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A的R科學院研究所綜合能力實證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1-15 03:17
本文關鍵詞:基于DEA的R科學院研究所綜合能力實證研究
【摘要】:科研評估工作起源于英國文官的晉升制度,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考核由政府逐漸轉向各行各業(yè),由個人的考核拓展為集體和團隊綜合能力的評價。由于科技成為社會發(fā)展的第一生產力,目前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科學研究的發(fā)展,對科學研究的資金投入也迅速增加。合理有效的科研評價體系對于更好地激發(fā)科研潛力、營造創(chuàng)新環(huán)境、促進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晪發(fā)水平的提高以及推進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體系的建立和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國外一些發(fā)達國家相比,我國的科研評價工作起步較晚。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科教興國”戰(zhàn)略的確定,國家加大了對科研的投資力度,同時也增強了對科研評價工作的關注度。 本文在參考已有研究的基礎上,結合研究所的具體情況,設計了R科學院研究所綜合能力評價指標體系,分別運用Malmquist、C2R和C2GS2模型,對R科學院十一五期間即2006-2010年10個研究所綜合能力進行實證分析。通過運用Malmquist模型對2006-2010年10個研究所整體情況進行研究,同時對其中非營利性質和擬轉企性質的研究所分別進行Malmquist運算,對其結果分別進行分析。通過運用C2R和C2GS2模型,對十一五期間R科學院10個研究所的綜合能力進行實證研究,分析其DEA有效性并根據綜合效率值對研究所綜合能力水平進行排序。同時對非有效的決策單元的評價指標在目標值的基礎上進行調整,分析了研究所2006年和2010年整體水平的變化情況,并根據模型結果分析了變化的原因。通過研究得出結論,R科學院各研究所之間綜合能力水平差異較大,全要素生產率最高值為1.562,大約是最低值0.581的2.7倍。但總體而言各研究所2006-2010年生產率水平雖未取得較大進步,但也沒有較大的退步,能夠保持基本的發(fā)展水平。同時大部分研究所存在投入資源冗余,產出不足的現象,且科學院的整體發(fā)展水平不協調。文章最后,根據結論提出了七點建議,分別是(1)外引內培,加強人才隊伍建設(2)積極申報科研項目,擴大科研經費投入(3)更新升級儀器設備,增強研究所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4)建立科研資源配置機制,提升科研效率(5)提高科研成果轉化能力,增加科技性收入(6)評價結果與撥款掛鉤,改善內部競爭環(huán)境。(7)大所小所一起抓,帶動整體平衡發(fā)展。 不同的單位面對的是不同的外部環(huán)境和迥異的內部組織結構,只有基于具體的單位和組織,綜合能力評價體系設計和研究才有現實的土壤。本文的研究成果對于農業(yè)類科研院所的綜合能力評價具有一定的指導和示范作用。
【學位授予單位】:海南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1
【分類號】:F224;G322.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普;趙偉;張長青;;安徽省級農業(yè)科研機構綜合科研能力現狀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15期
2 廖文國,趙飛,李章華;科研院所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法[J];北京聯合大學學報;2002年02期
3 張前榮;;基于DEA模型的區(qū)域科技投入相對效率的實證研究[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01期
4 許正春;陳奇榕;;福建省農科院各研究單位綜合能力評估分析[J];福建農業(yè)科技;2007年04期
5 張佳;姜同強;;綜合評價方法的研究現狀評述[J];管理觀察;2009年06期
6 韓海彬;李全生;;基于AHP/DEA的高校投入產出效率評價研究[J];復旦教育論壇;2009年01期
7 李永春,曹慧,王亞軍;青海省國有科研院所科技能力綜合評價[J];青海科技;1999年02期
8 劉浩;奧地利科學院科研機構的評價體系[J];全球科技經濟w,
本文編號:11881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1188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