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科研管理論文 >

從一款植物學游戲看18、19世紀的科學傳播

發(fā)布時間:2017-11-09 10:07

  本文關鍵詞:從一款植物學游戲看18、19世紀的科學傳播


  更多相關文章: 《植物學消遣》 科學傳播 《植物學入門》 林奈 盧梭


【摘要】:《植物學消遣》(Botanical Pastime)是19世紀初一款寓教于樂的問答游戲,這款游戲的植物學知識和插圖主要參考了韋克菲爾德的《植物學入門》,讓參與者了解當時盛行的林奈植物學。從知識的原創(chuàng)者林奈和植物學實踐者盧梭的《植物學通信》到游戲的參考源《植物學入門》,植物學知識經過了科學家到科普作家和科普作家之間的兩種傳播方向。這款游戲是當時科學傳播的新嘗試,也是公眾消費科學的一種方式。
【作者單位】: 北京大學哲學系;
【基金】:國家重大社科基金“西方博物學文化與公共生態(tài)意識關系研究”(13&ZD067)
【分類號】:G899;G321.9
【正文快照】: 1導言:寓教于樂的植物學游戲這是在19世紀初期的一種游戲卡,寓教于樂,在游戲中學習植物學知識。這套游戲卡出版于1813年,原名《植物學消遣》(Botanical Pastime),另有一個版本叫《植物學基礎》(Elements of Botany),也出版于1810年前后,具體時間不詳,本文全部依照1813年的版本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殿華;;現代迷信的流傳與科學傳播的誤區(qū)[J];社會科學家;2005年S2期

2 謝彥;;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時期的科學傳播[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年01期

3 楊建華;舒志彪;;不同學部院士科學傳播行為對比研究[J];科學經濟社會;2008年03期

4 劉華杰;;科學傳播的三種模型與三個階段[J];科普研究;2009年02期

5 翟杰全,楊志堅;對“科學傳播”概念的若干分析[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03期

6 劉華杰;整合兩大傳統:兼談我們所理解的科學傳播[J];南京社會科學;2002年10期

7 韓建民;晚清科學傳播的幾種模式[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05期

8 唐麗,李曼羅;版權制度對科學傳播的意義及局限[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年03期

9 楊清明,趙東偉;論科學傳播內容與機制的辯證統一[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5期

10 黃時進;;論科學傳播的網絡時代特征[J];求索;2007年07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金崢華;;建構主義思想下對科學傳播社會語境的思考[A];科普惠民 責任與擔當——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第二十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2 舒志彪;來英;;電視科學傳播能力研究——以科教欄目為例[A];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2008《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論壇暨第十五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文集[C];2008年

3 劉秀花;;氣象科普在科學傳播中的作用[A];中國氣象學會2007年年會加強氣象科普能力建設,推動氣象事業(yè)又好又快發(fā)展分會場論文集[C];2007年

4 曾鐵;;科學傳播應重視規(guī)范性和科學性——以近年幾家大報的若干文章為例[A];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5 張香平;;科學傳播需要雙力驅動[A];中國科技新聞學會第九次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姜照君;陳清;;科學傳播的“邊緣化”[A];2006中國傳播學論壇論文集(Ⅱ)[C];2006年

7 石國進;;應急條件下的科學傳播機制探究[A];山西大學2008年全國博士生學術論壇(科學技術哲學)[C];2008年

8 孫紅霞;任嶸嶸;;科學傳播理論研究新探[A];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公民科學素質建設論壇暨第十八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9 李秀菊;何薇;;歐盟科研框架計劃項目中科學傳播的政策與實踐分析[A];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公民科學素質建設論壇暨第十八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10 吳琦來;普宏;孟雷;;關于中日高?茖W傳播人才培養(yǎng)課程設置的比較研究[A];安徽首屆科普產業(yè)博士科技論壇——暨社區(qū)科技傳播體系與平臺建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尹兆鵬;科學傳播的哲學研究[D];復旦大學;2004年

2 黃時進;哲學視野中的科學傳播受眾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3 羅紅;科學傳播的敘述轉向及其哲學思考[D];南開大學;2014年

4 王細榮;清末民初新型知識分子科學中國化實踐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宗衛(wèi)征;科學傳播問題研究[D];新疆大學;2010年

2 張凡;簡論科學傳播的歷史演變[D];武漢理工大學;2005年

3 施徑科;科學傳播中的公眾理解問題初探[D];中南大學;2004年

4 李泳涵;科學傳播的學科基礎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5 李健;從《天使與魔鬼》的科學傳播影響透視科學形象重塑[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6 林小豐;新媒體背景下我國科學傳播的問題與對策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7 楊俊朋;美、英、澳大學科學傳播教育發(fā)展現狀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8 張彩娥;公眾興趣小組與科學傳播[D];河北大學;2010年

9 張?zhí)m蘭;論《遐邇貫珍》的科學傳播[D];河北大學;2010年

10 伍振;突發(fā)性災難事件下的科學傳播機制探討[D];廣西民族大學;2010年

,

本文編號:116138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keyanlw/116138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ead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