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物價非對稱效應的中、美兩國比較
發(fā)布時間:2017-05-22 15:16
本文關鍵詞:貨幣政策物價非對稱效應的中、美兩國比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我國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保持貨幣幣值穩(wěn)定,并以此促進經濟增長。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為了穩(wěn)定物價與促進經濟增長,央行更頻繁的使用貨幣政策工具。在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期間,央行對存款準備金率進行了24次調整,占到自1984年存款準備金率設定以來調整次數的60%。此外,央行還提高利率與公開市場業(yè)務操作的使用頻率。貨幣政策雖然是宏觀經濟調控的重要工具,但貨幣政策非對稱效應的存在影響了貨幣政策的作用效果,因此有必要研究貨幣政策的非對稱效應。 首先,本文分別闡述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相關理論以及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物價傳導機制,研究中、美兩國產生物價非對稱性的原理,并將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傳導機制進行對比分析。其次,本文分別分析了價格粘性與理性預期產生貨幣政策非對稱效應的原因,并采用CC-LM模型研究信貸配給與資本金約束導致貨幣政策非對稱效應的原理。最后,本文建立包含廣義貨幣供應量,物價和匯率等變量的VAR模型,研究2001年1月-2012年12月中、美兩國貨幣供應量對物價的影響,借助脈沖響應函數分析中、美兩國貨幣政策的物價非對稱效應,并將中美兩國的貨幣政策物價非對稱效應進行對比。 研究結果主要有以下三點:1.中、美兩國的物價傳導機制存在差異,但均存在貨幣政策非對稱效應。2.理性預期、價格粘性和信貸傳導渠道均會導致貨幣政策非對稱效應。3.中、美兩國均存在貨幣政策物價非對稱效應,且中美兩國的物價非對稱效應存在差異。
【關鍵詞】:貨幣供應量 物價 貨幣政策非對稱效應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3
【分類號】:F822.0;F827.12;F726;F737.12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8
- 1 緒論8-14
- 1.1 研究背景與意義8
- 1.2 文獻綜述8-13
- 1.2.1 貨幣政策非對稱性效應的提出8-9
- 1.2.2 貨幣政策非對稱效應的實證研究9-13
- 1.3 國內外研究的簡評及本文的創(chuàng)新點13
- 1.4 研究內容及結構13-14
- 2 中、美兩國貨幣政策的物價傳導機制14-21
- 2.1 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相關理論14-16
- 2.2 美國貨幣政策的物價傳導機制16-17
- 2.3 中國貨幣政策的物價傳導機制17-18
- 2.4 中、美兩國的物價傳導機制對比18-19
- 2.5 本章小結19-21
- 3 貨幣政策非對稱效應的形成機理21-29
- 3.1 價格粘性21-22
- 3.1.1 價格粘性的含義21-22
- 3.1.2 價格粘性和貨幣政策非對稱效應22
- 3.2 理性預期22-23
- 3.2.1 理性預期的含義22
- 3.2.2 理性預期和貨幣政策非對稱效應22-23
- 3.3 信貸渠道23-27
- 3.3.1 CC-LM模型的含義24-25
- 3.3.2 考慮信貸配給的CC-LM模型25-26
- 3.3.3 考慮資本金約束的CC-LM模型26-27
- 3.4 本章小結27-29
- 4 中、美兩國貨幣政策物價非對稱效應的實證分析29-45
- 4.1 建模準備29-32
- 4.1.1 建模思路29-31
- 4.1.2 VAR模型的構建31
- 4.1.3 變量說明31-32
- 4.2 中國貨幣政策物價非對稱效應的實證分析32-38
- 4.2.1 平穩(wěn)性檢驗32-33
- 4.2.2 協(xié)整性檢驗33-34
- 4.2.3 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34
- 4.2.4 回歸分析34-35
- 4.2.5 脈沖響應函數35-37
- 4.2.6 模型平穩(wěn)性檢驗和方差分解37-38
- 4.3 美國貨幣政策物價非對稱效應的實證分析38-43
- 4.3.1 協(xié)整性檢驗38
- 4.3.2 格蘭杰因果關系檢驗38-39
- 4.3.3 回歸分析39-40
- 4.3.4 脈沖響應函數40-41
- 4.3.5 模型平穩(wěn)性檢驗和方差分解41-43
- 4.4 中、美貨幣政策的物價非對稱效應比較43-44
- 4.5 本章小結44-45
- 5 結論及政策建議45-47
- 5.1 結論45
- 5.2 政策建議45-47
- 參考文獻47-50
-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學術論文情況50-51
- 致謝51-52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商世文;論貨幣政策的非均衡效應[J];國際金融研究;1994年03期
2 于則;;我國貨幣政策的區(qū)域效應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02期
3 陳建斌;;政策方向、經濟周期與貨幣政策效力非對稱性[J];管理世界;2006年09期
4 馮春平;正負貨幣沖擊影響的不對稱性研究[J];經濟科學;2002年03期
5 曹永琴;李澤祥;;中國貨幣政策效應非對稱性的實證研究[J];經濟評論;2007年06期
6 徐茂魁;陳豐;吳應寧;;中國是否存在貨幣政策非對稱性?——基于當前貨幣政策無效性的探討[J];經濟評論;2010年01期
7 楊定華;;中國貨幣政策非對稱性研究[J];經濟問題;2008年11期
8 陳豐;;金融危機下中國貨幣政策是否陷入流動性陷阱——基于貨幣政策非對稱性的實證研究[J];經濟學動態(tài);2010年05期
9 陸軍,舒元;貨幣政策無效性命題在中國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2年03期
10 趙進文,閔捷;央行貨幣政策操作效果非對稱性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5年02期
本文關鍵詞:貨幣政策物價非對稱效應的中、美兩國比較,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860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386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