;談標志設計“形”與“意”的完美結合[J];泰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年04期
2 周睿;論標志設計中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融合[J];南昌高專學報;2004年03期
3 關仁康;淺談標志設計[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3期
4 曹積服;淺談標志設計中的構思方法[J];職業(yè)技術;2004年06期
5 ;陳丹標志設計[J];裝飾;2004年08期
6 王新建;王新建標志設計作品[J];藝術百家;2004年06期
7 ;武淑萍標志設計作品[J];裝飾;2004年12期
8 劉賁;標志設計文化根性的超越[J];裝飾;2004年12期
9 胡曉婷;標志設計[J];藝術研究;2004年01期
10 冷眉;;如何進行高職標志設計教學[J];職業(yè)技術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志敏;;民族符號——標志設計中的“懷鄉(xiāng)情結”[A];第十三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王曉昕;;揚棄傳統(tǒng) 指向實踐——高職標志設計課程模式新探[A];2010北京高教學會高職研究會學術年會“金商祺”杯優(yōu)秀論文專輯[C];2010年
3 陳雪芳;;標志設計四步教學法[A];高等學校藝術教育研究[C];2003年
4 包燕;張洪振;;從具象型標志和字符型標志的演變探尋標志設計發(fā)展的新趨勢[A];中國創(chuàng)意設計年鑒論文集2013[C];2014年
5 劉賁;;標志設計內涵的研索與新見[A];2006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中國工程院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部首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6 李銘陸;;文字排版方式在標志設計中的作用及應用[A];中國創(chuàng)意設計年鑒論文集2012[C];2013年
7 周平;;談標志設計與圖形創(chuàng)意[A];學校藝術教育與素質教育論壇文集[C];2004年
8 翁春萌;;傳統(tǒng)文化元素應用于現(xiàn)代標志設計中的探討[A];2005年十二省區(qū)市機械工程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湖北專集)[C];2005年
9 ;重慶工商大學設計藝術學院教師標志設計作品選[A];第十一屆全國包裝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二)[C];2007年
10 吳云;黃兵;;標志設計與角度性要求[A];第一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智能交通與機電工程卷[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肖維波;標志設計踩上國際鼓點[N];中國質量報;2007年
2 李愛蘭;論標志設計的發(fā)展趨勢[N];萊蕪日報;2009年
3 肖維波;標志設計要向國際化跟進[N];中國文化報;2006年
4 記者 魯博;“牡丹花都”標志是如何誕生的[N];洛陽日報;2012年
5 視覺設計藝術家 潘劍鋒;設計有標準嗎[N];美術報;2013年
6 河北科技大學 段行月;標志設計要創(chuàng)意[N];美術報;2007年
7 記者 池波;涇渭新區(qū)邀請專家評審標志設計作品[N];咸陽日報;2010年
8 王夏斐;哪個城標更適合杭州 讓百姓來評判[N];杭州日報;2007年
9 南開大學旅游與服務學院、曲阜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王京傳;城市旅游品牌標志設計流程的構建[N];中國旅游報;2012年
10 河北大學藝術學院 李文崗;標志設計與傳統(tǒng)美學[N];中國包裝報;200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李健;汽車標志設計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健;標志設計的空間形態(tài)拓展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2 蔣聚波;談標志設計的創(chuàng)作方法[D];蘇州大學;2010年
3 朱U,
本文編號:18320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832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