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青少年居民旅游影響感知及參與機制——以江蘇省海門市為例
發(fā)布時間:2021-01-25 08:47
旅游影響感知研究多以旅游地居民總體為研究對象,忽略了各居民群體的差異性。以海門為例,探討了青少年居民的旅游經濟、社會文化、環(huán)境影響感知和該群體參與城市旅游發(fā)展的機制。研究表明:(1)受海門所處旅游地生命周期早期階段和青少年個性心理特征影響,受訪者積極感知強烈,消極感知不太明顯,經濟影響感知強于其他感知;(2)城市青少年旅游參與機制,由依托單位、場地、資金、輔導員、管委會、參與活動、規(guī)章制度等各項軟硬件保障機制組成,是大中尺度旅游地社區(qū)參與的有益嘗試;(3)該機制運行應形成政府主導、共青團帶動、管委會負責、多元主體參與的協作模式,并實現對青少年的增權。
【文章來源】:桂林理工大學學報. 2014,34(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1相關研究綜述與研究設計
1.1相關研究綜述
1.2研究設計
2數據分析與研究發(fā)現
2.1城市青少年居民旅游影響感知分析
2.1.1旅游影響感知綜合比較
2.1.2經濟影響感知分析
2.1.3社會文化影響感知分析
2.1.4環(huán)境影響感知分析
2.2城市青少年旅游參與機制構建
2.2.1硬件機制
2.2.2軟件機制
3結論與討論
3.1結論
3.2局限與后續(xù)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構建中國特色青少年事務管理體制的戰(zhàn)略思考[J]. 張華. 中國青年研究. 2012(03)
[2]制度增權:社區(qū)參與旅游發(fā)展之土地權利變革[J]. 左冰,保繼剛. 旅游學刊. 2012(02)
[3]厘清“青少年”和“青年”概念的分野——國際政策舉措與中國實證依據[J]. 胡玉坤,鄭曉瑛,陳功,王曼. 青年研究. 2011(04)
[4]旅游地居民對旅游影響感知研究綜述及中外研究比較[J]. 李德山,韓春鮮,楊玲. 人文地理. 2010(05)
[5]基于居民視角的農業(yè)文化遺產地社區(qū)旅游開發(fā)影響評價——以桂林龍脊平安寨為例[J]. 唐曉云,秦彬,吳忠軍. 桂林理工大學學報. 2010(03)
[6]宗教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影響因素研究——以南岳為例[J]. 潘立軍,劉喜梅.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09(32)
[7]民族村寨社區(qū)參與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規(guī)劃行動方案設計[J]. 葉春,陳志永,李淵妮. 貴州農業(yè)科學. 2009(08)
[8]福建永定土樓居民旅游感知與態(tài)度研究[J]. 李婷婷,駱培聰. 世界地理研究. 2009(02)
[9]關于“青少年”年齡界定問題的思考[J]. 莫曉春. 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 2009(02)
[10]旅游地居民對旅游影響感知與態(tài)度的歷時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遺產西遞景區(qū)為例[J]. 盧松,張捷,蘇勤. 地理研究. 2009(02)
本文編號:2998938
【文章來源】:桂林理工大學學報. 2014,34(01)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1相關研究綜述與研究設計
1.1相關研究綜述
1.2研究設計
2數據分析與研究發(fā)現
2.1城市青少年居民旅游影響感知分析
2.1.1旅游影響感知綜合比較
2.1.2經濟影響感知分析
2.1.3社會文化影響感知分析
2.1.4環(huán)境影響感知分析
2.2城市青少年旅游參與機制構建
2.2.1硬件機制
2.2.2軟件機制
3結論與討論
3.1結論
3.2局限與后續(xù)研究方向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構建中國特色青少年事務管理體制的戰(zhàn)略思考[J]. 張華. 中國青年研究. 2012(03)
[2]制度增權:社區(qū)參與旅游發(fā)展之土地權利變革[J]. 左冰,保繼剛. 旅游學刊. 2012(02)
[3]厘清“青少年”和“青年”概念的分野——國際政策舉措與中國實證依據[J]. 胡玉坤,鄭曉瑛,陳功,王曼. 青年研究. 2011(04)
[4]旅游地居民對旅游影響感知研究綜述及中外研究比較[J]. 李德山,韓春鮮,楊玲. 人文地理. 2010(05)
[5]基于居民視角的農業(yè)文化遺產地社區(qū)旅游開發(fā)影響評價——以桂林龍脊平安寨為例[J]. 唐曉云,秦彬,吳忠軍. 桂林理工大學學報. 2010(03)
[6]宗教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影響因素研究——以南岳為例[J]. 潘立軍,劉喜梅.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09(32)
[7]民族村寨社區(qū)參與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規(guī)劃行動方案設計[J]. 葉春,陳志永,李淵妮. 貴州農業(yè)科學. 2009(08)
[8]福建永定土樓居民旅游感知與態(tài)度研究[J]. 李婷婷,駱培聰. 世界地理研究. 2009(02)
[9]關于“青少年”年齡界定問題的思考[J]. 莫曉春. 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 2009(02)
[10]旅游地居民對旅游影響感知與態(tài)度的歷時性分析——以世界文化遺產西遞景區(qū)為例[J]. 盧松,張捷,蘇勤. 地理研究. 2009(02)
本文編號:299893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29989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