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10-09 01:08
本文關鍵詞:基于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人民幣匯率 TARCH模型 籃子貨幣權重 匯率中間價
【摘要】:自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mào)易組織以來,我國與世界其他國家來往更為密切,人民幣匯率自然引起人們廣泛關注。尤其在近幾年許多國家頻頻爆發(fā)金融危機,人們對貨幣的穩(wěn)定愈加關注。從本質上剖析,一國貨幣穩(wěn)定機制的選取就是匯率形成機制的選擇問題。而且在經(jīng)濟和金融一體化的今天,選擇和調整一個國家匯率制度對其國家乃至是全世界的經(jīng)濟增長都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于是,選擇和研究現(xiàn)行真正的匯率制度,成為了現(xiàn)代宏觀經(jīng)濟管理的一個重要課題。本文通過研究基于一籃子貨幣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分析我國現(xiàn)階段真正的匯率形成機制,促使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真正能在強化市場的基礎作用、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等方面發(fā)揮作用。本文從匯率形成機制的變化過程及我國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選擇兩方面來闡述本領域的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介紹了匯率決定原理、央行外匯市場干預和籃子貨幣的相關理論。對2006年到2014年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中間價和開、收盤價的數(shù)據(jù)分析,得到人民幣匯率的三個特點,并且根據(jù)三大特點提出了兩個假設:央行通過調節(jié)人民幣匯率的中間價干預外匯市場、我國的匯率制度依然采取的是美元釘住式。然后,基于人民幣匯率的波動特點,建立了央行干預人民幣匯率波動的TARCH模型。通過對人民幣匯率波動的實證分析,得出了人民幣匯率在各階段的波動情況引發(fā)的“杠桿效應”,分析了中央銀行與人民幣匯率波動之間的聯(lián)動關系,得到了人民幣匯率在匯率改革之后各階段波動TARCH模型實證結果。最后,分別用籃子貨幣模型和修正后的籃子貨幣模型對籃子貨幣的權重構成進行了分析。由于貨幣籃子中的幣種不確定,所以選取了與我國經(jīng)濟往來密切的國家貨幣進行估算。采用Frankel使用的籃子貨幣估算方法,把瑞士法郎作為中間的計量標準進行驗證分析。考慮我國現(xiàn)實情況,利用雙邊貿(mào)易加權法對模型系數(shù)進行修正,把貿(mào)易因素添加到籃子貨幣模型中進行分析。通過對比兩個模型的估計結果得到我國人民幣匯率真正的形成機制,并嘗試提出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人民幣匯率 TARCH模型 籃子貨幣權重 匯率中間價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F832.6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 論9-19
-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9-10
- 1.1.1 研究背景9-10
- 1.1.2 研究意義10
- 1.2 國內(nèi)外在該方向的研究現(xiàn)狀及分析10-15
- 1.2.1 國外研究現(xiàn)狀10-13
- 1.2.2 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13-15
- 1.2.3 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的簡析15
- 1.3 研究意義及論文結構15-17
- 1.3.1 主要研究內(nèi)容15-17
- 1.3.2 論文結構17
- 1.4 研究方法及技術路線圖17-19
- 第2章 匯率形成機制的基本理論分析19-31
- 2.1 匯率決定原理19-24
- 2.1.1 購買力平價說19-21
- 2.1.2 利率平價說21-22
- 2.1.3 其他匯率決定學說22-24
- 2.2 籃子貨幣的相關理論24-27
- 2.2.1 籃子貨幣的構造24
- 2.2.2 參考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24-25
- 2.2.3 我國選擇參考籃子貨幣的匯率制度的原因25-27
- 2.3 央行外匯市場干預的相關理論27-30
- 2.3.1 央行外匯市場干預的方式27-28
- 2.3.2 外匯管制28-29
- 2.3.3 我國外匯市場干預方式變化及問題29-30
- 2.4 本章小結30-31
- 第3章 匯率波動特點與基本假設31-37
- 3.1 匯率波動特點31-35
- 3.2 基本假設35-36
- 3.3 樣本來源及數(shù)據(jù)分析36
- 3.4 本章小結36-37
- 第4章 人民幣匯率波動的TARCH模型37-47
- 4.1 人民幣匯率波動的TARCH模型簡介37-38
- 4.2 建立人民幣匯率波動的TARCH模型38-42
- 4.3 TARCH模型的結果說明42-46
- 4.4 本章小結46-47
- 第5章 籃子貨幣的權重構成模型47-61
- 5.1 籃子貨幣的權重構成模型簡介47
- 5.2 籃子貨幣的權重構成模型的建立47-53
- 5.3 籃子貨幣的權重構成模型的修正及檢驗53-58
- 5.3.1 設定模型修正系數(shù)53-54
- 5.3.2 模型改進及估計結果54-58
- 5.3.3 前后“籃子貨幣權重構成模型”對比58
- 5.4 人民幣匯率機制改革的政策建議58-60
- 5.4.1 完善“一籃子貨幣”政策58-59
- 5.4.2 避免參照一籃子貨幣下的過度干預59
- 5.4.3 加快人民幣匯率市場化進程59-60
- 5.4.4 推進人民幣國際化,加強國際合作60
- 5.5 本章小結60-61
- 結論61-62
- 參考文獻62-66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論文及其它成果66-68
- 致謝68-69
- 附錄69-76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徐建煒;徐奇淵;黃薇;;央行的官方干預能夠影響實際匯率嗎?[J];管理世界;2011年02期
2 呂進中;;淺析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特點及影響[J];廣西金融研究;2006年01期
3 伊楠;李婧;;人民幣盯住一籃子貨幣匯率制度演變的實證分析——基于BP檢驗和非參數(shù)估計方法[J];國際金融研究;2014年07期
4 黃澤民;管理浮動匯率制是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內(nèi)在要求[J];經(jīng)濟界;2005年02期
,本文編號:99728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99728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