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燃料領域重點公司加氫脫氧技術的專利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6-23 18:17
本文從專利分析角度,對中國石化、Honeywell UOP、Neste Oil三家國內外重要的生物燃料開發(fā)商所涉及加氫脫氧技術的專利保護情況進行分析,包括簡要分析加氫脫氧技術的專利申請年趨勢分布,重點剖析重要專利技術布局。分析結果表明:涉及生物燃料加氫脫氧技術的國內專利第一大申請人的中國石化,重點利用催化劑級配技術來解決催化床層溫度控制問題,該部分專利申請就占其加氫脫氧制生物燃料專利申請總量的50.8%,具體工藝包括采用不同活性組分的催化劑級配、相同活性組分的催化劑的含量級配以及與催化劑床層溫度控制相結合的方式。作為重要國外專利申請人,UOP公司在生物燃料制備加氫脫氧技術中,對氫耗的控制和熱解油的脫氧問題的貢獻尤為突出;Neste針對原料范圍的擴展開發(fā)了大量關于進料的選擇處理技術,包括通過增加進料分子量、改變進料分子結構、引入稀釋劑/硫化劑、純化原料等方式,以降低油脂原料對產品質量或催化劑的影響。
【文章來源】:中國發(fā)明與專利. 2020,17(01)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中國石化加氫脫氧技術專利申請年趨勢分布
中國石化針對生物燃料加氫脫氧技術進行了有關工藝、催化劑、設備的改進研究,其專利技術創(chuàng)新點布局見圖2。相關技術中,催化劑級配技術先后從2009年到2015年間形成了多系列、大數量的申請,是中石化關于加氫脫氧技術改進中極為典型的技術。同時,調節(jié)氣控制技術也是其在關于控制產物選擇方面非常特色的技術。故下文對這兩種代表性專利技術進行具體分析。2.2.1 催化劑級配技術
霍尼韋爾旗下的UOP公司作為一家世界一流的石油精煉和石化產品生產商,在生物燃料研制領域處于領先。UOP于2006年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和化學品分部,采用其開發(fā)的Ecofining工藝,使用催化加氫處理技術將原油轉化為綠色柴油[4]。同年,UOP提出關于采用生物原料生產柴油的方法的第一件專利申請,專利號為US20060264684A,該技術于2005年5月19日提出了臨時申請,然后依此為優(yōu)先權在美國(US20080154073A)、歐洲(EP1728844A)、巴西(BR200601798A)、印度(IN200601195I)申請專利,此后該專利被EXXONMOBIL、UOP、NESTE、CONOCOPHILLIPS等公司的166件專利引用,可見該專利為核心專利。之后,UOP相關專利申請基本保持平穩(wěn),2007年后專利申請增長較快,尤在2009年申請量達到峰值,而UOP另一典型工藝,利用生物質熱解油進行加氫改質生產生物汽油、生物柴油或航空生物燃料的快速熱解-加氫改質技術的相關專利也是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快速發(fā)展。3.2 重要技術專利布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自主研發(fā)生物航煤首次成功跨洋飛行[J]. 石油化工應用. 2017(12)
[2]航空生物燃料技術發(fā)展背景與應用現(xiàn)狀[J]. 胡徐騰,齊泮侖,付興國,何皓,黃格省,李頂杰. 化工進展. 2012(08)
[3]航空生物燃料的現(xiàn)狀及研制前景展望[J]. 諸逢佳,劉建周. 能源與環(huán)境. 2011(04)
[4]第二代和第三代生物燃料發(fā)展現(xiàn)狀及啟示[J]. 姚國欣,王建明. 中外能源. 2010(09)
本文編號:3245426
【文章來源】:中國發(fā)明與專利. 2020,17(01)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中國石化加氫脫氧技術專利申請年趨勢分布
中國石化針對生物燃料加氫脫氧技術進行了有關工藝、催化劑、設備的改進研究,其專利技術創(chuàng)新點布局見圖2。相關技術中,催化劑級配技術先后從2009年到2015年間形成了多系列、大數量的申請,是中石化關于加氫脫氧技術改進中極為典型的技術。同時,調節(jié)氣控制技術也是其在關于控制產物選擇方面非常特色的技術。故下文對這兩種代表性專利技術進行具體分析。2.2.1 催化劑級配技術
霍尼韋爾旗下的UOP公司作為一家世界一流的石油精煉和石化產品生產商,在生物燃料研制領域處于領先。UOP于2006年建立了可再生能源和化學品分部,采用其開發(fā)的Ecofining工藝,使用催化加氫處理技術將原油轉化為綠色柴油[4]。同年,UOP提出關于采用生物原料生產柴油的方法的第一件專利申請,專利號為US20060264684A,該技術于2005年5月19日提出了臨時申請,然后依此為優(yōu)先權在美國(US20080154073A)、歐洲(EP1728844A)、巴西(BR200601798A)、印度(IN200601195I)申請專利,此后該專利被EXXONMOBIL、UOP、NESTE、CONOCOPHILLIPS等公司的166件專利引用,可見該專利為核心專利。之后,UOP相關專利申請基本保持平穩(wěn),2007年后專利申請增長較快,尤在2009年申請量達到峰值,而UOP另一典型工藝,利用生物質熱解油進行加氫改質生產生物汽油、生物柴油或航空生物燃料的快速熱解-加氫改質技術的相關專利也是在這一時期得到了快速發(fā)展。3.2 重要技術專利布局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中國自主研發(fā)生物航煤首次成功跨洋飛行[J]. 石油化工應用. 2017(12)
[2]航空生物燃料技術發(fā)展背景與應用現(xiàn)狀[J]. 胡徐騰,齊泮侖,付興國,何皓,黃格省,李頂杰. 化工進展. 2012(08)
[3]航空生物燃料的現(xiàn)狀及研制前景展望[J]. 諸逢佳,劉建周. 能源與環(huán)境. 2011(04)
[4]第二代和第三代生物燃料發(fā)展現(xiàn)狀及啟示[J]. 姚國欣,王建明. 中外能源. 2010(09)
本文編號:32454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3245426.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