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科研管理論文 >

責任過度及其對負責任創(chuàng)新的啟示

發(fā)布時間:2018-03-18 05:31

  本文選題:責任過度 切入點:負責任創(chuàng)新 出處:《自然辯證法研究》2016年07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責任過度是指責任主體的行為大幅超出了責任對象的需要或責任標準的要求,導致有損責任對象發(fā)展、責任結果與責任動機背道而馳的現(xiàn)象,其表現(xiàn)主要有主體性霸權和溺愛式關懷兩種。責任過度對負責任創(chuàng)新的啟示至少有二:首先要防止歐洲中心主義,因地創(chuàng)新;其次須破除創(chuàng)新迷戀,適度創(chuàng)新。
[Abstract]:Excessive responsibility refers to the phenomenon that the behavior of the subject of responsibility exceeds the needs of the object of responsibility or the requirement of the standard of responsibility, which results in damag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bject of responsibility, and the result of responsibility runs counter to the motive of responsibility. There are at least two kinds of revelations from excessive responsibility to responsible innovation: first, to prevent Eurocentrism and local innovation; secondly, to break down the infatuation of innovation and to innovate moderately.
【作者單位】: 東南大學人文學院哲學與科學系;代爾夫特理工大學技術政策與管理學院哲學系;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資助項目(3213005411) 國家留學基金資助
【分類號】:G30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趙磊;夏保華;;技術恐懼的結構和生成模型[J];自然辯證法通訊;2014年03期

2 易顯飛;;技術創(chuàng)新價值取向歷史變遷的多重剖析[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0年07期

3 鄒成效;張黎夫;;論環(huán)境社會技術與自然技術的作用機理[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09年11期

4 賀來;;“主體性”觀念的反思與意識形態(tài)批判[J];馬克思主義與現(xiàn)實;2007年03期

5 肖峰;;從元倫理看技術的責任與代價[J];哲學動態(tài);2006年09期

6 呂乃基;;論“物質極大豐富”[J];科學技術與辯證法;2006年01期

7 C.胡比希,王國豫;作為權宜道德的技術倫理[J];世界哲學;2005年04期

8 趙敦華;關于普遍倫理的可能性條件的元倫理學考察[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劉念;;貼吧如此招商是殺雞取卵[N];人民日報;2016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戰(zhàn)雄;夏保華;;責任過度及其對負責任創(chuàng)新的啟示[J];自然辯證法研究;2016年07期

2 陳麗云;宋保林;;認知心理學視域下的技術擴散[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6年06期

3 趙磊;;技術存在層面的技術恐懼生成模式[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01期

4 王爽;王前;秦明利;;亞里士多德techné概念的倫理意蘊[J];倫理學研究;2015年05期

5 邢凡夫;;中土世界的技術恐懼——托爾金作品中的科技觀[J];福建工程學院學報;2015年02期

6 易顯飛;劉芳;;論轉基因食品技術恐懼及其弱化路徑[J];探求;2015年02期

7 邢凡夫;;技術恐懼主義背景下的文學批評[J];語文建設;2015年08期

8 楊洋;張洪江;;人類增強技術的倫理考量[J];醫(yī)學與哲學(A);2014年11期

9 譚素琴;;哲學視域下譯者的社會心理研究——從翻譯的認知轉向談起[J];西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年05期

10 張守奎;;歷史唯物主義研究范式的反思與調整[J];中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2014年0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9條

1 鄒成效;衡孝慶;;論環(huán)境社會技術的“綠色編碼”問題[J];自然辯證法通訊;2009年03期

2 易顯飛;李兆友;傅如良;;科學發(fā)展觀與技術創(chuàng)新的價值重構[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6年10期

3 理查德·羅蒂,艾彥;普遍主義的崇高,浪漫主義的深度,實用主義的狡詐[J];第歐根尼;2005年01期

4 程志波,張善信;狂歡后的沉思——嘉年華的技術文化意義[J];山東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02期

5 李文潮;技術倫理與形而上學——試論尤納斯《責任原理》[J];自然辯證法研究;2003年02期

6 王志萍;普遍倫理研究綜述[J];哲學動態(tài);2000年01期

7 約翰·韓納楓,周秉生;中西倫理學交流的新領域:道德和市場經濟的關系[J];哲學研究;1997年04期

8 俞吾金;從抽象認識論到意識形態(tài)批判[J];天津社會科學;1995年05期

9 趙敦華;超越后現(xiàn)代性:神圣文化和世俗文化相結合的一種可能性[J];哲學研究;1994年11期

,

本文編號:1628242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1628242.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14f59***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