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運營模式及價值評估方法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26 12:24
本文關鍵詞:科研成果運營模式及價值評估方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隨著我國科研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科研院所的科研能力體現(xiàn)了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科研院所對其所擁有的科研成果進行轉化、運營既是服務社會的體現(xiàn),也是對激烈國際競爭的響應。然而當前我國卻存在著科研成果轉化難、運營方式單一、以及在轉化、運營時的價值評估方法有缺陷等問題。 本文以優(yōu)化我國科研成果轉化運營模式為著手點,在對大量的數(shù)據(jù)與文獻資料進行整理與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國情,對我國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轉化、運營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與分析,并且在國內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國實際情況的科研成果運營轉化模式,使得科研院所、合作企業(yè)、市場三方能夠達到一種共贏的局面。同時,對不同運營模式下的科研成果價值評估的方法選擇展開了研究,就不同運營模式下進行資產評估時折現(xiàn)率選擇、折現(xiàn)年限以及分成率的確定等問題展開了研究,并且針對進行轉化運營的科研成果進行價值評估時所使用的方法存在的問題與漏洞,利用數(shù)學的方法進行了應用研究。創(chuàng)新性的提出了使用灰色模型、龔伯茲曲線等數(shù)學方法對收益額進行預測,使用層次分析法與主成分分析法等數(shù)學方進行無形資產的分割,將科研成果價值評估與數(shù)學方法進行了緊密的結合,加強了科研成果價值評估的準確性和科學性。
【關鍵詞】:科研成果 轉化運營 價值評估
【學位授予單位】:華北電力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4
【分類號】:G322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緒論10-15
- 1.1 選題的背景及意義10-11
- 1.2 國內外研究動態(tài)11-13
- 1.2.1 國外研究概況11-12
- 1.2.2 國內研究概況12-13
- 1.3 本文主要研究內容13-15
- 第2章 科研成果運營與價值評估相關理論15-19
- 2.1 科研成果的概念與界定15-16
- 2.1.1 無形資產的界定15-16
- 2.1.2 科研成果的基本屬性16
- 2.2 科研成果轉化運營的相關理論16-17
- 2.3 科研成果價值評估的相關理論17-18
- 2.3.1 科研成果價值評估的基本定義17
- 2.3.2 科研成果價值評估的基本屬性17-18
- 2.4 科研成果價值評估的基本流程18
- 2.5 本章小結18-19
- 第3章 國內外科研成果運營現(xiàn)狀19-24
- 3.1 我國科研成果運營現(xiàn)狀及問題19-21
- 3.1.1 我國科研成果運營現(xiàn)狀19-20
- 3.1.2 我國科研成果運營問題分析20-21
- 3.2 國外科研成果運營現(xiàn)狀21-23
- 3.2.1 美國科研成果運營現(xiàn)狀22
- 3.2.2 日本科研成果運營現(xiàn)狀22-23
- 3.2.3 臺灣地區(qū)科研成果運營現(xiàn)狀23
- 3.3 本章小結23-24
- 第4章 我國科研成果運營模式的構建24-36
- 4.1 科研成果的運營模式研究24-29
- 4.1.1 利用科研成果自辦企業(yè)24-26
- 4.1.2 利用科研成果合作創(chuàng)業(yè)26-28
- 4.1.3 利用科研成果入股28-29
- 4.2 科研成果的交易模式研究29-32
- 4.2.1 科技成果的轉讓30-31
- 4.2.2 科技成果的許可使用31-32
- 4.3 創(chuàng)新性科研成果運營模式研究32-34
- 4.3.1 利用金融方式進行科研成果運營32-33
- 4.3.2 利用信息技術方式進行科研成果運營33-34
- 4.4 運營模式的合理選擇分析34-35
- 4.5 本章小結35-36
- 第5章 不同運營模式下科研成果價值評估方法研究36-49
- 5.1 科研成果價值評估方法36-42
- 5.1.1 重置成本法36-38
- 5.1.2 市場法38-39
- 5.1.3 收益現(xiàn)值法39-42
- 5.2 不同方法的比較42-43
- 5.2.1 三種基本方法的比較42
- 5.2.2 針對不同類型科研成果的比較42-43
- 5.3 科研成果運營時的價值評估方法選擇43-48
- 5.3.1 不同運營模式下評估方法選擇43-45
- 5.3.2 不同運營模式下評估注意問題及對策45-48
- 5.4 本章小結48-49
- 第6章 收益法的創(chuàng)新應用49-59
- 6.1 收益額預測常用方法50
- 6.2 灰色預測模型50-52
- 6.2.1 灰色預測模型理論50-51
- 6.2.2 灰色預測模型的建立步驟51-52
- 6.3 龔柏茲曲線預測模型52-53
- 6.4 多種方法對收益額組合預測53-58
- 6.4.1 組合預測理論53-54
- 6.4.2 收益法創(chuàng)新應用案例54-58
- 6.5 本章小結58-59
- 第7章 科研成果的分割問題研究59-69
- 7.1 主觀分析法59-65
- 7.1.1 主觀分析法理論59-62
- 7.1.2 主觀分析法案例62-65
- 7.2 客觀分析法65-68
- 7.2.1 客觀分析法理論65-66
- 7.2.2 客觀分析法案例66-68
- 7.3 本章小結68-69
- 第8章 結論與展望69-71
- 參考文獻71-74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其它成果74-75
- 致謝75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6條
1 楊亞西;楊波;;實物期權法在無形資產價值評估中的應用[J];財會月刊;2009年21期
2 張煒達;肖周錄;;我國高校專利技術成果轉化——兼評《科技進步法》第20條對美國經(jīng)驗的借鑒[J];電子知識產權;2008年08期
3 鞠永強;風險投資中折現(xiàn)率問題分析[J];企業(yè)技術開發(fā);2005年03期
4 閆傲霜;;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后一公里”[J];前線;2011年12期
5 金海燕;;我國高?萍汲晒D化中的風險投資與天使投資[J];中國電力教育;2008年24期
6 蔡紅艷;;企業(yè)無形資產的核算方法[J];China's Foreign Trade;2010年12期
本文關鍵詞:科研成果運營模式及價值評估方法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968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3968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