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范小天電視劇的品牌要素
本文選題:電視劇創(chuàng)作 切入點:品牌意識 出處:《當代電視》2013年10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正范小天擔任編劇、導演或出品人、制片人的電視劇是一個品牌。這個品牌的外在元素,有時主要表現(xiàn)為南方派作家式的,有時更多呈現(xiàn)青春、浪漫、好玩和神話魔幻的特征;其內在因素,除了始終貫穿的文人氣質,就是不斷的升級努力和浮漾其間的事業(yè)夢想。2012年以來,范小天電視劇創(chuàng)作的品牌意識更加自覺而強烈,憑借其創(chuàng)作電視劇過程中持之以恒的文氣滋潤、升級創(chuàng)新與事業(yè)夢想,不僅成就了他電視劇創(chuàng)作的新輝煌和品牌建設的新高
[Abstract]:Fan Xiaotian is a writer, director or producer, and the producer's TV play is a brand. The external elements of this brand are mainly South style writers, sometimes more youth, romance, fun and mythological magic features; Its internal factor, in addition to the literati temperament that has been running through all the time, is the constant upgrading efforts and floating career dreams. Since 2012, Fan Xiaotian's brand awareness of TV drama creation has become more conscious and strong. Relying on his persistent spirit in the process of creating TV series and upgrading his innovation and career dream, not only has he achieved the new brilliance of his TV drama creation and the new high of brand construction.
【作者單位】: 蘇州大學電影電視藝術研究所;蘇州科技學院傳媒與視覺藝術學院;
【基金】:江蘇高校優(yōu)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成果
【分類號】:J905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光復;略談電視劇創(chuàng)作之弊端[J];中國電視;2003年04期
2 楊鋼元,任歡;電視劇創(chuàng)作:不乏靈光,但收視平平[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2005年02期
3 俞劍虹;;民營資本對中國電視劇市場運作的影響[J];北京電影學院學報;2005年06期
4 ;本刊即將舉行一九八二、一九八三年電視劇征稿評獎活動[J];中國電視;1983年10期
5 魯?shù)?鄧勤;;二、電視劇與戲劇有血緣關系嗎?[J];新聞與寫作;1987年11期
6 劉成棟;走向更加廣闊的藝術天地——觀蘭州軍區(qū)電視藝術中心攝制的三部電視劇[J];中國電視;1993年09期
7 金和智;;現(xiàn)實主義視覺形象創(chuàng)作的藝術實踐[J];中國廣播電視學刊;1993年06期
8 ;全國兒童電視劇創(chuàng)作觀摩學術研討會在大連舉行[J];電視研究;1997年06期
9 尹鴻;;精品策略:黃金時段電視劇漫議[J];電影文學;1998年02期
10 呂政軒;電視劇創(chuàng)作與我們的時代——中央電視臺一套2003年黃金時段電視連續(xù)劇綜論[J];寫作;2004年1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戴清;;中國電視劇的鏡語特色反思[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2 張國濤;;改革開放以來電視劇理論研究范式的演變與困境[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3 毛凌瀅;;論電視劇日常敘事的本體與審美意義[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4 沈為tD;;花明柳暗 喜憂參半——第6屆四川省“五個一工程”電視劇評獎隨想[A];這就是我們的文學生活——《當代文壇》三十年評論精選(下)[C];2012年
5 李庚;;電視劇中的性別符號體系解析[A];新世紀新十年:中國影視文化的形勢、格局與趨勢——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三屆年會暨第六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10年
6 張仲年;;對電視劇的本性再認識[A];中國傳播論壇(2002)——中國電視劇傳播[C];2002年
7 韓莓;;論國產電視劇的民族敘事策略[A];中國傳播論壇(2002)——中國電視劇傳播[C];2002年
8 沈國芳;;論國產電視劇的發(fā)展路徑[A];2005:發(fā)展·和諧·公正——江蘇省社科類學會學術年會成果薈萃[C];2005年
9 吳秋雅;;另一種廣告媒介——重新思考電視劇的傳播行為與社會角色[A];中國傳播論壇(2002)——中國電視劇傳播[C];2002年
10 唐海;;近年來電視劇創(chuàng)作的特點及有關思考[A];中國傳播論壇(2002)——中國電視劇傳播[C];200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新華;電視劇創(chuàng)作三大問題[N];新聞出版報;2000年
2 商報記者 吳穎;制播年會為電視劇創(chuàng)作導航[N];北京商報;2009年
3 趙亮;拓寬工業(yè)題材電視劇創(chuàng)作之路[N];中國藝術報;2009年
4 本報記者 王磊;老劇重拍,離“經典”有多遠[N];文匯報;2009年
5 記者 陳熹;軍人奉獻豈止在戰(zhàn)場[N];湖北日報;2009年
6 薛晉文;中國電視劇創(chuàng)作的必然選擇[N];光明日報;2009年
7 仲呈祥;熒屏豐收又一年[N];人民日報;2010年
8 本報記者 于雁賓 高菲;堅持藝術主旋律方向 創(chuàng)造吉林電視劇品牌[N];吉林日報;2010年
9 高小立;電視劇《湖光山色》: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精神的回歸[N];文藝報;2011年
10 尹鴻;中國電視市場的新時代[N];中國文化報;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勻;中國武俠電視劇的空間建構[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2 彭流螢;中國電視劇史學研究新論[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3年
3 張永峰;中國電視劇的生產體制與人格形象(1979-1993)[D];上海大學;2011年
4 劉虹利;新世紀大陸電視劇與革命敘事[D];吉林大學;2013年
5 趙淑梅;論東北農村題材電視劇[D];吉林大學;2010年
6 何曉燕;全球化語境下中國電視劇的跨文化傳播研究[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2年
7 華昊;社會轉型時期電視劇中的女性意識嬗變[D];蘇州大學;2012年
8 顏琪;交融與共生[D];華東師范大學;2012年
9 劉點點;跨媒介時代的文化產業(yè)[D];北京大學;2011年
10 韋小波;中國主流商業(yè)電影的審美與敘事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施慧敏;視覺文化語境中小說的電視劇改編研究[D];蘇州大學;2010年
2 賈志珍;大眾審美趣味主導下軍旅題材電視劇的新特質[D];華東師范大學;2010年
3 魏彥彥;康洪雷電視劇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4 劉妍;中國諜戰(zhàn)電視劇研究[D];河北大學;2010年
5 董玢;我國家庭生活題材電視劇的敘事特點和文化蘊含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6 陳美潔;中國電視劇產業(yè)的價值鏈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7 董谷媛;網絡傳播的美國電視劇現(xiàn)象初探[D];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年
8 張洪偉;鄭曉龍電視劇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9 王靜怡;傳播學視野下的青春勵志電視劇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10 楊自如;趙寶剛電視劇創(chuàng)作論[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6515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pinpaiwenhualunwen/1651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