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子信息領域專利布局及技術發(fā)展趨勢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6-09 11:39
量子信息技術已成為全球重要的新興技術之一,相關專利快速增長,美日兩國早期申請較多,近年來中國不斷發(fā)力,現已攀升至全球第二位,僅次于美國。同時,越來越多科技巨頭紛紛加大投入想在量子信息市場占有一席之地,有力促進量子信息技術向產業(yè)化方向邁進。本文主要通過量子信息領域專利布局分析了相關技術發(fā)展現狀及趨勢,并提出了發(fā)展建議。
【文章來源】:信息技術與信息化. 2020,(07)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專利權人區(qū)域申請趨勢
圖2展示的是全球量子信息技術領域的技術構成以及各個技術方向的數量分布和比例情況。量子技術的申請主要集中在G和H部,技術構成排名前十的包括G06N、H04L、H01L、H04B、G06F、G02F、B82Y、H03K、G02B 、H01S。排名第一的技術分支是G06N,主要涵蓋了量子計算機相關專利,申請量為1941;排名第二的是H04L,包括量子通信、量子密碼、區(qū)塊鏈、量子計算算法模型等,申請量為1484件,占比28.4%;排名第三的是H01L,主要包含了IBM、Intel及D-WAVE申請的一些關于量子基礎理論研究的專利,申請量為956件,比例為18.3%?梢,全球量子信息技術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3 國內外申請人分析
圖3展示的是專利申請人排名分析。申請人排名前十的全是企業(yè),國內量子通信領域的如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排名全球第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帶領的研發(fā)團隊成績斐然,2020年5月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量子安全時間傳遞的原理性實驗驗證,為未來構建安全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奠定了基礎,現已累計申請54項專利,全球院校專利申請排名第一。圖4展示的是近5年有專利申請的新進專利權人申請趨勢,如般量子科技、合肥本源量子都是國內近年來量子信息技術領域的翹楚。圖4 新進專利權人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專利的量子通信國際競爭態(tài)勢研究[J]. 張倩. 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 2019(10)
[2]量子通信領域專利分析及對我國發(fā)展的啟示[J]. 楊秀麗,趙今明. 中國科技資源導刊. 2018(06)
[3]量子信息技術發(fā)展態(tài)勢與規(guī)劃分析[J]. 關志勇. 通訊世界. 2018(03)
[4]量子計算技術發(fā)展現狀與趨勢[J]. 吳根,資劍,楊濤,陳卓敏. 科技中國. 2017(09)
本文編號:3220511
【文章來源】:信息技術與信息化. 2020,(07)
【文章頁數】:3 頁
【部分圖文】:
專利權人區(qū)域申請趨勢
圖2展示的是全球量子信息技術領域的技術構成以及各個技術方向的數量分布和比例情況。量子技術的申請主要集中在G和H部,技術構成排名前十的包括G06N、H04L、H01L、H04B、G06F、G02F、B82Y、H03K、G02B 、H01S。排名第一的技術分支是G06N,主要涵蓋了量子計算機相關專利,申請量為1941;排名第二的是H04L,包括量子通信、量子密碼、區(qū)塊鏈、量子計算算法模型等,申請量為1484件,占比28.4%;排名第三的是H01L,主要包含了IBM、Intel及D-WAVE申請的一些關于量子基礎理論研究的專利,申請量為956件,比例為18.3%?梢,全球量子信息技術研究仍處于初級階段。3 國內外申請人分析
圖3展示的是專利申請人排名分析。申請人排名前十的全是企業(yè),國內量子通信領域的如般量子科技有限公司排名全球第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帶領的研發(fā)團隊成績斐然,2020年5月利用“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量子安全時間傳遞的原理性實驗驗證,為未來構建安全的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奠定了基礎,現已累計申請54項專利,全球院校專利申請排名第一。圖4展示的是近5年有專利申請的新進專利權人申請趨勢,如般量子科技、合肥本源量子都是國內近年來量子信息技術領域的翹楚。圖4 新進專利權人分析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專利的量子通信國際競爭態(tài)勢研究[J]. 張倩. 信息通信技術與政策. 2019(10)
[2]量子通信領域專利分析及對我國發(fā)展的啟示[J]. 楊秀麗,趙今明. 中國科技資源導刊. 2018(06)
[3]量子信息技術發(fā)展態(tài)勢與規(guī)劃分析[J]. 關志勇. 通訊世界. 2018(03)
[4]量子計算技術發(fā)展現狀與趨勢[J]. 吳根,資劍,楊濤,陳卓敏. 科技中國. 2017(09)
本文編號:32205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322051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