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產旅游語境中的神話主義——以導游詞底本與導游的敘事表演為中心
本文關鍵詞:遺產旅游語境中的神話主義——以導游詞底本與導游的敘事表演為中心 出處:《民俗研究》2014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更多相關文章: 遺產旅游 神話主義 導游詞底本 導游的敘事表演 第二次生命
【摘要】:"神話主義"是指現(xiàn)當代社會中對神話的挪用和重新建構,神話被從其原本生存的社區(qū)日常生活的語境移入新的語境中,為不同的觀眾而展現(xiàn),并被賦予了新的功能和意義。河北涉縣媧皇宮景區(qū)對女媧神話的整合運用與重述,就生動地展現(xiàn)了遺產旅游語境中的神話主義,并呈現(xiàn)出口頭傳統(tǒng)與書面?zhèn)鹘y(tǒng)有機融合、敘事表演以情境和游客為中心、神話更為系統(tǒng)化、神話的地方化更加突顯四大特點?梢,神話主義屬于神話的"第二次生命",研究者應將神話的整個生命過程綜合起來進行整體研究。
[Abstract]:"Deificationism" is the myth of misappropriation and re construct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y, the myth was from its original living community daily life context into a new context, which shows different audiences, and was given a new function and significance. Integrate Hebei Shexian County wa palace area and restatement of the Nu Wa myth, vividly shows the context of heritage tourism in mysticism, and presents the export of traditional head and written traditional organic fusion, narrative context and performances to tourists as the center, the myth is more systematic, the myth of the local highlights four features. Visible, deificationism belongs to the myth of "second life" the researchers, should be the whole life process of integrating the whole myth research.
【作者單位】: 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民俗學與文化人類學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中國神話的當代傳承:以遺產旅游和電子傳媒的考察為中心”(項目編號:11BZW131)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F590.6
【正文快照】: 一、研究緣起“傳統(tǒng)”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領域的關鍵詞之一。長期以來,一個最為流行的傳統(tǒng)觀是將“傳統(tǒng)”視為客觀而凝固不變的物質實體,它是本真(authentic)和純粹的(genuine,pure),與久遠的過去相聯(lián),是現(xiàn)代人懷舊與回望的精神家園。①但是在20世紀后半期,學術界對傳統(tǒng)的看法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楊利慧;;語境的效度與限度——對三個社區(qū)的神話傳統(tǒng)研究的總結與反思[J];民俗研究;2012年03期
2 勞里·杭柯,戶曉輝;民俗過程中的文化身份和研究倫理[J];民間文化論壇;2005年04期
3 楊利慧;;“民俗主義”概念的涵義、應用及其對當代中國民俗學建設的意義[J];民間文化論壇;2007年01期
4 葉舒憲;;再論新神話主義——兼評中國重述神話的學術缺失傾向[J];中國比較文學;2007年0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蘭珊;;神話型理想面對現(xiàn)實的執(zhí)著追問——試析《堂吉訶德》中鏡子-本文的指示作用和主要本文的寓意[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02期
2 黃稼輝;;沉舟猶載夢游人——略論沈寶基詩中的神話因子[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6年10期
3 張雪;;女媧神話的產生及其成因[J];安順學院學報;2012年01期
4 李小玲;從神話到現(xiàn)代——中國文學中的女媧原型[J];北方論叢;2002年02期
5 賈璐;;重生與復歸——對小說《羽蛇》的一種原型解讀[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2期
6 楊利慧;歷史關懷與實證研究——鐘敬文民間文藝學思想研究之二[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7 楊利慧;儀式的合法性與神話的解構和重構[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8 張振犁;西王母神話與中原文化的交融[J];寶雞文理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1期
9 ;Mytkical Body:World Parent Type Creation Mytn in Cnina and Its Visual Archetypes[J];Comparative Literature:East & West;2007年01期
10 陳丁漫;;女媧神話與當代地方信仰及民俗[J];北方文學(下半月);2011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周計武;;作為美學范疇的怪誕[A];新世紀美學與藝術——江蘇省美學學會第七屆會員大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楊利慧;;儀式的合法性與神話的解構和重構[A];《民族遺產》(第2輯)[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言統(tǒng);故事歌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10年
2 郭星;二十世紀英國奇幻小說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3 袁梅;中國古代神話中智慧導師阿尼瑪原型及其承傳移位[D];曲阜師范大學;2010年
4 趙鵬;瀘沽湖畔走婚文化的當代抉擇[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5 張霽月;新中國革命題材電影中的寡母寓言(1949-1978)[D];上海大學;2011年
6 程雯慧;動畫的影像敘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7 向柏松;中國創(chuàng)世神話形態(tài)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8 屠金梅;豫東太昊陵廟會音樂文化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1年
9 汪楠;20世紀上半葉中國神話學史[D];東北師范大學;2011年
10 鄭f媐,
本文編號:13800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lvyoujiudianguanlilunwen/13800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