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知識的公共性維度
發(fā)布時間:2021-12-10 10:10
正是那些可以社會化的重復性經(jīng)驗事實才能被稱為客觀事實。它不僅是可傳達的,而且是可以用公共的方法所驗證的,它構成了知識的直接基礎。在我們看來,維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庫恩的"范式"、建構主義的"本征態(tài)"等有關觀點蘊含有對知識的公共性維度的一定程度的肯定的思想或意識。公共性是知識之不可或缺的維度,在引入公共性的基礎上對知識論進行重構,對于推動知識論研究的深入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文章來源】:廊坊師范學院學報. 2004,(03)
【文章頁數(shù)】:4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真理的認可問題[J]. 童世駿. 學術月刊. 2000(02)
[2]交往·主體間性·客觀性[J]. 朱葆偉,李繼宗. 哲學研究. 1992(02)
[3]奇異悖論——證偽主義可以被證偽嗎?[J]. 金觀濤. 自然辯證法通訊. 1989(02)
本文編號:3532409
【文章來源】:廊坊師范學院學報. 2004,(03)
【文章頁數(shù)】:4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論真理的認可問題[J]. 童世駿. 學術月刊. 2000(02)
[2]交往·主體間性·客觀性[J]. 朱葆偉,李繼宗. 哲學研究. 1992(02)
[3]奇異悖論——證偽主義可以被證偽嗎?[J]. 金觀濤. 自然辯證法通訊. 1989(02)
本文編號:35324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353240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