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群體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差異性實證比較
發(fā)布時間:2021-06-07 07:10
通過深入分析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內涵,將科技工作者的總社會責任分為核心責任、基本責任和延伸責任三個方面,并依此構建了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的評價指標體系;依據熵權法確定指標權重,建立了評價模型;根據1999份山西省運城市科技工作者問卷調查數(shù)據,對不同工作種類、性別、年齡、學歷、職稱和職務的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進行實證研究。研究發(fā)現(xiàn):(1)僅不同學歷在核心責任方面存在顯著差異;(2)不同工作類別、不同學歷和不同職務在基本責任方面存在顯著差異。(3)不同年齡、不同職稱、不同職務在延伸責任方面存在顯著差異,并且有遞增趨勢。政策建議:(1)行政管理部門應給有行政職務的科技工作者更多的時間與空間;(2)加強碩士研究生階段的培養(yǎng)教育工作;(3)政府部門應當加大對履行社會延伸責任的宣傳力度。
【文章來源】:運城學院學報. 2020,38(06)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引言
1.研究設計
1.1 群體劃分
1.2 研究內容
2.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指標體系
3.數(shù)據收集與整理
3.1 數(shù)據收集
3.1.1 問卷設計
3.1.2 調查方案
3.2 樣本分布
4.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評價
4.1 評價模型
4.2 權重計算
4.2.1 熵權法
4.2.2 社會責任得分
5.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的實證分析
5.1 描述統(tǒng)計分析
5.2 不同群體的差異分析
6.結論
7.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參與行為及影響因素——基于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數(shù)據的實證分析[J]. 吳蕓,趙延東. 中國科技論壇. 2018(11)
[2]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問題的反思與探索[J]. 董琳琳,賈玥.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6(02)
[3]山西科技工作者科研活動制約因素分析[J]. 張培富,馮玉峰.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2)
[4]中國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意識基本特征分析[J]. 陸根書,孫海鷹,李科,王海晨,暢蕙蕊.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5)
[5]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研究的理論框架與模式[J]. 何國祥. 中國科技論壇. 2010(07)
[6]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的系統(tǒng)分析[J]. 彭濤,王忠,韓連慶. 科技管理研究. 2008(12)
[7]科學技術的價值負載與社會責任[J]. 林堅,黃婷.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6(02)
[8]論大科學時代科學家的社會責任[J]. 賈向桐,張立靜. 求實. 2005(08)
[9]百年科學倫理的演進與當前的論爭[J]. 金吾倫. 求是. 2003(22)
[10]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問題的由來與發(fā)展[J]. 莫少群.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3(06)
碩士論文
[1]論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D]. 周莉.武漢科技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16120
【文章來源】:運城學院學報. 2020,38(06)
【文章頁數(shù)】:6 頁
【文章目錄】:
引言
1.研究設計
1.1 群體劃分
1.2 研究內容
2.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指標體系
3.數(shù)據收集與整理
3.1 數(shù)據收集
3.1.1 問卷設計
3.1.2 調查方案
3.2 樣本分布
4.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評價
4.1 評價模型
4.2 權重計算
4.2.1 熵權法
4.2.2 社會責任得分
5.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的實證分析
5.1 描述統(tǒng)計分析
5.2 不同群體的差異分析
6.結論
7.政策建議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科技工作者的政治參與行為及影響因素——基于全國科技工作者狀況調查數(shù)據的實證分析[J]. 吳蕓,趙延東. 中國科技論壇. 2018(11)
[2]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問題的反思與探索[J]. 董琳琳,賈玥. 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 2016(02)
[3]山西科技工作者科研活動制約因素分析[J]. 張培富,馮玉峰. 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5(02)
[4]中國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意識基本特征分析[J]. 陸根書,孫海鷹,李科,王海晨,暢蕙蕊. 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12(05)
[5]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研究的理論框架與模式[J]. 何國祥. 中國科技論壇. 2010(07)
[6]科技工作者社會責任的系統(tǒng)分析[J]. 彭濤,王忠,韓連慶. 科技管理研究. 2008(12)
[7]科學技術的價值負載與社會責任[J]. 林堅,黃婷.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 2006(02)
[8]論大科學時代科學家的社會責任[J]. 賈向桐,張立靜. 求實. 2005(08)
[9]百年科學倫理的演進與當前的論爭[J]. 金吾倫. 求是. 2003(22)
[10]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問題的由來與發(fā)展[J]. 莫少群. 自然辯證法研究. 2003(06)
碩士論文
[1]論科技工作者的社會責任[D]. 周莉.武漢科技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2161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3216120.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