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社區(qū)知識轉移的情境研究
本文關鍵詞:虛擬社區(qū)知識轉移的情境研究
【摘要】:知識轉移在虛擬社區(qū)知識傳播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知識轉移自身需要情境因素制約,如何優(yōu)化知識轉移情境將直接影響知識轉移的效果。本文首先闡述虛擬社區(qū)知識轉移概念及形成過程中知識需求、知識情境、知識吸收等方面對達成知識轉移效果的邏輯演繹關系進而提出虛擬社區(qū)知識轉移的情境因素,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虛擬社區(qū)知識轉移的情境優(yōu)化策略。
【作者單位】: 長春師范大學圖書館;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圖書館;
【分類號】:G302
【正文快照】: 1引言知識經濟社會中知識轉移越來越受到重視,它以促進個體、團隊、組織學習和創(chuàng)新為目的,提升個體能力,促進團隊效率,進而提高組織績效。瑞格爾德(Rheingold)在1993年提出虛擬社區(qū)概念,是指“一群主要通過計算機網絡相互溝通的人們,他們相互有某種程度的認識、分享某種程度的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馬駿;仲偉周;陳燕;;基于知識轉移情境的知識轉移成本影響因素分析[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年03期
2 胡昌平;劉璐;;虛擬社區(qū)的知識轉移研究[J];情報探索;2010年09期
3 余敏;丁照蕾;;圖書館知識轉移的情境構建[J];情報雜志;2008年11期
4 楊斌;王學東;;虛擬團隊知識轉移過程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10年02期
5 趙闖;;基于組織情景的知識轉移障礙與解決對策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2年09期
6 王傲;劉寶瑞;;虛擬社區(qū)知識共享過程中的知識信任度研究[J];情報科學;2012年09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婷;;圖書館知識轉移效果的影響因素分析及模型[J];山西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3年01期
2 馮振華;;論圖書館在高校知識轉移中的作用[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0年02期
3 徐升華;李山;;校企知識轉移的情境、渠道與模式選擇路徑[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2年11期
4 于玲玲;趙西萍;周密;趙欣;;知識轉移中知識特性與聯系強度的聯合調節(jié)效應研究——基于成本視角的分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2年10期
5 衛(wèi)潔;牛沖槐;;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知識轉移系統(tǒng)建模與仿真[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年05期
6 李靖華;毛麗娜;;呼叫中心與后臺服務部門間的知識轉移——社會資本理論視角[J];科學學研究;2013年08期
7 王冠玉;李云祥;曾志康;鐘翠;李宇翔;鄧慧靈;韋志揚;;圖書館協(xié)同構建農業(yè)科研系統(tǒng)信息庫的研究[J];湖南農業(yè)科學;2014年07期
8 程娟;;基于博客的知識轉移與一般知識轉移的比較研究[J];情報科學;2008年04期
9 左亮亮;郭春俠;吳昌合;;近十年國內知識轉移研究的文獻計量實證分析[J];情報科學;2010年06期
10 張浩;;基于小世界網絡的高校知識轉移機理及擴散模型研究[J];情報科學;2011年09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齊晶晶;創(chuàng)新型經濟圈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2 韓明華;基于情境分析的集群企業(yè)知識轉移機理與模型研究[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3 王學東;虛擬團隊知識共享機理與實證研究[D];武漢大學;2011年
4 張寶生;基于知識網絡的虛擬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的知識流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5 楊波;虛擬企業(yè)知識轉移的機制與效用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1年
6 陳卓群;基于學術博客的個體之間知識轉移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2年
7 鄧靈斌;社會關系視角下的知識轉移策略研究[D];武漢大學;2008年
8 李一楠;母子公司知識轉移研究[D];山東大學;2009年
9 張睿;技術聯盟組織間知識轉移過程和影響因素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10 付菁華;內部社會資本對跨國母子公司內部知識轉移績效的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10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龐學卿;組織文化、知識轉移與新服務開發(fā)績效[D];浙江工商大學;2011年
2 占旺國;基于生命周期的虛擬團隊知識分布與知識轉移路徑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3 張釗;虛擬團隊知識協(xié)同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1年
4 王愛品;圖書館聯盟環(huán)境下的知識轉移效益評價[D];河南科技大學;2009年
5 張朝賓;網絡視角下的組織間知識轉移動力機制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1年
6 肖瑩姣;現代制造環(huán)境下知識對制造時間的影響因素及影響機理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7 羅桂平;工程項目成本構成與影響因素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1年
8 王錕;高校圖書館知識轉移機制與績效實證研究[D];天津工業(yè)大學;2007年
9 王園園;跨國公司內部知識國際轉移的民族文化差異影響研究[D];復旦大學;2008年
10 張婷;圖書館知識轉移的機制及其效度研究[D];山西大學;2008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杜衍姝;王秀麗;;工作績效與組織內部知識轉移效果關系的實證研究[J];財會通訊;2011年21期
2 何瑛;;虛擬團隊:網絡經濟條件下的企業(yè)組織新模式[J];經濟管理;2001年20期
3 王暉;;信任的影響因素分析[J];經濟研究導刊;2011年24期
4 馬費成;王曉光;;知識轉移的社會網絡模型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06年07期
5 顏先卓;;試論圖書館的知識轉移功能[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3期
6 張莉;齊中英;田也壯;;知識轉移的影響因素及轉移過程研究[J];情報科學;2005年11期
7 賀巷超;;基于信息場視角的圖書館知識轉移機制初探[J];情報雜志;2007年01期
8 徐洪升;;圖書館知識轉移機理與方式探析[J];情報雜志;2007年01期
9 徐洪升;;圖書館知識轉移的障礙與對策分析[J];情報雜志;2007年02期
10 王娟茹;趙嵩正;;虛擬團隊知識轉移機理研究[J];情報雜志;2007年05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崔楠;崔慶安;汪濤;;在線零售情境因素對顧客惠顧意愿的影響研究[J];管理科學學報;2013年01期
2 ;情境因素對創(chuàng)意性產出的影響[J];新營銷;2013年08期
3 潘清泉;韋慧民;;程序公平效應有限情境研究[J];企業(yè)經濟;2013年02期
4 溫鵬飛;;決定顧客抱怨行為的消費情境因素研究綜述[J];市場周刊(理論研究);2007年12期
5 徐進;朱菁;;國內外知識情境研究綜述[J];情報雜志;2009年03期
6 楊秀麗;程永運;;對情境因素下消費者超市購物行為的研究[J];價值工程;2009年04期
7 王瑋;陳蕊;;互聯網情境下的信任研究評介及展望[J];外國經濟與管理;2013年10期
8 周建波;;中國管理環(huán)境的情境因素:文化、人口與機制的深層結構[J];黑龍江社會科學;2012年01期
9 陳江濤;論情境因素對消費者購房決策的影響[J];消費經濟;2005年01期
10 原欣偉;伊景冰;張元好;;情境因素下的學習動因、創(chuàng)新和績效——一個實證研究[J];研究與發(fā)展管理;2008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田立新;羅品一;;鑄造情境培養(yǎng)表達[A];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促進吉林經濟發(fā)展——啟明杯·吉林省第四屆科學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下冊)[C];2006年
2 江根源;;網絡社區(qū)中的隱私關注與其互動情境間的作用關系[A];“傳播與中國·復旦論壇”(2013)——網絡化關系:新傳播與當下中國論文集[C];2013年
3 閆燕;孫巖;凌玲;;海歸回國調整適應影響因素研究[A];第六屆(2011)中國管理學年會——組織行為與人力資源管理分會場論文集[C];2011年
4 吳繼霞;杜晶;;初中生誠信知行沖突的情境影響因素研究[A];第十五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1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吳燕 杭州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心理系;分攤損失比分享收益更應注重分配公平[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劍 ;影響員工創(chuàng)造性績效的組織情境因素及動機機制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3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張偉;大學生內隱助人態(tài)度的情境效應[D];寧夏大學;2014年
2 李莉;有或無壓力情境下不同領導力大學生抑制控制的特點[D];河南大學;2013年
3 陸悅;音樂因素、人格及情境對音樂情緒的影響[D];西南大學;2014年
4 金菊花;個體因素與情境因素對創(chuàng)造力的影響研究[D];延邊大學;2012年
5 李莉;科學接受的主體情境分析[D];華中師范大學;2006年
6 楊茜;企業(yè)知識轉移的情境因素研究[D];山西大學;2008年
7 柯爽;影響狀態(tài)自控的消費情境因素探析[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8 吳楠;基于情境感知的移動學習系統(tǒng)研究[D];安徽工業(yè)大學;2014年
9 馬一飛;個體因素和情境因素與情境興趣的關系研究[D];首都師范大學;2008年
10 李慶國;女性物質依賴初次接觸的情境因素[D];鄭州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1869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11869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