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導演的勝任力研究
本文選題:導演勝任力 + 形象思維。 參考:《電影文學》2017年23期
【摘要】:電影導演的勝任力包括導演的職業(yè)熱忱、專業(yè)技能和風險規(guī)避能力,有內(nèi)在的責任、興趣、態(tài)度、創(chuàng)意、文化意蘊,到外在的專業(yè)認知、技能特色、表達能力等,它們是出類拔萃者顯著高于一般績效者的優(yōu)秀、典型特征。本文探討電影導演的勝任力,論證并確立明晰而可測評的勝任力模型、維度,繼而闡釋素質(zhì)指標的內(nèi)涵和意義,使優(yōu)秀導演的考評更具體化,有利于完善中國導演的培養(yǎng)機制、扶持計劃,有利于導演的選拔任用、自我提升,促進中國電影長久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地發(fā)展。
[Abstract]:The competence of a film director includes the director's professional enthusiasm, professional skills and risk aversion, inherent responsibility, interest, attitude, creativity, cultural implication, to external professional cognition, skill characteristics, expressive ability, etc. They are excellent and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utstanding people who a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with general performa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mpetence of film directors, demonstrates and establishes a clear and measurable competency model, dimensions, then explains the connotation and significance of quality indicators, makes the appraisal of outstanding directors more concrete, and is conducive to perfecting the training mechanism of Chinese directors. Support programs are conducive to the selection and appointment of directors, self-promotion, and the sustainabl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films.
【作者單位】: 黃岡師范學院;
【基金】:2017年湖北省黃岡師范學院校內(nèi)高級別培育項目“互聯(lián)網(wǎng)語境下中國故事片內(nèi)容生產(chǎn)的創(chuàng)新路徑”(項目編號:2017PY09)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J911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實;在“與共和國一起成長——首屆中國電影導演研討會”開幕式上的發(fā)言(2003年7月19日)[J];電影藝術(shù);2003年05期
2 ;第一屆中國電影導演協(xié)會年度獎獲獎名單[J];電影藝術(shù);2005年02期
3 鄭無邊;;找到自己的位置 對話藝術(shù)家、獨立電影導演李有杰[J];數(shù)碼影像時代;2013年10期
4 曹積三;;同時追上兩只兔子的獵手——電影導演齊興家[J];電影評介;1983年05期
5 內(nèi)田吐Y";忱;;電影導演總論[J];世界電影;1957年11期
6 陳凡;每一部都要有新的探求——電影導演張華勛[J];電影評介;1986年11期
7 沈;羅伯特·懷斯(美國電影導演)[J];世界電影;1991年03期
8 D.馬梅特 ,胡菊彬;電影導演入門[J];世界電影;1993年03期
9 厲震林;論「第四代」電影導演的藝術(shù)人格[J];藝術(shù)百家;1996年02期
10 ;影視十大動物明星(下篇)[J];初中生之友;2007年Z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4條
1 李曉蓓;;中國電影導演的地理分布及其背景[A];中國地理學會2004年學術(shù)年會暨海峽兩岸地理學術(shù)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4年
2 張阿利;;華語電影導演與中國西部影像[A];中國與世界影視文化多樣性的現(xiàn)實與前景——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一屆年會暨第4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論文集[C];2006年
3 張東鋼;;第四代電影導演電影表演美學觀念特征淺探[A];新世紀電影表演論壇(上)——第七屆“電影表演藝術(shù)學會獎”文集[C];1999年
4 錢春蓮;;城市影像中的電視:個體身份和群體身份——內(nèi)地、香港、臺灣青年電影導演影片中的“城市”表征[A];求異與趨同——中國影視文化主體性追求與現(xiàn)代性建構(gòu):中國高等院校影視學會第十二屆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影視高層論壇文集[C];2008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版編輯 鄭洞天 陸亮 劉杰;青年電影導演:關(guān)注現(xiàn)實 探索多元[N];人民日報;2007年
2 記者 王國平;青年電影導演融資有新平臺[N];光明日報;2010年
3 素淡;他們是電影導演還是產(chǎn)品經(jīng)理?[N];中國文化報;2013年
4 本報記者 李博;韓寒:當電影導演,,是我小時候的四個夢想之一[N];中國藝術(shù)報;2014年
5 記者 隗瑞艷;青年電影導演應面向市場[N];中國文化報;2009年
6 深圳特區(qū)報記者 楊媚;電影導演彭家煌:“靈魂工程師”要有精神堅守[N];深圳特區(qū)報;2011年
7 張成;電影導演怎就成了“水軍都督”[N];中國藝術(shù)報;2012年
8 周婷玉;青年電影導演創(chuàng)作資助計劃啟動[N];中國電影報;2007年
9 本報記者 肖楊;百余電影導演怒斥明星擺譜[N];遼寧日報;2011年
10 本報記者 張悅;民間述說的那股細流[N];中國藝術(shù)報;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廷;生存與人性的現(xiàn)實抒寫[D];曲阜師范大學;2015年
2 陳潔;國產(chǎn)英模電影導演風格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3 華燁;新世紀藏族青年電影導演群體研究[D];西北大學;2015年
4 王治城;電影導演執(zhí)導央視春晚品牌影響力研究[D];暨南大學;2015年
5 李希杰;中美現(xiàn)當代戰(zhàn)爭電影導演創(chuàng)作理念比較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6 施琪;從樸贊旭的“復仇三部曲”談電影導演的陌生化技巧[D];上海戲劇學院;2007年
7 阮明珠(NGUYEN MINH CHAU);革新時期(1986-2003)越南電影導演代際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4年
8 王淑婭;羅曼·波蘭斯基電影導演藝術(shù)研究[D];重慶大學;2008年
9 許鶯鶯;性別的差異化審美與消費—中國青年電影導演作品中的身體書寫策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5年
10 羅淵;電影導演視野的“電影表演”[D];重慶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82664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8266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