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貨幣論文 >

模糊情境下群體投資決策的極化現象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9-11-15 21:13
【摘要】:金融后危機時代最大的特點是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加劇。根據Knight(1921)的定義,不確定性分為概率已知的不確定性和概率未知的不確定性,前者稱為風險,后者稱為模糊。投資者往往習慣依靠各種金融分析工具計算投資方案的風險和預測方案的未來價值,并依靠預測制定投資決策,而金融市場模糊性加大了分析與預測工作的難度。因此,在這一背景下,研究模糊情境下的投資決策問題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傳統(tǒng)金融學建立在兩大假設基礎上,認為投資者是理性的,并且市場信息是完全的。但是,越來越多的市場異常現象的出現使得人們開始重新思考傳統(tǒng)金融學的這兩大假設。借助心理學、社會學等其他學科的成果而產生的行為金融學對這兩個假設提出了挑戰(zhàn),認為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投資者的有限理性,投資者在實際投資過程中存在各種心理偏差。其中,模糊厭惡(Ambiguity Aversion)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偏差。模糊厭惡是指人們面對風險決策和模糊決策時傾向選擇已知概率的風險方案而規(guī)避模糊方案。因此,投資者會因為對投資方案不了解而忽視其潛在的價值,做出錯誤的決策。 在金融實踐中,很多投資決策是由群體共同做出的,在金融市場中機構投資者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對于群體投資者的研究卻并不多。群體在決策時不僅會受到群體中成員的不理性因素影響,而且群體也有自身特有的非理性因素,比如群體極化。群體極化(Group Polarization)是指群體決策往往會比個體決策更容易向某一個極端偏斜,更傾向冒險或者保守,從而背離最佳決策。群體決策的過程可能會將決策中的模糊厭惡效應進一步放大,也可能由于群體成員信息的交換削弱或消除模糊的影響。 本文采用實驗的研究方法探索模糊情境下群體決策的極化現象。通過實驗本文發(fā)現,個體決策和群體決策中都存在明顯的模糊厭惡效應。當面對風險決策和模糊決策時,投資者傾向選擇風險決策。同時面對兩個模糊決策時,投資者傾向選擇自身比較熟悉的選項。在群體決策中存在較為明顯的極化效應,其中,面對風險決策時,風險性轉移占主導作用,而面對模糊決策時,群體決策更容易表現出謹慎性轉移。這些研究結論提示投資者應警惕決策過程中模糊厭惡效應的影響,特別是對于群體決策者而言,正確認識極化效應并采取合理的措施避免極化效應的影響是極其重要的。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2
【分類號】:F832.48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條

1 裴平,張誼浩;中國股票投資者認知偏差的實證檢驗[J];管理世界;2004年12期

,

本文編號:256147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256147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426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