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管理論文 > 貨幣論文 >

銀行董事會特征、CEO報酬與銀行績效——基于對11家股份制銀行的數(shù)據(jù)分析

發(fā)布時間:2018-11-04 21:10
【摘要】:本文通過采集2005~2008年11家已上市的全國股份制商業(yè)銀行的數(shù)據(jù),實證分析了銀行董事會獨立性與CEO報酬之間的關系,并在考慮銀行CEO報酬內生性基礎上,進一步檢驗了銀行董事會獨立性、CEO報酬和銀行績效的關系。研究結果顯示:長任期的CEO、CEO兼任董事長、較大比例的內部董事和較大的董事會規(guī)模構成了中國上市銀行的監(jiān)管障礙。銀行CEO的高薪酬是不足為奇的,因為高薪酬對應的是銀行業(yè)績的顯著增長。CEO報酬是銀行公司治理的強化機制,授予銀行CEO合理的激勵報酬可以克服銀行監(jiān)管障礙,提高銀行治理水平。
[Abstract]:By collecting the data of 11 listed national joint-stock commercial banks from 2005 to 2008, this paper empirically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independence of bank board of directors and the return of CEO, and on the basis of considering the endogenous nature of CEO compensation of banks, Further te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ank board independence, CEO compensation and bank perform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long term CEO,CEO also serves as chairman, a large proportion of internal directors and a larger board size constitute the regulatory obstacles of China's listed banks. It is not surprising that high CEO pay corresponds to significant growth in bank performance. CEO compensation is a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for bank corporate governance, and giving banks a reasonable incentive to pay CEO can overcome barriers to bank regulation. Improve the level of bank governance.
【作者單位】: 重慶大學經濟與工商管理學院;
【基金】:國家杰出青年基金項目“企業(yè)理論”(項目編號:70525005)的階段性成果
【分類號】:F830.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諶新民,劉善敏;上市公司經營者報酬結構性差異的實證研究[J];經濟研究;2003年08期

2 宋德舜;國有控股、最高決策者激勵與公司績效[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4年03期

3 林浚清 ,黃祖輝 ,孫永祥;高管團隊內薪酬差距、公司績效和治理結構[J];經濟研究;2003年04期

4 宋增基;陳全;張宗益;;上市銀行董事會治理與銀行績效[J];金融論壇;2007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曹鳳岐;上市公司高管人員股權激勵研究——十論社會主義條件下的股份制度[J];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年06期

2 鄧菊秋;論中國上市公司的治理機制[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6期

3 高建麗,段萬春,瞿軼峰,彭建華;國有企業(yè)實行年薪制的利弊探討[J];商業(yè)研究;2004年15期

4 張廣勝,高闖;經理人力資本理論與經理股票期權制度中的激勵與約束機制[J];商業(yè)研究;2005年06期

5 馬國清,趙栓文;上市公司年報粉飾行為的制度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5年15期

6 夏和平;趙西亮;袁光華;;公司治理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分析——以競爭性行業(yè)上市公司為例[J];商業(yè)研究;2006年04期

7 張廣勝;李旭;;高技術企業(yè)中委托代理問題的經濟學分析[J];商業(yè)研究;2006年17期

8 朱乃平;孔玉生;;我國高科技上市公司債務結構治理效應的實證研究[J];商業(yè)研究;2006年22期

9 李志,楊帆,郎福臣;國內企業(yè)經營者薪酬激勵研究述評[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04期

10 劉立;;論上市公司的不公平關聯(lián)交易[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潘石;;東北經濟落后原因諸說評析[A];“深化國有企業(yè)改革,,振興東北老工業(yè)基地”國有經濟長春論壇文集[C];2003年

2 陳高才;蔣義宏;;會計信息的治理有用性檢驗[A];中國會計學會高等工科院校分會2006年學術年會暨第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6年

3 韓偉華;吳淑琨;;中國上市公司CEO薪酬與公司績效關系的實證研究[A];公司財務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4 周莉;;我國地區(qū)間上市公司經營業(yè)績及其影響因素的比較研究[A];中國企業(yè)運籌學學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07年

5 陶長琪;徐曄;;基于人力資本的IT企業(yè)成長機制研究[A];中國信息經濟學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孫俊華;陳傳明;;企業(yè)家社會資本與公司績效關系[A];中國企業(yè)持續(xù)成長問題學術研討會暨中國企業(yè)管理研究會2007年會論文集[C];2007年

7 張正堂;陶學禹;;企業(yè)家報酬決定的綜合分析模型[A];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研究新進展——第6屆全國青年管理科學與系統(tǒng)科學學術會議暨中國科協(xié)第4屆青年學術年會衛(wèi)星會議論文集[C];2001年

8 張敏;;企業(yè)薪金制度設計的回歸模型與應用[A];2003中國現(xiàn)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3年

9 岳朝龍;岳香;;上市公司經營者報酬與公司績效關系實證分析[A];現(xiàn)代工業(yè)工程與管理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6年

10 岳朝龍;岳香;;上市公司經營者報酬與公司績效關系實證分析[A];第八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興強;契約·會計信息產權·博弈[D];廈門大學;2001年

2 王劍;經理股票期權若干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3 楊建新;企業(yè)家激勵與約束機制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4 徐曉陽;會計信息與公司治理[D];廈門大學;2001年

5 晏艷陽;我國上市公司資本結構研究[D];中南大學;2001年

6 應飛虎;信息失靈的制度克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02年

7 朱筠笙;公司控制權轉讓的效率分析[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8 胡潔;股份公司股權結構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9 趙睿;企業(yè)家薪酬與企業(yè)績效研究[D];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張兵;中國股票市場有效性分析與實證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瑤;股票期權與上市公司激勵機制[D];暨南大學;2000年

2 查成偉;我國國有企業(yè)中的內部人控制研究[D];南京農業(yè)大學;2000年

3 張秀明;上市公司股權結構關系的分析[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1年

4 劉繼先;經理股票期權激勵機制研究[D];天津財經學院;2001年

5 徐偉艷;上市公司財務治理權配置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1年

6 余春生;高新技術企業(yè)人力資本開發(fā)與管理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1年

7 周曉雷;股份公司經營者股票期權激勵機制研究[D];西北大學;2001年

8 侯文華;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高層管理人員激勵機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1年

9 施華淼;企業(yè)薪酬戰(zhàn)略與績效之間關系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2年

10 鄧淑芳;中國高科技企業(yè)資本結構問題研究[D];廈門大學;200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月靜;;股份制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績效的實證分析[J];財經問題研究;2006年03期

2 李建軍;我國商業(yè)銀行企業(yè)性績效評價體系的設計和比較[J];金融論壇;2004年01期

3 李有根,趙西萍,李懷祖;上市公司的董事會構成和公司績效研究[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1年05期

4 吳淑琨;股權結構與公司績效的U型關系研究——1997~2000年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2年01期

5 茍開紅;我國股份制商業(yè)銀行薪酬構成及長期激勵研究[J];國際金融研究;2004年11期

6 孫永祥,黃祖輝;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與績效[J];經濟研究;1999年12期

7 陳曉,江東;股權多元化、公司業(yè)績與行業(yè)競爭性[J];經濟研究;2000年08期

8 林浚清 ,黃祖輝 ,孫永祥;高管團隊內薪酬差距、公司績效和治理結構[J];經濟研究;2003年04期

9 劉芍佳,孫霈,劉乃全;終極產權論、股權結構及公司績效[J];經濟研究;2003年04期

10 李增泉;激勵機制與企業(yè)績效——一項基于上市公司的實證研究[J];會計研究;2000年0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城城;張林月;;農民資金互助組織優(yōu)劣勢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年02期

2 劉毅;;金融危機下的我國中小企業(yè)融資問題[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年02期

3 何小瓊;;農村信用社個人理財業(yè)務發(fā)展策略[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年01期

4 高婭;;關于票據(jù)無因性研究的動態(tài)與綜述[J];青年科學;2010年01期

5 顧海峰;;中小企業(yè)金融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路徑研究——信貸配給視角下銀保風險協(xié)作機制的建構[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0年01期

6 陶夏新;;虛擬經濟應與實體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國際金融危機的啟示[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0年01期

7 易會滿;熊大新;張弘力;張秋儉;孫壽山;張道宏;;以金融轉型促經濟轉型 增強我國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能力[J];中國黨政干部論壇;2010年01期

8 焦瑾璞;;焦瑾璞:值得關注的三個問題[J];資本市場;2010年01期

9 劉紀鵬;劉妍;;做強資本市場要有正確的認識論和方法論[J];資本市場;2010年01期

10 周波;;應收賬款融資模式中道德風險的博弈論分析[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0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金融監(jiān)管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轉軌時期我國商業(yè)銀行操作風險管理創(chuàng)新研究[A];“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行政管理體制”研討會暨中國行政管理學會第20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陳菊英;;柳暗花明又一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思考[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山西卷)[C];2010年

3 王洪鋼;;淺談中學政治課的課堂提問[A];國家教師科研基金十一五階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4 楊曉虎;;商業(yè)銀行操作風險的度量與資本需求模型[A];第四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論文集[C];2010年

5 童玉媛;徐升應;應益榮;;利率掛鉤型結構性存款的定價研究[A];第四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論文集[C];2010年

6 李恩峰;;遼寧省高校國家助學貸款問題研究[A];首屆農林院校教育管理類研究生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9年

7 馬衛(wèi)民;許衛(wèi)華;;數(shù)據(jù)挖掘在預測金融機構發(fā)行個人理財產品中的應用[A];第三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論文集[C];2009年

8 丁姍姍;;基于DEA方法的商業(yè)銀行績效研究[A];第三屆中國智能計算大會論文集[C];2009年

9 童士清;;中國信貸制度變遷及其邏輯:一個視角[A];紀念會計改革與開放30年暨上海市會計學會成立30周年專輯[C];2009年

10 王國平;;次貸危機:經濟危機當代化[A];上海市經濟學會學術年刊(2008)[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吳睿鶇;民企收購海外資源需要政策“直通車”[N];現(xiàn)代物流報;2010年

2 記者 李佳;最大“含金量”是金融體制創(chuàng)新[N];長江日報;2010年

3 本報記者 溫源;消費金融能否很快進入百姓生活[N];光明日報;2010年

4 呂志強;培育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是時代任務[N];金融時報;2010年

5 記者 溫躍 朱鋒;值守“決算”[N];金融時報;2010年

6 記者 戴磊;工行著力詮釋“綠色銀行”理念[N];金融時報;2010年

7 記者 吳進宇 通訊員 韓滿國;以點帶面促農村合作金融全方位發(fā)展[N];金融時報;2010年

8 方立東;鎮(zhèn)江138件專利質押獲1.3億授信[N];科技日報;2010年

9 本報記者 歐陽潔 許志峰 曲哲涵;盤點金融“關鍵詞”[N];人民日報;2010年

10 本報記者 李彬;過剩產業(yè)融資“急剎車”存隱憂[N];人民政協(xié)報;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松恭;商業(yè)銀行保證組合信用風險傳染與緩釋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趙云峰;商業(yè)銀行競爭力培育與管理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3 韓曉琴;中國商業(yè)銀行運營中經濟資本管理作用機理及其制度創(chuàng)新[D];吉林大學;2009年

4 王志剛;中國商業(yè)銀行風險的實證分析及監(jiān)管對策研究[D];吉林大學;2009年

5 曾林陽;基于期權的商業(yè)銀行流動性定價研究[D];暨南大學;2009年

6 張晨;基于證據(jù)理論的商業(yè)銀行操作風險評價體系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09年

7 周行健;基于價值創(chuàng)造的商業(yè)銀行經濟資本管理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8 褚景元;中國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轉移機制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9 梁凌;基于信用風險測度的商業(yè)銀行貸款定價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10 陳潘武;我國商業(yè)銀行公司治理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曹廣豐;基于治理結構的商業(yè)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績效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趙宇;基于EVA的遼寧工行二級分行績效評價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3 呂尚霖;股權結構對商業(yè)銀行技術效率影響的實證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4 鄔敏;基于商業(yè)銀行中間業(yè)務的杜邦財務體系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9年

5 章科燕;貨幣政策對我國商業(yè)銀行盈利影響的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09年

6 馬昆;中國商業(yè)銀行市場結構與績效評價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7 李丹青;我國商業(yè)銀行資本結構與經營績效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8 王宏偉;我國三大國有上市商業(yè)銀行市場影響力與流動性風險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9 馬剛;中國銀行陜西省分行操作風險管理研究[D];西北大學;2009年

10 邢振明;我國十四家上市商業(yè)銀行競爭力分析[D];西北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31114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231114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e027e***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