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吳貨幣經(jīng)濟的結構和特點
本文關鍵詞:孫吳貨幣經(jīng)濟的結構和特點
更多相關文章: 三國時代 孫吳 貨幣經(jīng)濟 走馬樓吳簡 稅制
【摘要】:本文探討了孫吳貨幣經(jīng)濟的結構和特點。孫吳是以錢、布作為主要國家性結算手段及民間經(jīng)濟流通手段,在這個意義上孫吳貨幣經(jīng)濟與東漢末期的貨幣經(jīng)濟相一致。且孫吳繼續(xù)了男耕女織政策,實施了自漢代以來的以錢為主的人頭稅,并且對田租課以重稅。孫吳擁有銅山等豐富的自然資源,錢幣的流通也并未如中原遭受到毀滅性的損害。此外孫吳根據(jù)各地的自然環(huán)境建立了靈活的稅制,以應對巨額戰(zhàn)費的需求。作為其中一個措施,孫吳還隨時實施多種多樣需要物資的"調(diào)(=調(diào)發(fā)之意。至少其中的一部分是由官府收購的物資)"。此外,孫吳還有自漢代以來的市租等商業(yè)相關稅、徭役制、兵制。其結果,無論是收入還是支出方面,孫吳都是東漢末制度的繼承者。
【作者單位】: 早稻田大學文學學術院;
【關鍵詞】: 三國時代 孫吳 貨幣經(jīng)濟 走馬樓吳簡 稅制
【基金】:2011年度早稻田大學特定課題研究費(研究課題《孫吳貨幣經(jīng)濟史に關する基礎的研究》2012A-832)的研究成果
【分類號】:F822.9;K877.5
【正文快照】: 前言根據(jù)筆者迄今為止的研究,可將中國古代貨幣經(jīng)濟史概括如下:貨幣經(jīng)濟盛行于中國古代的戰(zhàn)國及秦漢時期,以城市為中心,在多種財物中,錢、黃金、布帛最終作為貨幣逐步穩(wěn)定了下來。它們各自呈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這其中包含有一定的規(guī)律。亦即,除了當時的經(jīng)濟形勢外,貨幣經(jīng)濟還受國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于振波;從走馬樓吳簡看兩漢與孫吳的“調(diào)”[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1期
2 于振波;;走馬樓吳簡賦稅收支記錄管窺[J];南都學壇;2009年04期
3 王素;吳簡所見“調(diào)”應是“戶調(diào)”[J];歷史研究;2001年04期
4 楊際平;;析長沙走馬樓三國吳簡中的“調(diào)”——兼談戶調(diào)制的起源[J];歷史研究;2006年03期
5 王素;宋少華;羅新;;長沙走馬樓簡牘整理的新收獲[J];文物;1999年05期
6 王明欽;朱江松;趙曉斌;劉登松;陳方林;劉祖梅;劉冬梅;楊開勇;王莉;金陵;;湖北荊州紀南松柏漢墓發(fā)掘簡報[J];文物;2008年04期
7 王素;;長沙吳簡中的“月旦簿”與“四時簿”[J];文物;2010年02期
8 高敏;;長沙走馬樓吳簡中所見“調(diào)”的含義——兼與王素同志商榷[J];中華文史論叢;2007年01期
9 朱和平,翁小云;東吳商品經(jīng)濟初探[J];許昌師專學報;1997年03期
10 于振波;走馬樓吳簡中的“調(diào)”[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2004年01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周云水;;從《禮儀問答寫卷》看吐蕃倫理文化與儒家倫理的關系[J];阿壩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7年04期
2 馬建興;;中國古代禮與法關系之演進[J];安徽大學法律評論;2003年02期
3 周曉陸;秦封泥所見安徽史料考[J];安徽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4 劉洋;;漢代“不道”罪考論[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04期
5 戴旭旺;;陳寅恪的“文化階級”簡析[J];安順學院學報;2009年02期
6 袁剛;隋朝監(jiān)察制度述論[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9年06期
7 任強;中國古典文本中的法律形式[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8 陳以鳳;;孔安國在漢代《尚書》學傳播中地位和作用[J];北方論叢;2010年01期
9 劉軍;;北朝侍讀考述[J];北方論叢;2010年03期
10 王東洋;;中國古代“品行”考課標準的確立及影響[J];北方論叢;2011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寶春;南朝東海徐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0年
2 馮世明;公元前3世紀—公元4世紀匈奴國家形態(tài)的演變[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3 崔成成;陳寅恪“文史互證”思想與方法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4 鄭珊珊;明清侯官許氏家族文學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0年
5 常昭;六朝瑯邪顏氏家族文化與文學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1年
6 英衛(wèi)峰;唐代帝陵陪葬墓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7 常倩;商周至魏晉南北朝羌人問題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8 沙梅真;敦煌本《類林》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9 祁曉慶;敦煌歸義軍社會教育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10 夏利N,
本文編號:76378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763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