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問題之探析
發(fā)布時間:2017-04-06 20:15
本文關鍵詞: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問題之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20世紀是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時代,一系列重大科技成就相繼問世,極大地改變了人類社會的面貌。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chǎn)力”,釋放出了巨大的社會功能。 然而,科學技術猶如一把“雙刃劍”,在造福人類的同時也對社會生活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和造成了難以預料的沖擊,人們在享受科技帶來的福利時也開始對科學這種特殊而重要的活動進行系統(tǒng)的反思。而作為科學研究活動主體的科學家,由于掌握著其他人所不具有的專業(yè)知識以及對科技知識應用前景的預測能力,所以就使得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在這一刻顯得尤為重要。 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以科技史和科技倫理學為基礎,從科學家和社會的雙重角度出發(fā),采用理論論證與實例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問題進行討論和研究。本文共分五章來討論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問題: 第一章研究的背景、意義及現(xiàn)狀。 第二章對責任、責任與目的進行了分析,并對科學家、科學家的形成、科學家社會責任的發(fā)展淵源及其內容進行了考察。 第三章主要以科技史為基礎,從科學內部(科學家與科學本身)和科學外部(社會)兩方面來分析影響科學家承擔社會責任的因素。 第四章著重解決科學家如何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這一問題。首先從內部(價值理念)和外部(社會規(guī)范)兩方面給出了科學家承擔社會責任的依據(jù),同時從科學家個體和群體兩方面展開行為選擇,給出科學家個體和群體在承擔社會責任上所必須具備的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 第五章重點試圖從三個方面來論述外部因素在科學家承擔社會責任問題上所應起的作用:一是通過加強科技立法與完善科研道德行為管理來規(guī)范科學家的科學研究行為;二是通過倫理道德教育來提高科學家的倫理道德品質;三是通過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三方面來為科學家的科學研究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關鍵詞】:科學家 社會責任 行為選擇 外部規(guī)范
【學位授予單位】:黑龍江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9
【分類號】:G311
【目錄】: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9
- 第一章 緒論9-17
- 第一節(jié) 研究科學家社會責任的背景及意義9-12
- 一、研究科學家社會責任的背景9-11
- 二、研究科學家社會責任的意義11-12
- 第二節(jié) 研究科學家社會責任的現(xiàn)狀12-17
- 一、本課題國外研究發(fā)展現(xiàn)狀12-14
- 二、本課題國內研究發(fā)展現(xiàn)狀14-17
- 第二章 對科學家社會責任的一般闡述17-27
- 第一節(jié) 三個基本問題17-22
- 一、責任17-18
- 二、責任與目的18-19
- 三、科學家19-22
- 第二節(jié) 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及其發(fā)展淵源22-27
- 一、科學家社會責任的發(fā)展淵源22-24
- 二、科學家負有的社會責任24-27
- 第三章 影響科學家承擔社會責任的因素27-38
- 第一節(jié) 科學家和科學本身的影響27-30
- 一、科學家認識能力的局限性27-28
- 二、科學自身發(fā)展的不成熟性28-29
- 三、科學家的科普意識淡薄29-30
- 第二節(jié) 社會因素的影響30-38
- 一、科技行為主體多元化的影響30-32
- 二、政府和企業(yè)的壓力32-33
- 三、來自意識形態(tài)的影響33-34
- 四、功利主義的誘惑34-36
- 五、“科學價值中性論”的影響36-38
- 第四章 科學家承擔社會責任的依據(jù)及行為選擇38-47
- 第一節(jié) 科學家承擔社會責任的依據(jù)38-40
- 一、內在依據(jù):價值理念38-39
- 二、外在依據(jù):社會規(guī)范39-40
- 第二節(jié) 科學家個體的行為選擇40-43
- 一、不斷創(chuàng)新和開拓精神40-41
- 二、合理的批判與懷疑精神41
- 三、積極參與科學普及工作41-42
- 四、對偽科學進行無情地批判42-43
- 第三節(jié) 科學家群體的行為選擇43-47
- 一、團結協(xié)作43-44
- 二、制定為政府提供合理決策的機制44
- 三、科研的手段和方法更符合人道44-45
- 四、確立對科技成果的預測和評估機制45-47
- 第五章 科學家社會責任的外部規(guī)范47-55
- 第一節(jié) 加強和完善科技立法與監(jiān)督管理47-49
- 一、加強對科學家科研行為的立法工作47-48
- 二、建立和完善科研道德行為管理機構48-49
- 第二節(jié) 深化對科學家的倫理道德教育49-51
- 一、獻身科學、造福人類49-50
- 二、克己奉公50-51
- 三、公正與正義感51
- 第三節(jié) 營造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51-55
- 一、政治上:自由、民主51-52
- 二、經(jīng)濟上:公平、合理52-53
- 三、文化上: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相結合53-55
- 結語55-56
- 參考文獻56-58
- 致謝58
【引證文獻】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吳薇;當下我國大學生科學精神的缺失與構建[D];渤海大學;2012年
本文關鍵詞:科學家的社會責任問題之探析,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2895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2895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