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中國專利文獻的零形回指消解規(guī)則研究
本文關鍵詞:面向中國專利文獻的零形回指消解規(guī)則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專利 零形回指 指代消解 物性結構 語義角色 修辭結構理論
【摘要】:[目的/意義]面對海量專利文獻,如何使用戶快速、精準地掌握知識,是優(yōu)化專利服務的關鍵課題。中文專利文獻中大量存在的零形回指現(xiàn)象,嚴重影響了知識的自動識別與提取,但由于專利文獻零形回指識別與消解涉及到眾多文本分析技術及特定資源建設,因此,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針對性研究。[方法/過程]在物性結構理論、語義角色及修辭結構關系理論的指導下,展開相關規(guī)則的研究,開發(fā)句法及語義角色標注工具和篇章標注工具兩種工具,并構建了4個資源庫:①"專利動詞物性角色庫",將專利的動詞歸納為4類;②"專利知識論元結構庫",用于自動標注專利動詞物性角色及其論元結構;③"專利動詞論元結構規(guī)則庫",用于分析零形回指的先行語;④"零形回指修辭結構類型庫",用于分析當零形回指搭配"功能角色"和"部件角色"的情況。[結果/結論]通過資源庫的建設,得出5條消解規(guī)則。初步成果已成功應用于機械領域專利文獻的自動處理工作。
【作者單位】: 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
【關鍵詞】: 專利 零形回指 指代消解 物性結構 語義角色 修辭結構理論
【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面向專業(yè)文獻的漢語零形回指消解研究”(項目編號:2014M550792)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課題“專利信息資源挖掘與發(fā)現(xiàn)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編號:2013BAH21B02)研究成果之一
【分類號】:TP391.1;G306
【正文快照】: 中,被標為0o在例lb中,有3處主語省略現(xiàn)象(即主語位置的零形回指^4],標為0)。人工很容易判斷出專利文獻是-種~東`關壚糊信息煃’其巾鋪般什么,}0翻會將上文tbii的名詞都傳播最新的技術信息,可支持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并帶來龐作為候選詞,有兩種可能:“該軋機輸送裝置”和“冷卻大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7條
1 王厚峰,何婷婷;漢語中人稱代詞的消解研究[J];計算機學報;2001年02期
2 王朝霞;邱清盈;馮培恩;謝雙喜;;機械產(chǎn)品專利技術方案信息抽取方法[J];機械工程學報;2009年10期
3 侯敏,孫建軍;漢語中的零形回指及其在漢英機器翻譯中的處理對策[J];中文信息學報;2005年01期
4 雷章章;王寧;李茹;王智強;;FrameNet中有定的零形式識別[J];中文信息學報;2013年03期
5 袁毓林;;基于生成詞庫論和論元結構理論的語義知識體系研究[J];中文信息學報;2013年06期
6 許敏,王能忠,馬彥華;漢語中指代問題的研究及討論[J];西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6期
7 宋作艷;;邏輯轉喻、事件強迫與名詞動用[J];語言科學;2013年0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世奇;趙鐵軍;陳晨;劉鵬遠;;基于ART網(wǎng)絡的無指導中文共指消解方法[J];高技術通訊;2009年09期
2 王紅玲;;零形回指優(yōu)選解析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3 王倩;陳穎;;語言學模型在漢語零形主語回指消解中的應用研究[J];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年02期
4 奚雪峰;周國棟;;基于Deep Learning的代詞指代消解[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5 涂眉;周玉;宗成慶;;基于最大熵的漢語篇章結構自動分析方法[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6 姚雙云;;話語標記的信息處理研究:現(xiàn)狀與設想[J];武陵學刊;2015年01期
7 姬建輝;張牧宇;秦兵;劉挺;;中文篇章級句間關系自動分析[J];江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2期
8 趙飛龍;馬建紅;;面向專利的功能信息自動標注方法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2期
9 羅進軍;;當前計算語言學研究的發(fā)展態(tài)勢[J];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10 楊寧;;漢語零形回指:基于話題的分析[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8條
1 王治敏;俞士汶;;人稱代詞和名詞的歧義消解研究[A];第六屆漢語詞匯語義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2 譚斌;;指代消解的原理和實現(xiàn)方法[A];2008'中國信息技術與應用學術論壇論文集(二)[C];2008年
3 俞士汶;;計算語言學的應用研究與基礎研究[A];輝煌二十年——中國中文信息學會二十周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1年
4 楊佳;;基于語料分析的“這/那+NP”的指代消解算法[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5 郎君;劉挺;秦兵;;基于決策樹的中文名詞短語指代消解[A];第二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周國棟;孔芳;朱巧明;;指代消解:國內外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A];內容計算的研究與應用前沿——第九屆全國計算語言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黃嫻;陶寧薇;;基于概念層次網(wǎng)絡(HNC)理論的省略恢復研究[A];第四屆全國學生計算語言學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8年
8 王裴巖;張桂平;白宇;;一種基于核函數(shù)的技術關鍵詞連接關系抽取方法[A];第六屆全國信息檢索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梁艷紅;基于專利挖掘的創(chuàng)新設計關鍵技術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2 馬紅妹;漢英機器翻譯中漢語上下文語境的表示與應用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2年
3 鄭逢斌;關于計算機理解自然查詢語言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4 楊爾弘;突發(fā)事件信息提取研究[D];北京語言大學;2005年
5 于滿泉;面向人物追蹤的知識挖掘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06年
6 王智強;漢語指代消解及相關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6年
7 李凡;Rough集理論及其應用中若干問題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8 史樹敏;基于領域本體的漢語共指消解及相關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9 楊寧;漢語零形回指消解的心理語言學研究[D];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學;2008年
10 劉玉玲;自然語言信息隱藏研究[D];湖南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吳佳;[D];電子科技大學;2011年
2 余博;基于維基百科的多文檔自動摘要系統(tǒng)研究[D];武漢科技大學;2011年
3 王宏勇;網(wǎng)絡輿情熱點發(fā)現(xiàn)與分析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4 宋佳;基于統(tǒng)計的漢英篇章回指對比及互譯研究[D];南京師范大學;2011年
5 劉龍;音樂領域全局實體關系抽取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6 鄒永強;新聞網(wǎng)頁中人物實體關系提取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1年
7 單世磊;面向專利領域的中文文本分類與檢索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8 朱欽雋;計算機漢語理解的初步實踐[D];電子科技大學;2001年
9 曹軍;漢語第三人稱代詞消解方法研究[D];湘潭大學;2002年
10 詹思瑜;自然語言的計算機處理模型[D];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J.Pustejovsky;張秀松;張愛玲;;生成詞庫論簡介[J];當代語言學;2009年03期
2 杜道流;省略句的信息理解[J];淮北煤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1期
3 張博;;漢語動源職事稱謂衍生的特點及認知機制[J];漢語學習;2011年04期
4 王厚峰;;句類中E塊的作用及其判定策略[J];計算機科學;2000年05期
5 馮培恩,張帥,潘雙夏,陳泳,何斌;復合功能產(chǎn)品概念設計循環(huán)求解過程及其實現(xiàn)[J];機械工程學報;2005年03期
6 袁毓林;;語義角色的精細等級及其在信息處理中的應用[J];中文信息學報;2007年04期
7 袁毓林;;語義資源建設的最新趨勢和長遠目標——通過映射對比、走向統(tǒng)一聯(lián)合、實現(xiàn)自動推理[J];中文信息學報;2008年03期
8 劉丹青;;漢語是一種動詞型語言——試說動詞型語言和名詞型語言的類型差異[J];世界漢語教學;2010年01期
9 高芳;名動轉用與含意[J];外語教學;2002年02期
10 代禮勝;;邏輯轉喻與一般會話含義[J];外語教學;2009年06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專利文獻介紹[J];微細加工技術;1983年01期
2 金成哲;;談談英文專利文獻的讀法[J];情報知識;1986年06期
3 羅光俠;世界專利索引<WPI>教學方法探討[J];黑龍江圖書館;1987年S1期
4 徐建華;夏志棟;;專利文獻檢索與輕工產(chǎn)品升級換代[J];大學圖書館學報;1990年04期
5 桑曉霞;談專利文獻的開發(fā)與利用[J];情報雜志;1993年04期
6 王小平;專利文獻障礙散論——影響專利文獻利用率的因素分析[J];情報探索;1994年03期
7 楊素惠;專利文獻利用現(xiàn)狀淺析[J];情報探索;1996年02期
8 沈慶云;利用專利文獻開發(fā)新產(chǎn)品的有益嘗試[J];農(nóng)村能源;1997年02期
9 李雁翔;專利文獻開發(fā)前景迷人[J];福建稅務;1997年06期
10 郝冬梅;市場經(jīng)濟中的專利文獻開發(fā)[J];圖書館建設;1998年06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王旭濤;;專利文獻公開不充分與其作為現(xiàn)有技術在創(chuàng)造性判定中的使用之間關系淺析[A];2014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年會第五屆知識產(chǎn)權論壇論文(第三部分)[C];2014年
2 閆繼紅;董捷;;利用專利文獻信息開發(fā)新的蜂產(chǎn)品[A];2005年全國蜂產(chǎn)品市場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3 李菲;;IPv6技術領域專利文獻分析[A];發(fā)展知識產(chǎn)權服務業(yè),支撐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2012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年會第三屆知識產(chǎn)權論壇論文選編(第一部分)[C];2011年
4 王揚平;;專利信息的網(wǎng)絡檢索技巧[A];全面實施國家知識產(chǎn)權戰(zhàn)略,,加快提升專利代理服務能力-2011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年會暨第二屆知識產(chǎn)權論壇論文集[C];2011年
5 李小童;裴少平;李蔚慰;李胤;姜海燕;;專利文獻和科技期刊佐證公知常識的合理性探析[A];發(fā)展知識產(chǎn)權服務業(yè),支撐創(chuàng)新型國家建設-2012年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xié)會年會第三屆知識產(chǎn)權論壇論文選編(第一部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賀延芳;專利文獻研究助力我國創(chuàng)新活動[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12年
2 本報記者 曹昱;合理利用專利文獻[N];江淮時報;2013年
3 本報記者 孫昕;專利文獻:企業(yè)技術創(chuàng)新的源泉[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00年
4 記者 向利;《專利文獻研究》創(chuàng)刊10周年[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07年
5 王欣 許洪;加強專利文獻研究 促進技術創(chuàng)新工作[N];中國航天報;2004年
6 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關曉海;專利文獻能否任意利用[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10年
7 劉小青;中國專利文獻內容(上)[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11年
8 本報記者 賀延芳;“精專利事,致文獻業(yè)”[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11年
9 記者 賀延芳 通訊員 謝靜;中國專利文獻已成全球專利文獻重要組成部分[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12年
10 記者 劉陽子;專利文獻出版工作要緊跟社會發(fā)展步伐[N];中國知識產(chǎn)權報;2009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余筱雨;論專利文獻分析在企業(yè)發(fā)展中的作用[D];云南大學;2010年
2 徐珂珂;基于專利文獻的關鍵技術分析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3 賈龍飛;專利文獻主題發(fā)現(xiàn)方法的比較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4年
4 薄懷霞;基于構建專利引文數(shù)據(jù)庫的專利文獻分析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14年
5 王和平;基于專利文獻的企業(yè)間技術態(tài)勢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6 王俏;基于專利文獻與科技論文組合分析的抗焦慮藥領域現(xiàn)狀與熱點探測[D];吉林大學;2015年
7 劉東生;面向專利文獻的中文分詞技術的研究[D];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2010年
8 林曉慶;基于NP樹的英文專利文獻術語自動翻譯技術研究[D];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2009年
9 邱詩定;一種基于背景知識的關鍵詞提取算法[D];暨南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77519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77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