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儲備劇增對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5-16 22:11
本文關鍵詞:外匯儲備劇增對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 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國內經濟越來越容易受制于國際因素的變動。流動性過剩、通貨膨脹壓力增大是2007年以來一直困擾我國經濟正常運行的重要問題,也是央行貨幣政策實施面臨的一大難題,為抑制通貨膨脹,中央銀行雖然頻頻動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進行干預,但效果并不明顯。分析2007年來CPI走高的原因,其中雖然有國內經濟結構失衡的因素,但是從宏觀經濟學角度來看,多年來持續(xù)增長的外匯儲備正是導致我國流動性過剩、通貨膨脹問題突出的最根本原因。 開放經濟條件下,外匯儲備是一國國際收支的最終反映,外匯儲備的增長會對該國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產生重要影響。按照我國外匯儲備目前的這種增長趨勢,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國央行將不得不繼續(xù)面對外匯儲備劇增帶來的諸多負面影響,應對由外匯儲備劇增帶來的流動性過剩、通貨膨脹等問題將仍是我國貨幣政策實施的重要任務。 在這種背景下,本文研究了自2001年以來外匯儲備劇增對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產生的負面影響。外匯儲備對我國貨幣供給的影響程度如何?外匯儲備劇增如何使得我國貨幣政策目標與匯率政策目標之間產生沖突?外匯儲備的持續(xù)、快速增加如何使得央行的貨幣政策工具有效性降低?關于外匯儲備劇增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產生的負面影響,我國應從哪些方面采取措施積極應對?關于以上這些問題的分析與解答正是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義所在。 本文共分為四章,第一章為導論,第二、第三章為論文的正文部分,也是文章的核心章節(jié),第四章為應對策略部分。導論部分首先介紹了選題的背景及意義、國內外相關研究現狀以及本文的創(chuàng)新之處。 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長現狀及其對我國金融方面產生的影響。自1994年外匯體制改革以來,我國外匯儲備持續(xù)不斷增加,進入二十一世紀以后,則呈現急劇增長態(tài)勢。按照國際通用的標準,我國目前的外匯儲備規(guī)模無論是用于維持進口,還是用于償還外債,都已遠遠超過安全和適度標準,這說明我國外匯儲備規(guī)模問題已經比較突出。導致我國外匯儲備持續(xù)快速增長的原因,則是國際收支持續(xù)大幅順差(最直接原因)、人民幣匯率制度和外匯管理體制(制度根源)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外匯儲備的增加雖然有助于增強我國的金融實力,但隨著其近年來持續(xù)、快速增加,外匯儲備已經開始對我國的金融穩(wěn)定產生若干負面效應:如流動性過剩,通貨膨脹壓力增大;美元貶值,外匯儲備面臨縮水風險;人民幣升值預期增強,投機資本大量流入。根據近幾年來我國外匯儲備的變動特點可以預測,未來幾年,我國仍將保持高額的國際收支順差,外匯儲備仍將以較快的速度繼續(xù)增長,外匯儲備居高產生的負面影響在未來幾年內可能會表現得更加突出,因此有必要對外匯儲備的增長態(tài)勢及其產生的負面影響保持密切關注。 在外匯儲備引起的諸多負面影響中,本文重點分析了外匯儲備劇增對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產生的沖擊(第三章)。這一沖擊按照其邏輯順序可以分為三個部分:首先,外匯儲備激增引起貨幣供給擴張,貨幣供給內生性增強,致使央行對貨幣供給量的控制力降低(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影響);其次,隨著貨幣供給持續(xù)增加,流動性增強,通貨膨脹壓力增大,引起央行的貨幣政策目標與匯率目標之間產生了沖突,央行的貨幣政策獨立性降低(對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的影響);最后,為了控制貨幣供給量、抑制通貨膨脹,平抑貨幣政策目標與匯率目標之間的沖突,央行動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進行沖銷干預,從長期來看,隨著外匯儲備的劇增,各種沖銷工具均面臨制約因素,導致貨幣政策工具失效(對貨幣政策工具的影響)。 第三章也是本文最核心的部分。這一章共分為三節(jié),每一節(jié)都先介紹相關的理論基礎,包括基礎貨幣供給理論、蒙代爾一弗萊明模型、克魯格曼“三元悖論”理論等,首先從理論上分析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的增長對貨幣政策的影響。在理論分析的基礎上,又分別結合近年來我國央行貨幣政策操作實踐,從三個方面剖析了外匯儲備不斷增長對貨幣政策實施產生的沖擊,包括:外匯儲備增加導致貨幣供給擴張;外匯儲備增長引起匯率目標與貨幣政策目標沖突;外匯儲備劇增致使央行沖銷操作不可持續(xù)。 第四章為應對措施。外匯儲備之所以會對我國的貨幣政策產生沖擊,最直接的原因還是在于近年來我國外匯儲備增長過快,因此,要想減小這種沖擊、增強央行貨幣政策的實施效果,首先必須從源頭上控制我國的外匯儲備,這主要可以通過調整國際收支順差和逐步放松外匯管制來實現。同時,按照外匯儲備對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三個方面的沖擊,這一部分又分別從這三個方面來探討應對措施:建立外匯平準基金,切斷外匯儲備與貨幣供給的聯系;擴大匯率浮動區(qū)間,協調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關系;完善貨幣政策工具,擴大沖銷操作空間。從多方面積極應對,有針對性地提出具體措施,以提高我國貨幣政策實施的效果。由于外匯儲備問題對我國來說還是個新問題,因而僅從國內現狀出發(fā),很難探討出有效的治理措施,本章在對相關國家和地區(qū)的實踐經驗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的具體情況,進行有選擇的借鑒吸收。
【關鍵詞】:外匯儲備增長 貨幣政策有效性 貨幣供給 匯率政策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8
【分類號】:F832.6;F822.0
【目錄】:
- 摘要4-7
- ABSTRACT7-9
- 第一章 導論9-13
- 第一節(jié) 研究意義9-10
- 第二節(jié) 研究現狀10-11
- 第三節(jié) 本文創(chuàng)新11-13
- 第二章 外匯儲備劇增及其對我國經濟的影響13-18
- 第一節(jié) 外匯儲備超出適度規(guī)模13-15
- 第二節(jié) 外匯儲備劇增原因分析15-16
- 第三節(jié) 外匯儲備劇增影響我國金融穩(wěn)定16-18
- 第三章 外匯儲備劇增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18-32
- 第一節(jié) 削弱央行對貨幣政策中介目標的控制力度18-23
- 一、基礎貨幣供給結構發(fā)生變化18-19
- 二、貨幣供給總量擴張19-23
- 第二節(jié) 引起貨幣政策目標與匯率政策目標沖突23-27
- 一、理論基礎23-25
- 二、實證分析25-27
- 第三節(jié) 降低貨幣政策工具的實施效果27-32
- 一、央行沖銷操作實踐27-29
- 二、央行沖銷操作有效性降低29-32
- 第四章 提高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應對策略32-36
- 第一節(jié) 控制外匯儲備規(guī)模,降低貨幣政策操作壓力32-33
- 第二節(jié) 建立外匯平準基金,切斷外匯儲備與貨幣供給的聯系33-34
- 第三節(jié) 擴大匯率浮動區(qū)間,協調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關系34-35
- 第四節(jié) 完善貨幣政策工具,擴大沖銷操作空間35-36
- 參考文獻36-40
- 附錄40-42
- 致謝42
【引證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朱德忠;全展鵬;陶曉卓;;外匯儲備持續(xù)增長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影響問題探析[J];金融發(fā)展研究;2011年04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王京穎;外匯儲備適度性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2 劉校宇;對國際儲備貨幣制度改革的法律思考[D];東北財經大學;2011年
本文關鍵詞:外匯儲備劇增對我國貨幣政策有效性影響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本文編號:37202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372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