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人才行政管理體制:現狀、問題與改革路徑
本文選題:管理體制 + 外國人才。 參考:《現代管理科學》2017年04期
【摘要】:現階段,我國外國人才管理行政體制在管理主體層面顯現出職能分散與缺位的弊病;在甄別選拔層面存在著需求評估與分類機制缺失的問題;在激勵考評層面表現出效力與針對性不足的流弊;而在法律制度保障層面則顯現出相關法律政策的現實適用性不夠。要革除以上弊象需整合管理職能,形成政府與社會管理合力;有效甄別人才需求,建立"項目制"人才引進機制;強化激勵效力,完善績效評價機制;并進一步健全法規(guī)政策體系,實現外國人才管理制度化。
[Abstract]:At the present stage, the administrative system of foreign talent management in our country shows the malady of function dispersion and absence at the level of management subject, the problem of needs assessment and the absence of classification mechanism at the level of screening and selection. On the other hand, it shows the weakness of effectiveness and pertinence at the level of encouragement and evaluation, while the practical applicability of relevant legal policy is not enough at the level of legal system protection. In order to eliminate the above disadvantages, it is necessary to integrate the management functions, form the joint forces of government and society management, effectively identify the talent demand, establish the "project system" talent introduction mechanism, strengthen the incentive effectiveness, and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mechanism. We will further improve the system of laws and regulations and policies to institutionalize the management of foreign talents.
【作者單位】: 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
【基金】:中國人民大學2015年度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培育資助計劃(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 國家外專局2016年度“軟課題計劃”(項目號:2016K20432)
【分類號】:C96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力;劉衛(wèi)東;;論轉型期我國人才管理體制的構建[J];學術界;2007年04期
2 王渤涵;;實施“人才強國”戰(zhàn)略必須努力創(chuàng)新人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J];勞動保障世界(理論版);2012年08期
3 李小巖;;落實“人才強國”戰(zhàn)略就必須創(chuàng)新人才管理體制和機制[J];才智;2012年34期
4 楊愛國;建立新型人才管理體制是振興陜西的必由之路[J];西航教學;1988年02期
5 陳曉明;;我國人才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模式[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1988年05期
6 福建省人事局《人才管理體制改革研究》課題組;改革人才管理體制的對策研究[J];福建學刊;1989年02期
7 張元田;;適應市場經濟要求 加快人才市場的培育與發(fā)展[J];中國人才;1993年03期
8 林忠偉;談我國人才管理體制存在的問題及改革趨勢[J];學術論壇;1994年02期
9 王文斗;欒貴勤;楊金龍;;構建新的人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J];經濟視角;1997年07期
10 王文斗,欒貴勤,楊金龍;推進人才管理體制的轉軌換型著力實現四個突破[J];工業(yè)技術經濟;199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中國特色的人才工作理論體系初步形成[A];改革創(chuàng)新鑄輝煌——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理論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2002-2005年全國人才隊伍建設規(guī)劃綱要[A];首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2年
3 ;2002—2005年全國人才隊伍建設規(guī)劃綱要[A];第二屆中國科學家教育家企業(yè)家論壇論文集[C];2003年
4 王璐;;面對“入世”的中國人才市場[A];北京人才交流協(xié)會2000、2001、2002年獲獎優(yōu)秀學術研究成果匯編——人才市場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C];2003年
5 陳水豪;;入關后國有壽險公司面臨的人才挑戰(zhàn)及對策[A];亞洲人才戰(zhàn)略與海南人才高地——海南省人才戰(zhàn)略論壇文庫[C];2001年
6 吉林省委黨校課題組;張力;孟凡仲;趙亞杰;;吉林省人才隊伍建設及發(fā)揮作用策略建議[A];政府管理創(chuàng)新理論與實踐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7 王德蓉;;落實人才強國戰(zhàn)略,探索邊疆地區(qū)青年人才培養(yǎng)新路——黑河市“雙三零工程”調研報告[A];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調研成果集(2012年)[C];2013年
8 林麗偉;;做好新形勢下人才工作 促進區(qū)域經濟發(fā)展[A];北京人才服務行業(yè)協(xié)會2003、2004、2005年獲獎優(yōu)秀學術研究成果匯編——人才市場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第二集)[C];2006年
9 張振東;;新世紀牡丹江市人才發(fā)展趨勢及對策[A];新世紀人才戰(zhàn)略研究——黑龍江省人才研究會第六屆年會暨第七次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02年
10 梁阜;牛盼強;王偉紅;李秀榮;;山東制造業(yè)強省人才戰(zhàn)略研究[A];決策與管理研究(2007-2008)——山東省軟科學計劃優(yōu)秀成果匯編(第七冊·下)[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張兵生;在全市人才工作會議上的講話[N];長治日報;2005年
2 郭臘軍;建設人才特區(qū) 促進全面騰飛[N];南通日報;2007年
3 本報記者 范麗萍;做好人才穩(wěn)定工作 促進和諧山南建設[N];山南報(漢);2007年
4 ;自主創(chuàng)新需要新的人才觀[N];中華工商時報;2007年
5 中共南通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郭臘軍;建“人才特區(qū)” 促“全面騰飛”[N];組織人事報;2007年
6 楊汝濤;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實施人才興業(yè)戰(zhàn)略[N];吉林日報;2008年
7 雷明安 湖北省襄樊市委組織部副部長、人事局黨組書記、局長;科學推進人事人才工作[N];中國人事報;2009年
8 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黨組書記、廳長 傅文才;60年人才工作的啟示[N];中國人事報;2009年
9 北京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進一步開創(chuàng)我國人才事業(yè)新局面[N];經濟日報;2010年
10 記者 趙麗娜 實習生 周伊菲;努力造就素質優(yōu)良人才隊伍[N];蚌埠日報;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麗;國有石油企業(yè)青年人才流失現狀及對策研究[D];廣西大學;2012年
2 楊同斌;濟南市人才市場發(fā)展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8年
3 翁坤海;我國人才服務業(yè)發(fā)展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8年
4 趙強;大連港人才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1年
5 楊鐵輝;我國縣級人才市場建設的現狀與對策研究[D];湖南大學;2010年
6 閆守祝;沈陽市2005年至2010年人才發(fā)展戰(zhàn)略研究[D];東北大學;2005年
7 王亞薇;西部人才的流失與人力資本聚集機制的研究[D];長春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孟慶鐸;黑龍江省人才資源現狀分析及供求預測[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8年
9 高慧;我國人才資源市場化配置研究[D];吉林農業(yè)大學;2003年
10 王婉瑩;我國社區(qū)人才開發(fā)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06734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jixiaoguanli/2067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