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金融危機及其對我們的啟示和防范方法
[Abstract]:The current financial cri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 reveals that institutional defects and technical stagnation are the main factors that hinder economic growth and reduce production efficiency.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of China have put forward the guiding ideology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view in view of this problem. Scientific development depends on institutional improvement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to improve efficiency.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healthy and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y, we must guard against the trading activities of the financial derivatives market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guarding against national risks, so that it can be controlled and able to withstand, and nip it in the bud, so that we can be in an invincible position.
【作者單位】: 美國紐黑文大學;
【分類號】:F831.59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金融鴉片:大賭能否大贏[J];競爭力;2009年08期
2 何清華;;企業(yè)的生存重于發(fā)展[J];今日工程機械;2009年02期
3 楊斌;;全球金融危機新升級帶來的危險和挑戰(zhàn)[J];中國稅務;2009年09期
4 楊婧寒;;淺談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J];現代商業(yè);2008年36期
5 王灝;丁宏;;金融衍生品創(chuàng)新的內涵和產出函數模型[J];財經問題研究;2008年08期
6 楊賽;;淺談如何通過國際合作加強金融衍生品監(jiān)管[J];現代商業(yè);2009年33期
7 陳九霖;;中國需要建立完善石油金融體系[J];中國企業(yè)家;2010年13期
8 楊斌;;金融危機與全球經濟衰退[J];讀書;2009年08期
9 趙靜;;美國金融風暴對我國金融衍生品監(jiān)管的啟示[J];特區(qū)經濟;2010年02期
10 冷毅;;近期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發(fā)展分析[J];當代經理人(下旬刊);2006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馮博;;后金融危機時代,金融衍生品定價的法律規(guī)制[A];新規(guī)劃·新視野·新發(fā)展——天津市社會科學界第七屆學術年會優(yōu)秀論文集《天津學術文庫》(中)[C];2011年
2 游桂云;荊艷妮;;從金融衍生品的異化角度分析金融危機的傳導機制[A];建設經濟文化強。禾魬(zhàn)·機遇·對策——山東省社會科學界2009年學術年會文集(2)[C];2009年
3 王紅艷;王亮;王克勤;;九、中央企業(yè)金融衍生品風險管理的實例分析[A];2010中國國有經濟發(fā)展論壇暨“中國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國有經濟戰(zhàn)略調整”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4 王建輝;;灰色災變理論在氣候類金融衍生品價值評估中的應用[A];第19屆灰色系統(tǒng)全國會議論文集[C];2010年
5 孫立堅;;金融體系的微觀傳導機制[A];第三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6 鄭永年;;金融危機之后世界金融體系的重建和中國的選擇[A];北京論壇(2009)文明的和諧與共同繁榮——危機的挑戰(zhàn)、反思與和諧發(fā)展:“危機影響下世界格局的變化與調整”國際關系分論壇論文或摘要集[C];2009年
7 劉錫良;曾欣;;中國金融體系的脆弱性與道德風險[A];“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與中國金融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8 潘英麗;;金融體系脆弱性的制度分析[A];“世界經濟格局的變化與中國金融的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研討會暨第二屆中國金融論壇論文集[C];2004年
9 潘英麗;;論金融體系有效運行的制度基礎[A];2002中國經濟特區(qū)論壇:現代化建設中的體制問題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2年
10 何永貴;白潔;黃仁輝;韓月娥;;基于案例推理的金融衍生品風險評價的研究[A];2006中國控制與決策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范麗敏;中國金融衍生品發(fā)展何去何從[N];中國貿易報;2008年
2 潘清;金融衍生品走近中國資本市場[N];經理日報;2006年
3 潘清;金融衍生品正走近中國資本市場[N];中國經濟導報;2006年
4 記者 潘東生;金融衍生品,走進你我他· 前車之鑒[N];上海金融報;2006年
5 楊一辰;發(fā)展金融衍生品服務于中國經濟[N];證券日報;2006年
6 沈則瑾;金融衍生品市場潛力巨大[N];經濟日報;2005年
7 潘清 顏蘭灃;金融衍生品走近中國資本市場[N];經濟參考報;2006年
8 記者 宋雪芬;金融衍生品的試點應先從股指期貨開始[N];期貨日報;2005年
9 記者 李倩;加快制度建設步伐 促金融衍生品市場有序發(fā)展[N];金融時報;2009年
10 郭茹;陸紅軍:人民幣衍生品境外搶注未來3~5年會加劇[N];第一財經日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小宗;信用風險度量模型分析及其在我國銀行業(yè)的應用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2 類淑志;中國農村金融體系的變遷與重構[D];復旦大學;2005年
3 王學人;政策性金融論[D];四川大學;2007年
4 楊大鵬;金融體系協(xié)調發(fā)展研究[D];東北財經大學;2005年
5 王Y,
本文編號:22884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guanlilunwen/huobilw/2288425.html