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微觀績效研究——基于PSM的實證分析
本文選題:對外直接投資 + 傾向得分匹配; 參考:《世界經(jīng)濟研究》2017年03期
【摘要】:文章以新興經(jīng)濟體中國為例,基于《中國工業(yè)企業(yè)數(shù)據(jù)庫》與《境外投資企業(yè)(機構)名錄》合并微觀數(shù)據(jù),運用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系統(tǒng)地評估2006~2010年中國企業(yè)OFDI對其績效的影響,并探討了異質性OFDI對企業(yè)績效的影響。實證結果顯示:(1)OFDI能夠提高企業(yè)的經(jīng)營績效和生產(chǎn)效率,且對于企業(yè)績效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滯后性;(2)異質東道國的制度環(huán)境、經(jīng)濟發(fā)展水平以及文化距離對母國投資企業(yè)績效有很大的影響。文章為客觀評估新興經(jīng)濟體OFDI的成效提供了微觀層面的證據(jù),有助于新興經(jīng)濟體對異質東道國開展直接投資時制定出有針對性的策略,以提升OFDI微觀績效。
[Abstract]:Taking emerging economies Chin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mbines microdata based on the Industrial Enterprise Database of China and the Directory of Enterprises (institutions) with Foreign Investment. The influence of OFDI on the performanc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from 2006 to 2010 is systematically evaluated by using the tendency score matching method, and the influence of heterogeneous OFDI on corporate performance is discussed. The empirical results show that OFDI can improve the business performance and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firm, and it has a lag in improving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irm. (2) the institutional environment of the heterogeneous host country.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distance have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erformance of home country investment enterprises. This paper provides microcosmic evidence for objectively evalua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OFDI in emerging economies. It is helpful for emerging economies to formulate targeted strategies when making direct investment in heterogeneous host countrie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micro-performance of OFDI.
【作者單位】: 華僑大學工商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制度距離對中國跨國公司海外子公司生存及創(chuàng)新能力躍遷的影響研究”(項目編號:15BGL017)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分類號】:F832.6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勇,武曉韻;日中對外直接投資發(fā)展的比較研究[J];國際貿易問題;2000年05期
2 金仁淑;二戰(zhàn)后日美對外直接投資戰(zhàn)略比較[J];現(xiàn)代日本經(jīng)濟;2000年03期
3 廖紅;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廣西經(jīng)貿;2000年09期
4 劉海云;中小企業(yè)對外直接投資的理論思考[J];華中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0年04期
5 王家春,仰書綱;淺談發(fā)展中國家的對外直接投資[J];技術經(jīng)濟與管理研究;2000年03期
6 李萍;試論對外直接投資的重要意義[J];遼寧經(jīng)濟;2000年09期
7 金仁淑;戰(zhàn)后日本對外直接投資發(fā)展及內在機制[J];日本學論壇;2000年02期
8 喬紅;我國發(fā)展對外直接投資若干問題的研究[J];運城高專學報;2000年01期
9 張卓元;《對外直接投資比較優(yōu)勢》書評[J];浙江學刊;2000年01期
10 黃星;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策略分析[J];發(fā)展研究;2000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馬常娥;;對外直接投資:韓國的經(jīng)驗和啟迪[A];江蘇省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王天龍;;加快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對策建議[A];中國經(jīng)濟分析與展望(2012~2013)[C];2013年
3 韓進旺;;戰(zhàn)后的日本對外直接投資[A];對外貿易外語系科研論文集(第一期)[C];1992年
4 金新亮;;對外直接投資的產(chǎn)業(yè)政策選擇[A];陜西省經(jīng)濟學學會會員代表會議暨第22次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李穎俊;高敏雪;;對外直接投資發(fā)展階段的統(tǒng)計分析[A];北京市第十二次統(tǒng)計科學討論會論文選編[C];2003年
6 胡平;夏保雄;;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特點及戰(zhàn)略選擇[A];山西省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7 項本武;;對外直接投資對國內投資的影響——基于中國數(shù)據(jù)的協(xié)整分析[A];中華外國經(jīng)濟學說研究會第十四次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趙春明;;論反傾銷對對外直接投資的影響及其啟示——以美國為例[A];全國美國經(jīng)濟學會會長擴大會議暨“當代世界經(jīng)濟格局下的中美經(jīng)貿關系”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9 尹顯萍;劉燕;;對外直接投資對不同行業(yè)對外貿易的影響——以美國為例的分析[A];全國美國經(jīng)濟學會第八屆會員代表大會論文集[C];2007年
10 朱鐘棣;劉凱敏;;技術進步是推動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的重要原因[A];上海市經(jīng)濟學會學術年刊(2007)[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新華社記者 王建生;美國對外直接投資持續(xù)增長[N];中國城鄉(xiāng)金融報;2001年
2 盧錚;今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將增30%[N];中國證券報;2007年
3 ;中國累計對外直接投資712億美元[N];人民日報;2006年
4 杜海濤;一季度我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增22.7%[N];人民日報;2007年
5 薛黎;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增勢強勁 去年達211.6億美元[N];上海證券報;2007年
6 江國成邋劉雪;我國對外直接投資凈額 去年全球排名第13位[N];中國信息報;2007年
7 辜t,
本文編號:182208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jixiaoguanli/1822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