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視角下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政策及改進研究
本文關鍵詞:會計視角下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政策及改進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科技成果轉化 企業(yè)研發(fā) 會計政策 稅收優(yōu)惠 權益分享
【摘要】:制定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國家激勵政策制度安排是現(xiàn)代社會廣泛關注的一個重要話題,也是我國當前經(jīng)濟產業(yè)轉型與改革急需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雖然完善激勵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環(huán)境相關問題已經(jīng)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與業(yè)界的高度關注,但是很少有學者從會計學角度系統(tǒng)的研究國家相關政策激勵科技成果轉化的效果與方式。政策制度不僅與微觀的科研、經(jīng)濟活動相關,還能影響到市場信譽機制與風險機制的建立以及對經(jīng)濟產權的保護與最終收益的分享,因此研究科技成果轉化相關國家政策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價值。 會計視角是從成本效益的角度研究企業(yè)或其他主體的技術創(chuàng)新決策與科技成果商業(yè)化行為。在總結降低科技成果轉化成本與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的相關會計政策、稅收優(yōu)惠政策以及權益分享制度存在的缺陷、分析原因基礎上,本文多以理論為指導,與實例分析相結合,就完善我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國家激勵政策安排提出了系列對策建議。 科技成果轉化活動不同于單純的科研活動,有了企業(yè)的參與并融入了市場,就要面臨信息不對稱、溢出效應等問題,因此科技成果轉化需要相關政策的保護與激勵,完善的國家激勵政策能夠保護產權的合理配置、確保公平的權益分享,有效的降低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風險與交易成本,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的收益。其中,會計政策中無形資產的確認、計量方式的選擇、信息的披露、研發(fā)資金的財務管理制度等因素更是影響到企業(yè)的技術創(chuàng)新與創(chuàng)新成果的市場應用,只有不斷的完善會計政策,且企業(yè)選擇正確的會計政策才能不斷促進企業(yè)科技成果轉化水平的提高。
【關鍵詞】:科技成果轉化 企業(yè)研發(fā) 會計政策 稅收優(yōu)惠 權益分享
【學位授予單位】:湖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G322.0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插圖索引10-11
- 附表索引11-12
- 第1章 緒論12-20
-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12-14
- 1.2 文獻綜述14-18
- 1.2.1 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研究文獻回顧14-16
- 1.2.2 有關科技成果轉化會計等政策制度文獻回顧16-18
- 1.3 研究思路與框架18-19
- 1.4 主要研究方法與創(chuàng)新之處19-20
- 1.4.1 主要研究方法19
- 1.4.2 主要創(chuàng)新19-20
- 第2章 科技成果及其轉化需要國家政策的激勵20-32
- 2.1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涵義與方式20-25
- 2.1.1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涵義20-21
- 2.1.2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方式21-25
- 2.2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需要激勵25-27
- 2.2.1 科技成果及其轉化的效益性25-26
- 2.2.2 科技成果及其轉化的風險性26-27
- 2.2.3 科技成果及其轉化的社會性27
- 2.3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需要國家政策的保護與激勵27-32
- 2.3.1 激勵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制度涵義27-28
- 2.3.2 激勵科技成果轉化政策制度的類別28-29
- 2.3.3 創(chuàng)造性發(fā)揮與國家政策激勵科技成果轉化29-30
- 2.3.4 信息不對稱與國家政策激勵科技成果轉化30-31
- 2.3.5 信譽建立與國家政策激勵科技成果轉化31-32
- 第3章 會計視角下國家政策激勵科技成果轉化的機理分析32-38
- 3.1 激勵科技成果轉化的國家政策體系32-36
- 3.1.1 會計扶持政策32-34
- 3.1.2 稅收優(yōu)惠政策34-35
- 3.1.3 權益分享制度35-36
- 3.2 國家政策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路徑分析36-38
- 3.2.1 制定科技成果轉化保障條例,充分利用稅收優(yōu)惠政策36
- 3.2.2 平衡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的利益分配36-37
- 3.2.3 保證信息與資金渠道通暢37-38
- 第4章 會計視角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國家激勵政策的現(xiàn)實問題38-53
- 4.1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國家激勵政策的實例分析38-45
- 4.1.1 全國各地科技成果轉化指標統(tǒng)計情況38-43
- 4.1.2 結果分析43-45
- 4.2 國家會計等相關政策現(xiàn)實問題分析45-53
- 4.2.1 會計扶持政策方面問題分析45-48
- 4.2.2 稅收優(yōu)惠政策方面問題分析48-50
- 4.2.3 收益分享制度問題分析50-53
- 第5章 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國家激勵政策的改進53-62
- 5.1 會計扶持政策的改進53-57
- 5.1.1 無形資產相關會計政策的改進53-55
- 5.1.2 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研發(fā)資金財務管理制度的改進55-57
- 5.2 稅收優(yōu)惠政策改進57-59
- 5.2.1 調整賦稅結構,降低企業(yè)享受稅收優(yōu)惠政策成本57-58
- 5.2.2 建立穩(wěn)定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58
- 5.2.3 建立統(tǒng)一的稅收優(yōu)惠政策58-59
- 5.3 權益分享制度的改進59-62
- 5.3.1 明確科技成果的所有權59-60
- 5.3.2 降低保護產權成本,,建立風險預警系統(tǒng)60
- 5.3.3 完善收益分配制度60-62
- 結論62-64
- 參考文獻64-67
- 致謝67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徐廣軍;張曉豐;;從貝耶—多爾法案看知識產權立法對產學研一體化的影響[J];北京化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2期
2 許雄奇,杜鵑;稅收優(yōu)惠激勵高新技術產業(yè)發(fā)展的經(jīng)濟學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3年09期
3 鐘華;安新穎;汪凌勇;;國家R&D投入產出效率評價的實證分析——DEA方法[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4 周宇華,王健;論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人才激勵機制[J];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學報;2004年03期
5 肖佳;;研發(fā)費用會計處理的國際比較研究[J];財會通訊;2009年25期
6 王善平;融傳統(tǒng)文化之精華入注冊會計師合伙制度研究[J];財經(jīng)理論與實踐;2005年02期
7 劉溶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稅收政策探討[J];甘肅稅務;2001年01期
8 朱勤豐;;無形資產公允價值計量模式的實踐探索研究[J];湖北經(jīng)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0年03期
9 萬華;科技成果轉化中的科技創(chuàng)新人才激勵機制初探[J];經(jīng)濟師;2003年12期
10 張維迎;法律制度的信譽基礎[J];經(jīng)濟研究;2002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婁賀統(tǒng);我國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稅收激勵效應研究[D];復旦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陳雯;科技成果產業(yè)化模式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8481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8481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