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金融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
本文關鍵詞:第二屆“中國金融史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綜述
更多相關文章: 金融史 中青年學者 大會主題發(fā)言 研究中心 會議綜述 地方公債 北四行 地方銀行 政府債務 何平
【摘要】:正2013年8月17—18日,由復旦大學中國金融史研究中心和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聯(lián)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金融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河北師范大學召開,本次會議以金融史的新視野和新史料為主題,來自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大學、韓國仁川大學、日本松山大學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機構的50余位專家學者共襄盛會,會議期間吳景平、劉蘭兮、戴鞍鋼、徐秀麗、何平、巖橋勝等學者作了大會主題發(fā)言。吳景平先生介紹了近年來復旦大學金融史研究中心最近的研究動態(tài)及成果,與盛宣懷檔案和臺灣、國外等地所藏中國近代金融史資料的現(xiàn)況,呼吁中青年學者注重挖掘檔案、報刊和日記等未刊史料的利用。劉蘭兮研究員介紹了金融生態(tài)的概念及其對金融史研究的影響,她認
【作者單位】: 河北師范大學;
【關鍵詞】: 金融史;中青年學者;大會主題發(fā)言;研究中心;會議綜述;地方公債;北四行;地方銀行;政府債務;何平;
【分類號】:F832.9
【正文快照】: 2013年8月17—18日,由復旦大學中國金融史研究中心和河北師范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聯(lián)合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金融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河北師范大學召開,本次會議以金融史的新視野和新史料為主題,來自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香港大學、韓國仁川大學、日本松山大學等20余所高校和科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浙江金融史話[J];浙江金融研究;1985年05期
2 馬濤;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評《中國古近代金融史》[J];中國圖書評論;2002年02期
3 朱家楨;一部深刻反映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時代經(jīng)濟特點的金融史——評《中國金融通史》第二卷《清鴉片戰(zhàn)爭時期至清末時期(1840—1911年)》[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2004年02期
4 潘曉霞;近十年中國近代金融史研究綜述[J];江海學刊;2005年06期
5 ;近代天津金融史暨檔案史料整理出版學術研討會在津召開[J];民國檔案;2010年04期
6 魏雪梅;徐鋒華;;當代金融史的力作——《上海私營金融業(yè)研究》評介[J];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2011年01期
7 李媛;;人人都該補點金融史[J];浙江經(jīng)濟;2011年05期
8 許可;戴建兵;;中國金融史學術研討會綜述[J];中國經(jīng)濟史研究;2011年03期
9 趙學軍;;二0一0年中國當代金融史研究述評[J];中共黨史研究;2011年09期
10 洪葭管;;直面客觀真實的金融史 推動金融業(yè)科學發(fā)展[J];金融評論;201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周世敏;;貨幣、金融歷史理論研究探討的現(xiàn)狀和展望[A];《內(nèi)蒙古金融研究》錢幣文集(第一輯)[C];2002年
2 祁敬宇;;亦愛亦文亦商,尚德尚新尚容——金融史視角下的北京精神漫談[A];北京精神:構建精神家園 提升文化軟實力——第五屆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論人才“百人工程”學者論壇論文集[C];2011年
3 袁水清;;中國金融史上開辦最早、規(guī)模最大的票號——山西平遙日f昌票號[A];西部金融·錢幣研究——2008陜西省錢幣學會論文匯編[C];2008年
4 陳絳;;上海金融史研究的新成果——序《上海金融的制度、功能與變遷(1897~1997)》[A];近代中國(第十一輯)[C];2001年
5 徐高林;;從Barbon人生全景看英美第一家險企的投資實踐[A];建立社會公平保障體系與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北大賽瑟(CCISSR)論壇文集·2013[C];2013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馬濤;《中國古近代金融史》[N];國際金融報;2001年
2 為偉;貨幣的崛起:一部世界的金融史[N];華夏時報;2008年
3 記者史訊;金融史研究為現(xiàn)實提供歷史經(jīng)驗[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4 沈建中;把金融史研究魅力發(fā)揮出來,是重要的學術責任[N];文匯報;2012年
5 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法學系副教授 郝振明;引發(fā)世界金融史上最大虧損記錄的“魔鬼交易員”[N];包頭日報;2011年
6 記者 馬翠蓮;中國金融史學的奠基人[N];上海金融報;2012年
7 中國金融學會金融史專業(yè)委員會主任、上海市金融學會顧問、研究員 洪葭管;忠實的記錄 真實的反映[N];金融時報;2012年
8 記者 高翔;金融史視角下的余額寶[N];上海證券報;2014年
9 燕嬋;經(jīng)科社重金引進“金融史話”[N];中華讀書報;2004年
10 本報編輯 艾經(jīng)緯;歐美金融史背后的兩個家族[N];第一財經(jīng)日報;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王勇;“世界金融史上的革命”:論十七、十八世紀英國金融體系的形成[D];貴州師范大學;2008年
2 康寧;社會結構視角下的票號研究[D];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7326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73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