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現代技術風險沖突及其綜合治理
本文關鍵詞:論現代技術風險沖突及其綜合治理
【摘要】:迅速發(fā)展的現代技術在強化其內在風險社會擴散的同時增生更多的風險事件,使人們對其巨大的潛在危害的擔憂和恐懼與日俱增,進而演繹出風險沖突事件,F代技術風險沖突與利益博弈風險相互纏繞,背后隱藏著主體認識差異、參與機制缺陷、風險分攤不公等多重矛盾,沖突各方容易走向帶有暴力成份的激烈對抗,嚴重影響現代技術乃至社會發(fā)展的正常秩序,因而迫切需求通過轉變技術方向、擴大風險溝通和完善風險分配等綜合治理模式,從根本上消解影響技術發(fā)展和社會和諧的沖突因素。
【作者單位】: 湖南大學科技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研究所;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現代技術風險哲學理路與安全價值取向研究”(14BZX028)
【分類號】:G301
【正文快照】: 技術發(fā)展與風險伴隨,它的發(fā)展需要冒險,但過度冒險的結果又會引發(fā)風險沖突。在近年來現代技術的迅速發(fā)展中出現了許多風險沖突的事件,比如2007年廈門PX項目事件、2009湖南瀏陽鎘污染事件、2011年大連PX項目事件、2012年江西彭澤核電站事件、2013年成都彭城石化項目事件等。這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歐庭高;;現代技術風險的安全理性考量[J];長沙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02期
2 烏爾里!へ惪 ,王武龍;從工業(yè)社會到風險社會(上篇)——關于人類生存、社會結構和生態(tài)啟蒙等問題的思考[J];馬克思主義與現實;2003年03期
3 鄔曉燕;;科技風險引發(fā)的消費文化沖突及構建和諧文化的思考[J];理論與改革;2013年02期
4 鄔曉燕;;轉基因食品的風險分配與社會公正[J];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年01期
5 朱清海;宋濤;;環(huán)境正義視角下的鄰避沖突與治理機制[J];湖北省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年04期
6 龔文娟;;環(huán)境風險溝通與信任重建[J];綠葉;2013年07期
7 李友梅;;從財富分配到風險分配:中國社會結構重組的一種新路徑[J];社會;2008年06期
8 劉巖;邱家林;;轉型社會的環(huán)境風險群體性事件及風險沖突[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3年09期
9 成協(xié)中;;垃圾焚燒及其選址的風險規(guī)制[J];浙江學刊;2011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浩斌;;風險社會中的主體性原則及其倫理重建[J];安徽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8年03期
2 歐三任;;農村信息化進程中的政治安全風險分析[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6期
3 歐俊;李松柏;;農村醫(yī)療保障問題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20期
4 肖順武;;糧食安全預警機制研究[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33期
5 包學雄;黎雄輝;;農業(yè)自然災害救助的研究綜述[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16期
6 王智杰;左停;;風險社會下市場經濟及農戶生計困境的思考[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28期
7 唐玉青;;水資源區(qū)域生態(tài)補償機制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1年31期
8 戴衛(wèi)東;;構建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責任的思考[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年06期
9 石春梅;朱平;;風險社會理論視域中的價值觀危機及其消解[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年01期
10 張洪根;;現代科技倫理再思考[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革;閻耀軍;;國內外公共危機管理研究綜述[A];2010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危機預警預控管理系統(tǒng)研究”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宋寶安;張一;;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控制物價促進穩(wěn)定的基本戰(zhàn)略[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梁華;;后現代主義文化視角——風險社會與風險文化理論綜述[A];2011年中國社會學年會——“社會穩(wěn)定與社會管理機制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1年
4 周杰;楊望成;;行政問責與官員復出——中國政府應對突發(fā)事件的機制[A];2010年(第十屆)中國制度經濟學年會論文集[C];2010年
5 唐均;;構建和諧社會:社會政策的視角[A];和諧社會:社會建設與改革創(chuàng)新——2007學術前沿論叢(上卷)[C];2007年
6 郭小平;;“風險傳播”研究的范式轉換[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Ⅰ)[C];2006年
7 劉松濤;李建會;;斷裂、不確定性與風險——試析科技風險及其倫理規(guī)避[A];“科技高速發(fā)展對倫理道德底線的沖擊及其化解”主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8 楊書婕;;基于2008年南方雪災的技術風險研究[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9 宋曉光;;R&D活動中的科技風險[A];第二屆中國科技哲學及交叉學科研究生論壇論文集(碩士卷)[C];2008年
10 張U,
本文編號:11994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11994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