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主體的科研人員個體特征對其誠信行為的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20 12:46
本文關鍵詞:基于多主體的科研人員個體特征對其誠信行為的影響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科研誠信 多主體系統(tǒng) 誠信行為 個體特征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高速發(fā)展,科技與社會經(jīng)濟的結合日益緊密,違背科研道德的科研不端行為在世界范圍內(nèi)頻頻發(fā)生。如韓國最高科學家、“克隆之父”黃禹錫干細胞造假事件;上海交通大學陳進領銜的科研團隊“漢芯”系列芯片造假和欺騙行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學藥學院院長李連達科研團隊的論文造假事件;北京化工大學陸駿學術成果造假事件等等?蒲姓\信問題已成為國家、高校和社會公眾廣泛關注的焦點問題。 本文采用基于多主體系統(tǒng)的建模方法進行仿真模擬,首先通過對科研誠信相關文獻資料的梳理,使用元分析統(tǒng)計的方法歸納總結科研人員行為選擇的影響因素,,然后整理出科研人員具備好奇心、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性精神、獨立性和自主性的三個個體特征。最后在此基礎上構建仿真模型,采用Netlogo仿真平臺進行實驗模擬,模擬了科研人員各個個體特征對其誠信行為影響的動態(tài)過程;采用描述統(tǒng)計性方法,對仿真實驗的結果進行分析,分析了科研人員個體特征之間的雙因素交互影響;借助matlab仿真軟件繪制三維圖形,分析了科研人員個體特征的三因素交互效應。 實驗結果表明:在一定范圍內(nèi),好奇心程度越高,主體選擇誠信行為的概率就越大,但是,當主體誠信概率提高到一定程度(數(shù)值約為4.5)之后,就不再隨好奇心程度的提高而提高了;好奇心中有真、假之分,真好奇心的科研人員在項目申請和執(zhí)行階段不容易做出不端行為,而在項目結束時,出現(xiàn)不端行為的概率會增加。假好奇心的科研人員在項目申請階段就可能會出現(xiàn)不端行為,在項目執(zhí)行和結束階段出現(xiàn)不端行為的概率更是大幅增大;提高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性精神、獨立性和自主性的程度值,選擇誠信行為的科研人員數(shù)量并非總是提升,當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性精神、獨立性和自主性的程度值提高到一定程度(數(shù)值接近5)之后,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性精神、獨立性和自主性的程度值的增高反而會降低選擇誠信行為的科研人員數(shù)量;好奇心、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性精神以及獨立性和自主性都處在最高水平時,誠信科研人員的數(shù)量并不是最大的,當好奇心處在最高水平、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性精神處在中高水平(數(shù)值接近5)、獨立性和自主性處在中高水平(數(shù)值接近5)時,誠信科研人員的數(shù)量達到最大?蒲腥藛T個體特征好奇心、創(chuàng)造性和探索性精神以及獨立性和自主性3個因子之間存在協(xié)同促進作用。即當某一因子處于較低水平對,適當提高其他兩個因子的水平可以提高選擇誠信行為的科研人員數(shù)量。
【關鍵詞】:科研誠信 多主體系統(tǒng) 誠信行為 個體特征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G316;F272.9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第一章 緒論10-15
- 1.1 研究背景10
- 1.2 研究意義10-12
- 1.2.1 理論意義10-11
- 1.2.2 現(xiàn)實意義11-12
- 1.3 研究內(nèi)容12
- 1.4 研究方法和技術路線12-14
- 1.4.1 研究方法12-13
- 1.4.2 技術路線13-14
- 1.5 研究的主要創(chuàng)新點14
- 1.6 本章小結14-15
- 第二章 文獻回顧15-28
- 2.1 相關概念的界定15-16
- 2.1.1 誠信的內(nèi)涵15
- 2.1.2 科研誠信行為的內(nèi)涵15-16
- 2.2 科研人員誠信行為研究現(xiàn)狀16-24
- 2.2.1 國外科研誠信問題研究現(xiàn)狀16-22
- 2.2.2 國內(nèi)科研誠信問題研究現(xiàn)狀22-24
- 2.3 國內(nèi)外以往研究評述24-25
- 2.4 科研人員的個體特征25-27
- 2.5 本章小結27-28
- 第三章 科研人員個體特征對其誠信行為影響模型構建28-34
- 3.1 多主體系統(tǒng)簡介28-29
- 3.2 科研人員個體特征對其誠信行為影響模型設計29-33
- 3.2.1 模型的基本假設29
- 3.2.2 科研人員個體特征屬性描述29-30
- 3.2.3 科研人員行為選擇的原理30-32
- 3.2.4 主體行為規(guī)則32
- 3.2.5 模型的實驗流程32-33
- 3.3 本章小結33-34
- 第四章 科研人員個體特征對其誠信行為影響的仿真實驗34-38
- 4.1 仿真平臺介紹34-36
- 4.2 仿真實驗設計36-37
- 4.3 本章小結37-38
- 第五章 科研人員個體特征對其誠信行為影響的仿真結果分析38-54
- 5.1 科研人員個體特征對其誠信行為的單因子效應分析38-41
- 5.2 科研人員個體特征之間的雙因素交互影響分析41-48
- 5.2.1 仿真結果描述性分析41-42
- 5.2.2 科研人員個體特征對其誠信行為的雙因素交互效應分析42-48
- 5.3 科研人員個體特征對其誠信行為的三因素交互效應分析48-50
- 5.4 政府監(jiān)管策略對科研人員選為選擇的影響分析50-53
- 5.5 本章小結53-54
- 第六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54-57
- 6.1 研究結論54-55
- 6.2 研究局限及展望55-57
- 參考文獻57-63
- 致謝63-64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論文64-65
- 附錄:主要程序代碼65-69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常亞平;蔣音播;閻俊;;基于組織因素的高校學術不端行為影響因素的敏感性分析[J];管理學報;2009年02期
2 湯曾;淺議學術誠信[J];廣西社會科學;2004年03期
3 盛昭瀚;張維;;管理科學研究中的計算實驗方法[J];管理科學學報;2011年05期
4 屠海群;從人性立場和知識資本理論透視知識工作者內(nèi)涵及其二重性特征[J];經(jīng)濟師;2000年12期
5 楊鳳英;;學校科研失范行為探究[J];教學與管理;2005年34期
6 蘇娜;陳士俊;;從博弈論視角看科研誠信缺失現(xiàn)象[J];科技管理研究;2008年09期
7 黃宇;李戰(zhàn)國;;加強高?蒲姓\信建設的探討[J];科技管理研究;2010年10期
8 周愛保;趙鑫;;哪種人格類型的人容易過度自信?——來自心理學的證據(jù)[J];科學經(jīng)濟社會;2010年01期
9 汪翠翠;;基于科研團隊特征的高校科研激勵模式探析[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0年01期
10 孫銳,石金濤;知識工作者特征與知識團隊的形成研究[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5年06期
本文編號:8881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88814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